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82068A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200410064069.7

    申请日:2004-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9 H01L51/5253

    Abstract: 形成于玻璃基体上的EL部件包括阳极、有机光发射层和阴极。通过干法在EL部件的表面形成第一保护层以覆盖EL部件。然后在第一保护层的表面通过湿法用聚硅氮烷形成第二保护层以覆盖第一保护层。即使由于外来物质的存在而使第一保护膜上留下未被覆盖的部分,第二保护膜也会覆盖该未被覆盖的部分,以避免外部的氧气或其他气体、湿气等侵入EL部件内部。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1340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80011324.X

    申请日:200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阳极上至少设有发光层、电子注入传输层和阴极、比以往的元件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比以往优异的白色度、高发光效率和长元件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采用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彩色显示装置。其中在阳极10上依次叠层空穴注入传输层11、发光层12、不发光层13、电子注入传输层14和阴极15。或者在阳极上依次叠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红色发光层、蓝色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EL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6888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410064069.7

    申请日:2004-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9 H01L51/5253

    Abstract: 形成于玻璃基体上的EL部件包括阳极、有机光发射层和阴极。通过干法在EL部件的表面形成第一保护层以覆盖EL部件。然后在第一保护层的表面通过湿法用聚硅氮烷形成第二保护层以覆盖第一保护层。即使由于外来物质的存在而使第一保护膜上留下未被覆盖的部分,第二保护膜也会覆盖该未被覆盖的部分,以避免外部的氧气或其他气体、湿气等侵入EL部件内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