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4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042169.9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丰技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消音器装置,其具备催化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焊接产生背面焊道,并且能够确认催化装置的上游侧的排气管的内部的状态。排气消音器装置具备排气管上游部(61A)和催化装置(63),排气管上游部形成为分别焊接排气口连接部、筒状管部及与催化装置连接的下游锥面管部(74)而成为一体的小组装体(90),催化装置具有催化剂体(80)和保持筒(82),下游锥形管部的后侧连接部(74B)与催化装置的保持筒通过焊接而成为一体地组装,下游锥形管部的板厚(T1)形成为比保持筒的板厚(T2)厚,并且焊接下游锥形管部的后侧连接部与催化装置而使保持筒的端部(84)与下游锥形管部的外周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24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42169.9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丰技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消音器装置,其具备催化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焊接产生背面焊道,并且能够确认催化装置的上游侧的排气管的内部的状态。排气消音器装置具备排气管上游部(61A)和催化装置(63),排气管上游部形成为分别焊接排气口连接部、筒状管部及与催化装置连接的下游锥面管部(74)而成为一体的小组装体(90),催化装置具有催化剂体(80)和保持筒(82),下游锥形管部的后侧连接部(74B)与催化装置的保持筒通过焊接而成为一体地组装,下游锥形管部的板厚(T1)形成为比保持筒的板厚(T2)厚,并且焊接下游锥形管部的后侧连接部与催化装置而使保持筒的端部(84)与下游锥形管部的外周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135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80014370.9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螺旋弹簧夹具(10),包括:弹簧支撑部支撑部;多个移位限制部(14),其从弹簧支撑部(13)沿着轴线(CL)延伸,被构造为抵靠螺旋弹簧(Sp)的外周表面,并且限制螺旋弹簧(Sp)的径向移位;以及盖部(15),其由移位限制部(14)支撑并且被构造为通过与弹簧支撑部(13)一起夹置螺旋弹簧(Sp)而将螺旋弹簧(Sp)保持为压缩状态。优选地,仅移位限制部(14)设置在弹簧支撑部(13)与盖部(15)之间。(13),螺旋弹簧(Sp)的一端被构造为放置于弹簧
-
公开(公告)号:CN115135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80014467.X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弹丸的投射条件的确定方法,包括:在螺旋弹簧(30)的表面形成被覆膜(36)的第一步骤;执行将弹丸(42)投射到形成有被覆膜的螺旋弹簧(30a)的喷丸处理的第二步骤;以及检查进行了喷丸处理的螺旋弹簧(30b)上是否残留被覆膜的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中确认被覆膜残留的情况下,改变至少包括投射速度、投射时间、材料和弹丸的平均粒径的喷丸处理的条件,并且重复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直到被覆膜不残留。在第三步骤中确认被覆膜不残留的情况下,确定获得没有被覆膜残留的螺旋弹簧的第二步骤中的喷丸处理的条件作为弹丸的投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135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80014467.X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弹丸的投射条件的确定方法,包括:在螺旋弹簧(30)的表面形成被覆膜(36)的第一步骤;执行将弹丸(42)投射到形成有被覆膜的螺旋弹簧(30a)的喷丸处理的第二步骤;以及检查进行了喷丸处理的螺旋弹簧(30b)上是否残留被覆膜的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中确认被覆膜残留的情况下,改变至少包括投射速度、投射时间、材料和弹丸的平均粒径的喷丸处理的条件,并且重复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直到被覆膜不残留。在第三步骤中确认被覆膜不残留的情况下,确定获得没有被覆膜残留的螺旋弹簧的第二步骤中的喷丸处理的条件作为弹丸的投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40599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80076048.7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树脂制箱,其提高了箱的形状的自由度,实现了向车体安装的搭载性的提高。在树脂制箱中,设置有向具有阻隔层(72)的箱主体(71)的壁面(41a)的内侧及外侧突出的筒状突出部(33),阻隔层(72)的端缘部(72c1)一体地地模制于该筒状突出部(33)的外周树脂部(95b)。
-
公开(公告)号:CN103362615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118490.0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N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842 , B01D53/94 , B01D53/9454 , F01N3/2885 , F01N2450/02 , F01N2590/04 , Y02A50/2324 , Y02T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性,并且能够提高发动机性能及废气净化性能的废气净化用催化剂转换装置。由保持衬垫(81)的厚度、从压入夹具(105)中通过时的保持衬垫过盈量、以及压入到保持筒(82)内之后的保持衬垫过盈量,来设定催化剂保持体(80)的外径(D1),使得组装时的保持衬垫(81)的体积密度为0.25g/cm3以上且不足0.51g/cm3,并且,通过无膨胀无机纤维片形成保持衬垫(81),且求出使催化剂保持体(80)相对于保持筒(82)在轴向上移动的推压力(F),且以能够得到超过该推压力(F)的保持力(R)的方式,使卷绕在催化剂保持体(80)上的保持衬垫(81)的沿着催化剂保持体(8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2)设定得比保持衬垫(81)在催化剂保持体(80)上的卷绕直径(D1)长。
-
公开(公告)号:CN102378823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80015406.7
申请日:2010-07-09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铃木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34 , C21D6/008 , C21D8/065 , C21D9/52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8 , C22C38/001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4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弹簧用钢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67%以上且低于0.75%、Si:2.0~2.5%、Mn:0.5~1.2%、Cr:0.8~1.3%、V:0.03~0.20%、Mo:0.05~0.25%、W:0.05~0.30%和N:0.003~0.007%,Mn和V的含量的合计为0.70%≤Mn+V≤1.27%,Mo和W的含量的合计为0.13%≤Mo+W≤0.35%,并限制为:P:0.025%以下、S:0.025%以下和Al:0.003%以下,其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金属组织由体积率大于6%且在15%以下的残余奥氏体、和回火马氏体构成,原始奥氏体晶粒度号为10号以上,圆相当径为0.2~0.5μm的球状碳化物的存在密度为0.06个/μm2以下,圆相当径大于0.5μm的球状碳化物的存在密度为0.01个/μm2以下,抗拉强度为2100~235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68107C
公开(公告)日:2001-07-04
申请号:CN94107620.2
申请日:1994-1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02 , F01M3/00 , F05C2225/04 , F16N1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由一台发动机驱动的工作装置的输入轴与输出该发动机动力的输出轴啮合的发动机输出取出系统中,即使该啮合部分安置在无法由润滑油滑的位置上,不用油脂也能确保润滑,从而提高该工作装置的安放位置的自由度。为此,至少在输出轴和输入轴103两啮合部之一的表面上形成一层由氟化乙烯树脂之类具有自润滑特性的材料制成的薄膜106。
-
公开(公告)号:CN111405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880076048.7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树脂制箱,其提高了箱的形状的自由度,实现了向车体安装的搭载性的提高。在树脂制箱中,设置有向具有阻隔层(72)的箱主体(71)的壁面(41a)的内侧及外侧突出的筒状突出部(33),阻隔层(72)的端缘部(72c1)一体地地模制于该筒状突出部(33)的外周树脂部(95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