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5447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955664.2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 B60R19/023 , B62D21/152 ,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具有:前部骨架部件;沿着车宽方向而配置在车辆的前部的保险杠横梁(9);固定在保险杠横梁(9)的后表面,且后端部与前部骨架部件的前端部结合的碰撞吸能盒(10);和配置于形成在保险杠横梁(9)的后表面与碰撞吸能盒(10)的侧面之间的角部的角落加强部件(15),角落加强部件(15)的外侧面在与保险杠横梁(9)的后表面和碰撞吸能盒(10)的侧面抵接的状态下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270365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319683.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7/22 , B60T8/17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7/22 , B60T13/662 , B60T2201/024 , B60W10/18 , B60W30/02 , B60W2520/00
Abstract: 车辆控制装置(10)具备:车速检测部(26),其检测本车辆(12)的车速;以及自动制动控制部(56),其在车辆碰撞时不依赖于制动操作而进行自动地使车轮(14)产生制动力的自动制动控制。车辆碰撞后的车速越高,自动制动控制部(56)使车轮(14)的制动力越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58554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899291.1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34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10)具备从左前侧车架(13)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冲击吸收部件(30)。车架冲击吸收部件(30)具备:第1车架折曲部件及第2车架折曲部件,其形成车架筒体(34);上下的车架凸缘(35、36),其从车架筒体(34)向外侧伸出;上下的第1脆弱部(37、38),其将各车架凸缘(35、36)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断开;和多个车架刚性部(43、44),其形成在与各第1脆弱部(37、38)相比靠车身后方的车架筒体(34)的后端部(34a)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27036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319683.1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7/22 , B60T8/17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7/22 , B60T13/662 , B60T2201/024 , B60W10/18 , B60W30/02 , B60W2520/00 , B60T8/17558
Abstract: 车辆控制装置(10)具备:车速检测部(26),其检测本车辆(12)的车速;以及自动制动控制部(56),其在车辆碰撞时不依赖于制动操作而进行自动地使车轮(14)产生制动力的自动制动控制。车辆碰撞后的车速越高,自动制动控制部(56)使车轮(14)的制动力越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05447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0955664.2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 B60R19/023 , B62D21/152 ,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具有:前部骨架部件;沿着车宽方向而配置在车辆的前部的保险杠横梁(9);固定在保险杠横梁(9)的后表面,且后端部与前部骨架部件的前端部结合的碰撞吸能盒(10);和配置于形成在保险杠横梁(9)的后表面与碰撞吸能盒(10)的侧面之间的角部的角落加强部件(15),角落加强部件(15)的外侧面在与保险杠横梁(9)的后表面和碰撞吸能盒(10)的侧面抵接的状态下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58554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899291.1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9/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0R19/02 , B60R19/34 , B60R2021/0004 , B60R2021/0023 , B62D25/082 , B60R19/023 , B60R2019/247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冲击吸收部件的车身构造(10)具备从左前侧车架(13)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冲击吸收部件(30)。车架冲击吸收部件(30)具备:第1车架折曲部件及第2车架折曲部件,其形成车架筒体(34);上下的车架凸缘(35、36),其从车架筒体(34)向外侧伸出;上下的第1脆弱部(37、38),其将各车架凸缘(35、36)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断开;和多个车架刚性部(43、44),其形成在与各第1脆弱部(37、38)相比靠车身后方的车架筒体(34)的后端部(34a)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