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2330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178471.3
申请日:2010-05-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1N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8 , F01N3/021 , F01N3/106 , F01N2240/16 , F01N2560/06 , F01N2560/14 , F01N2610/02 , Y02T10/24
Abstract: 一种排气净化系统,其包括排气通道、氧化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尿素水供应装置,第一加热机构和控制器。从内燃发动机排出的排气流过排气通道。用于将排气中所含有的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的氧化催化剂设置在排气通道中。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设置在氧化催化剂的下游。尿素水供应装置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上游将尿素水供应到排气通道中。第一加热机构加热氧化催化剂。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热机构以调节氧化催化剂的温度,使得流入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排气中所含有的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之间的摩尔比变为一比一。
-
公开(公告)号:CN101202297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710160869.2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大见忠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85 , G02F1/133603 , H01L23/38 , H01L27/14658 , H01L51/529 , H01L2924/0002 , H01L2924/12044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含液晶板和起背光作用的有机EL器件。有机EL器件包含起衬底作用的珀耳帖元件,及形成于珀耳帖元件上的有机EL元件。有机EL元件包含有机EL层及将有机EL层夹在中间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作为珀耳帖元件的热吸收电极的金属层共享。第二电极由传播可见光的ITO形成。有机EL元件发射出的光从第二电极射出。结果,有机EL器件很薄且具有优越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864440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8756.1
申请日:2004-07-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H01L51/5262 , H01L2251/5361
Abstract: 作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至少有机层被一对电极夹持着。一对电极之中,至少采用体积电阻率高的材料形成的电极呈平面状地形成。在有机层上设置着多个非发光部。非发光部,按越是物理上离采用体积电阻率高的材料形成的电极与外部连接端子连接的端子部的位置近的位置,单位面积就越多地存在的方式设置着。因此,单位面积流通的电流的大小,在元件的各位置上大致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622702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104718.1
申请日:2004-1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H01L27/3202 , H01L27/3204 , H01L51/5253 , H01L2251/5361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基板、第一电极、有机层、第二电极、密封部件、第一端子和通孔。第一电极层叠在基板上。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层叠在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层叠在有机层上。密封部件部分覆盖第二电极。没有被密封部件覆盖的那部分第二电极作为第二端子。第一端子提供在与第二电极相对的密封部件的一面上。通孔延伸穿过密封部件、第二电极以及有机层,用于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一端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到电源。
-
-
公开(公告)号:CN1573468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5274.9
申请日:2004-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G02F1/13357 , H05B33/00 , G09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3 , G02F2201/122 , G02F2201/40 , G02F2203/03 , H01L27/3232 , H01L51/5212 , H01L51/5268 , H01L51/5275
Abstract: 用于减少亮度不均匀性的发光器件(3)。该发光器件包括具有光出射表面(17)和入射表面(18)的透明衬底(12)和在透明衬底的入射表面上形成的发光元件(4)。发光元件包含形成于透明衬底入射表面上的透明电极(14)、在透明电极的一部分上形成的辅助电极(13)以及在透明电极上形成的用于发射光的薄膜层15。透明衬底包括在光出射表面上形成的突出部分(17a)。
-
公开(公告)号:CN100370339C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410031748.4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大见忠弘
IPC: G02F1/13357 , H05B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85 , G02F1/133603 , H01L23/38 , H01L27/14658 , H01L51/529 , H01L2924/0002 , H01L2924/12044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含液晶板和起背光作用的有机EL器件。有机EL器件包含起衬底作用的珀耳帖元件,及形成于珀耳帖元件上的有机EL元件。有机EL元件包含有机EL层及将有机EL层夹在中间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作为珀耳帖元件的热吸收电极的金属层共享。第二电极由传播可见光的ITO形成。有机EL元件发射出的光从第二电极射出。结果,有机EL器件很薄且具有优越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285959C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03147152.8
申请日:2003-07-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G02F1/13357 , H05B33/02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3 , G02F1/133504 , H01L2251/5315
Abstract: 一种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透射型液晶板和背光板。照射在该显示装置上的外部光由位于背光板上的反射电极反射。反射的外部光由位于该背光板上的散射部分散射并返回到液晶板上。这改善了在屏幕上显示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798457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10095438.9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加藤祥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09 , F21V23/0457 , F21Y2105/00 , F21Y2113/00 , F21Y2115/20 , H01L25/048 , H01L51/524 , H01L51/5262 , H01L51/5268 , H01L2251/5361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包含第一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第一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基片、形成于基片上的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发光部分;至少一个第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叠加于发光部分上,该第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具有透明基片和形成于透明基片上的透明第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因此该发光装置可以自由地设定发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60470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85190.8
申请日:2004-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加藤祥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03 , H01L27/3204 , H01L51/5268 , H01L51/5271 , Y10S428/917
Abstract: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许多的发光区。每个发光区具有透明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每个发光区具有夹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用于发射光的有机层。第一电极被物理地相邻地定位。在每一第一电极之间提供了绝缘部分。所述许多的发光区被串联地电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