送风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5797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580022848.7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一种送风装置,将空气吹送到车辆(VH)的车室(VC)。送风装置具有:送风机(112)、管道(12)、吹出口(121)、多个导向叶片(126)以及转动机构(13)。送风机吹送空气。管道的内部被导入送风机吹送来的空气。吹出口形成于管道并使管道内部的空气沿管道的下侧表面(122)向车室吹出。通过使空气沿多个导向叶片流动,从而使空气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流速成分改变。转动机构使多个导向叶片转动。管道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多个导向叶片在管道的内部设置于吹出口的上游侧且在左右方向上互相空开间隔地排列。通过上述构造,可以提供一种抑制空气的压力损失和装置的损伤并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可以改变空气的流向的送风装置。

    制热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36243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580037842.7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热装置具有加热器主体(10)及加热器壳体(4、24)。加热器主体具有进行发热的发热部(11),将从发热部供给的热量放出。加热器壳体安装于在室内设置的内饰部件(22),以加热器主体的室内侧表面(101)位于比内饰部件靠背侧的位置的方式收容加热器主体。在加热器壳体设有通气通路(2401、2421、2401A、2402、341、1225、61、54、71、2142、10531、1054),该通气通路使位于内饰部件的背侧的加热器壳体的外部的空间与加热器主体的室内侧表面连通。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向室内供给的加热后的空气沿着内饰部件流动,减轻对周边的热影响。

    送风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5797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2848.7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一种送风装置,将空气吹送到车辆(VH)的车室(VC)。送风装置具有:送风机(112)、管道(12)、吹出口(121)、导向叶片(126)以及转动机构机吹送来的空气。吹出口形成于管道并使管道内部的空气沿管道的下侧表面(122)向车室吹出。通过使空气沿导向叶片流动,从而使空气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流速成分改变。转动机构使导向叶片转动。导向叶片在管道的内部设置于吹出口的上游侧。通过上述构造,可以提供一种抑制空气的压力损失和装置的损伤并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可以改变空气的流向的送风装置。(13)。送风机吹送空气。管道的内部被导入送风

    送风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94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5685.2

    申请日:2015-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 B60H1/24 B60H1/34

    Abstract: 送风装置(10、10A、10B、10C、10D、10E)具备送风机(112);管道(12、12A、12D、12E);以及吹出口(120、120B、120C、120D、120E),该吹出口形成于所述管道,呈狭缝状,并且该吹出口将所述管道的内部的空气流吹出。所述吹出口具有:靠近所述送风机的第一吹出部(121、121B、121C、121D、121E)和比所述第一吹出部更远离所述送风机的第二吹出部(122、122B、122C、122D、122E)。所述第二吹出部吹出被供给到所述车厢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空气流(F21、F22、F23、F24、F25)。所述第一吹出部吹出比所述第二空气流的流速大且被供给到第一位置的第一空气流(F11、F12、F13、F14、F15),该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比更靠近车辆后方侧。

    制热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3624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80037842.7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热装置具有加热器主体(10)及加热器壳体(4、24)。加热器主体具有进行发热的发热部(11),将从发热部供给的热量放出。加热器壳体安装于在室内设置的内饰部件(22),以加热器主体的室内侧表面(101)位于比内饰部件靠背侧的位置的方式收容加热器主体。在加热器壳体设有通气通路(2401、2421、2401A、2402、341、1225、61、54、71、2142、10531、1054),该通气通路使位于内饰部件的背侧的加热器壳体的外部的空间与加热器主体的室内侧表面连通。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向室内供给的加热后的空气沿着内饰部件流动,减轻对周边的热影响。

    离心式鼓风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4075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10085507.1

    申请日:2007-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26

    Abstract: 一种离心式鼓风机,其具有包括叶片的风扇。涡壳容纳风扇,并具有第一轴壁部分、第二轴壁部分和在第一和第二轴壁部分之间延伸的侧壁。涡壳包括在第一轴壁部分上的吸入口。此外,涡壳还规定了卷曲起始部分和卷曲结束部分。涡壳具有横切旋转轴而测得的卷曲半径,其从卷曲起始部分向卷曲结束部分变化。而且,与第一轴壁部分相比,最大卷曲半径更靠近第二轴壁部分。

    离心式多叶风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8001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86383.9

    申请日:2007-03-15

    Abstract: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式多叶片风扇(10),所述离心式多叶片风扇(10)将空气从旋转轴(12)的轴向方向的一端侧吸入到径向内部,并将所述空气吹到径向外部。所述离心式多叶片风扇(10)包括多个叶片(13),所述多个叶片(13)位于旋转轴(12)周围。每一个叶片(13)具有位于径向内部的前缘(22)和位于径向外部的后缘(25)。例如,每一个叶片的前缘(22)具有带有0.2mm或更小的曲率半径的锋利形状。

    送风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94745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580055685.2

    申请日:2015-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 B60H1/24 B60H1/34

    Abstract: 送风装置(10、10A、10B、10C、10D、10E)具备送风机(112);管道(12、12A、12D、12E);以及吹出口(120、120B、120C、120D、120E),该吹出口形成于所述管道,呈狭缝状,并且该吹出口将所述管道的内部的空气流吹出。所述吹出口具有:靠近所述送风机的第一吹出部(121、121B、121C、121D、121E)和比所述第一吹出部更远离所述送风机的第二吹出部(122、122B、122C、122D、122E)。所述第二吹出部吹出被供给到所述车厢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空气流(F21、F22、F23、F24、F25)。所述第一吹出部吹出比所述第二空气流的流速大且被供给到第一位置的第一空气流(F11、F12、F13、F14、F15),该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相比更靠近车辆后方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