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910178718.9
申请日:2009-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鞍形座骑乘式电动车辆,较大的电池组设置在鞍形座骑乘式电动车辆内,所述鞍形座骑乘式电动车辆配备有:前管,所述前管可操纵地支撑前轮通过轴颈连接到下端部的前叉件,并可操纵地支撑转向把手;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从前管向下并向后延伸;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产生用于旋转驱动后轮的动力。将电力供应给电动机的电池组设置在由向下框架、枢转框架和主框架围起的空间(S1)内,所述向下框架连接到前管或主框架(14)的前端部并向下延伸,所述枢转框架连接到主框架的后端部并向下延伸。电动机设置在后轮的侧部,而不是设置在空间(S1)的侧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11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36653.3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 B62J1/00 , B62J6/18 , B62J17/00 , B62J25/00 , B62J37/00 , B62J99/00 , B62J2099/004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鞍乘型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在鞍乘型车辆中使用,该鞍乘型车辆具有:侧主体罩部、中心罩、在上表面具有供油口的燃料箱(F)、以及支承于燃料箱(F)的供油盘(41),在中心罩的上方形成有乘员为了乘车而跨过腿的跨乘空间(19),在鞍乘型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中,横跨跨乘空间(19)的前方以及后方而延伸的主线束(50)布置在中心罩的下方,通过供油盘(41)的侧方而布置在侧主体罩部与供油盘(4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11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480036653.3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 B62J1/00 , B62J6/18 , B62J17/00 , B62J25/00 , B62J37/00 , B62J99/00 , B62J2099/004 , B62K21/12 , B62K2202/00
Abstract: 鞍乘型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在鞍乘型车辆中使用,该鞍乘型车辆具有:侧主体罩部、中心罩、在上表面具有供油口的燃料箱(F)、以及支承于燃料箱(F)的供油盘(41),在中心罩的上方形成有乘员为了乘车而跨过腿的跨乘空间(19),在鞍乘型车辆的线束布置结构中,横跨跨乘空间(19)的前方以及后方而延伸的主线束(50)布置在中心罩的下方,通过供油盘(41)的侧方而布置在侧主体罩部与供油盘(4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1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167451.3
申请日:2009-08-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0L1/003 , B60L3/0046 , B60L11/1822 , B60L11/1864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00/12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72 , Y02T90/124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产生旋转驱动后轮的动力的电动马达的鞍座型电动车辆,其中,在由与前管(13)或主架(14)的前端部连接设置并向下方延伸的下架(15)、与主架(14)的后端部连接设置并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架(16)、主架(14)围成的第一空间(S1)内,配置向电动马达(29)供给电力的主蓄电池(30),在由支承乘坐人员用座椅(28)而与主架(14)的后部相连的座椅横挡(18)、主架(14)围成的第二空间(S2)内,代替主蓄电池(30)而配置能够向电动马达(29)供给电力的辅助蓄电池(40),电动马达(29)配置在与第一以及第二空间(S1、S2)不同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配置更大型的蓄电池,并且能够实现预备的蓄电池的紧凑的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8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380081128.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燃料箱的形状自由度且获得具有一体感的箱罩的跨骑型车辆。箱罩(110)具有左右的箱罩部(112)和前罩部(114),该左右的箱罩部(112)覆盖燃料箱(61)的左右侧面,该前罩部(114)在头管(21)与燃料箱(61)之间延伸出而覆盖燃料箱(61)的前表面,且将左右的箱罩部(112)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8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380081128.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燃料箱的形状自由度且获得具有一体感的箱罩的跨骑型车辆。箱罩(110)具有左右的箱罩部(112)和前罩部(114),该左右的箱罩部(112)覆盖燃料箱(61)的左右侧面,该前罩部(114)在头管(21)与燃料箱(61)之间延伸出而覆盖燃料箱(61)的前表面,且将左右的箱罩部(112)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3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78718.9
申请日:2009-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鞍形座骑乘式电动车辆,较大的电池组设置在鞍形座骑乘式电动车辆内,所述鞍形座骑乘式电动车辆配备有:前管,所述前管可操纵地支撑前轮通过轴颈连接到下端部的前叉件,并可操纵地支撑转向把手;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从前管向下并向后延伸;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产生用于旋转驱动后轮的动力。将电力供应给电动机的电池组设置在由向下框架、枢转框架和主框架围起的空间(S1)内,所述向下框架连接到前管或主框架(14)的前端部并向下延伸,所述枢转框架连接到主框架的后端部并向下延伸。电动机设置在后轮的侧部,而不是设置在空间(S1)的侧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1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67451.3
申请日:2009-08-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0L1/003 , B60L3/0046 , B60L11/1822 , B60L11/1864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00/12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72 , Y02T90/124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产生旋转驱动后轮的动力的电动马达的鞍座型电动车辆,其中,在由与前管(13)或主架(14)的前端部连接设置并向下方延伸的下架(15)、与主架(14)的后端部连接设置并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架(16)、主架(14)围成的第一空间(S1)内,配置向电动马达(29)供给电力的主蓄电池(30),在由支承乘坐人员用座椅(28)而与主架(14)的后部相连的座椅横挡(18)、主架(14)围成的第二空间(S2)内,代替主蓄电池(30)而配置能够向电动马达(29)供给电力的辅助蓄电池(40),电动马达(29)配置在与第一以及第二空间(S1、S2)不同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配置更大型的蓄电池,并且能够实现预备的蓄电池的紧凑的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203294232U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20208959.5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主支架,其具备由设在车体侧的支承轴支承的筒状的被支承部、和左右成对且从被支承部伸出的第1及第2腿部,所述鞍乘型车辆的主支架能够在立起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在确保一对腿部所需要的充分的刚性、强度的同时能够减轻重量。第1腿部(45)由管材形成,第2腿部(46)通过使板材弯曲而形成,能够从收纳位置向立起位置侧进行操作的操作部(47)与第1腿部(45)连接设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