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
    1.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766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445960.4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高压电缆不受碰撞时等的前后方向上的载荷的影响的车辆。将电动机控制装置(25)与蓄电池(30)连接的高压电缆(40)具备:电缆侧连接部(40a),其从上方连接于设置在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上表面的单元侧连接部(25b);第一电缆部(40b),其与电缆侧连接部(40a)连结并且朝向前围板(2)延伸;第二电缆部(40c),其至少一部分沿着前围板(2)布线;以及第一弯曲部(40d),其位于第一电缆部(40b)与第二电缆部(40c)之间并且从第一电缆部(40b)朝向第二电缆部(40c)向下方弯曲,第二电缆部(40c)的一部分在车宽方向上与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倾斜面(25a)重叠。

    车辆及驱动单元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0465045.1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组装车体时等能够保护驱动单元侧连接部的车辆及驱动单元。车辆(1)具备:单元室(20);以及电动机控制装置(25),其配置在单元室(20)中。电动机控制装置(25)具备:驱动单元侧连接部(26),其配置在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上表面(25a),且连接电缆侧连接部(51);以及一对肋(27、28),它们以从车宽方向夹着驱动单元侧连接部(26)的方式配置。一对肋(27、28)构成为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前端部(27a、28a)之间的距离(Lf)及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后端部(27b、28b)之间的距离(Lr)分别短于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中央部(27c、28c)之间的距离(Lm)。

    车辆
    4.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786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539909.X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在从车辆前方碰撞时干涉体直接与驱动单元抵接的车辆。在车辆(1)的前舱(20)中设置有电动机控制装置(25),在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前表面(25a)上设置有与冷却管(27、28)连接的一对连接配管(41、42)。各连接配管具备与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前表面)连接的配管基部(41a、42a)、从配管基部向前方延伸的第一直线部(41b、42b)、从第一直线部向下方弯折的弯折部(41c、42c)和从弯折部向下方延伸的第二直线部(41d、42d)。连接配管的第二直线部以从前方看时在车宽方向上错开位置的方式配置,并且以连接配管的第二直线部的间隔随着去往下方而变宽的配置。

    车辆
    5.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786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539909.X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在从车辆前方碰撞时干涉体直接与驱动单元抵接的车辆。在车辆(1)的前舱(20)中设置有电动机控制装置(25),在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前表面(25a)上设置有与冷却管(27、28)连接的一对连接配管(41、42)。各连接配管具备与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前表面)连接的配管基部(41a、42a)、从配管基部向前方延伸的第一直线部(41b、42b)、从第一直线部向下方弯折的弯折部(41c、42c)和从弯折部向下方延伸的第二直线部(41d、42d)。连接配管的第二直线部以从前方看时在车宽方向上错开位置的方式配置,并且以连接配管的第二直线部的间隔随着去往下方而变宽的配置。

    车辆
    6.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7661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445960.4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保护高压电缆不受碰撞时等的前后方向上的载荷的影响的车辆。将电动机控制装置(25)与蓄电池(30)连接的高压电缆(40)具备:电缆侧连接部(40a),其从上方连接于设置在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上表面的单元侧连接部(25b);第一电缆部(40b),其与电缆侧连接部(40a)连结并且朝向前围板(2)延伸;第二电缆部(40c),其至少一部分沿着前围板(2)布线;以及第一弯曲部(40d),其位于第一电缆部(40b)与第二电缆部(40c)之间并且从第一电缆部(40b)朝向第二电缆部(40c)向下方弯曲,第二电缆部(40c)的一部分在车宽方向上与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倾斜面(25a)重叠。

    车辆及驱动单元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62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465045.1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组装车体时等能够保护驱动单元侧连接部的车辆及驱动单元。车辆(1)具备:单元室(20);以及电动机控制装置(25),其配置在单元室(20)中。电动机控制装置(25)具备:驱动单元侧连接部(26),其配置在电动机控制装置(25)的上表面(25a),且连接电缆侧连接部(51);以及一对肋(27、28),它们以从车宽方向夹着驱动单元侧连接部(26)的方式配置。一对肋(27、28)构成为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前端部(27a、28a)之间的距离(Lf)及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后端部(27b、28b)之间的距离(Lr)分别短于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中央部(27c、28c)之间的距离(Lm)。

    半导体模块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021100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0673496.3

    申请日:2023-03-30

    Inventor: 西尾仁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模块,含有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半导体组件。所述半导体模块包括正极总线与负极总线、中点总线以及基板。正极总线与负极总线分别连接所述串联连接的半导体组件的两端,中点总线连接所述串联连接的半导体组件的中间点。所述半导体组件设置在层叠方向上的外侧的两面,所述层叠方向是以正极总线、负极总线以及中点总线为中心。基板则是用以在所述层叠方向的外侧封装所述半导体组件。所述正极总线与所述负极总线相对配置,并与所述中点总线层叠。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模块通过在模块内部的相对位置设计,可以构成寄生电感小的半导体模块。另外,通过在总线部分集中配置的状态下用树脂密封,可以减少树脂的使用量。

    冷却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36705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408725.9

    申请日:2023-03-07

    Inventor: 西尾仁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结构,兼具低制造成本及高散热性。冷却结构包括:冷却单元,在外壳的内部的制冷剂与所述外壳的外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单元包括金属板及侧树脂部,所述金属板是凹凸形状,所述侧树脂部密封所述金属板的侧凸部,所述侧树脂部与所述金属板接合在一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