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7074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84624.X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上川满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速接头及其制造方法。第1等速接头(10)在作为外杯(16)的内表面以及内环(18)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部件表面上具备由陶瓷或者金属陶瓷构成的高硬度层(30a、30b)。该高硬度层(30a、30b)可以是在厚度方向上气孔率发生变化的多层结构。该气孔率可以是厚度方向的中央侧(第2层304a、304b侧)比两端侧(第1层302a、302b侧以及第3层306a、306a侧)大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87140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680000791.1
申请日:2006-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短时间内可以实施的高效的热处理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钢材的热处理方法,其中,塑性变形后的钢制工件在保持其于塑性变形过程中接受到的热量的状态下被导入到热处理炉中,优选将该工件以15-50℃/分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并保持于Ac1-Ac3之间的温度10分钟或更短,但是大于0分钟,然后将该工件以5-45℃/分的冷却速度缓慢冷却。由此,该热处理方法能够以简单的设备而容易地实现金属组织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03578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055714.6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上川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速万向节及其制造方法。第一等速万向节(10)配备有由轻合金制成的杯部(22)。从转矩传递构件(20)接收转矩的第一球体凹槽(26)形成在所述杯部(22)的内壁上。在至少包括第一球体凹槽(26)的内表面的杯部(22)的内表面上形成由作为主要成分的陶瓷或金属陶瓷制成的高硬度层(42a)。
-
公开(公告)号:CN101018875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680000791.1
申请日:2006-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短时间内可以实施的高效的热处理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钢材的热处理方法,其中,塑性变形后的钢制工件在保持其于塑性变形过程中接受到的热量的状态下被导入到热处理炉中,优选将该工件以15-50℃/分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并保持于Ac1-Ac3之间的温度10分钟或更短,然后将该工件以5-45℃/分的冷却速度缓慢冷却。由此,该热处理方法能够以简单的设备而容易地实现金属组织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3573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0246895.7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在驱动轴(10)中,第1环状壁(16)和第2环状壁(18)通过摩擦压接部(20)接合。第1环状壁(16)和第2环状壁(18)各自的外径为30~50mm且壁厚为3~5mm。在摩擦压接部(20)上形成的毛刺(26)的连接半径(r1)为0.5mm以上。基础半径(R1)为0.5mm以上。毛刺底角度(θ1)为40°以下。毛刺倾斜部长度(L1)为0.2~5mm。据此,驱动轴的疲劳强度和扭曲强度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9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224690.4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C3/02 , C22C38/0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06 , C21D1/26 , C21D1/18 , C21D9/28 ,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驱动轴(10)通过在由中碳钢构成的中空管体(12)的两端上,接合由中碳钢构成的实心短轴(14)而构成。在此,在用粒度级号表示中空管体(12)与实心短轴(14)的接合部的晶粒度时,中空管体(12)侧为#5~#9,实心短轴(14)侧为#10~#12。由此,能得到接合强度优异的驱动轴。
-
公开(公告)号:CN10537074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484624.X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上川满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速接头及其制造方法。第1等速接头(10)在作为外杯(16)的内表面以及内环(18)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部件表面上具备由陶瓷或者金属陶瓷构成的高硬度层(30a、30b)。该高硬度层(30a、30b)可以是在厚度方向上气孔率发生变化的多层结构。该气孔率可以是厚度方向的中央侧(第2层304a、304b侧)比两端侧(第1层302a、302b侧以及第3层306a、306a侧)大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9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224690.4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C3/02 , C22C38/0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06 , C21D1/26 , C21D1/18 , C21D9/28 ,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驱动轴(10)通过在由中碳钢构成的中空管体(12)的两端上,接合由中碳钢构成的实心短轴(14)而构成。在此,在用粒度级号表示中空管体(12)与实心短轴(14)的接合部的晶粒度时,中空管体(12)侧为#5~#9,实心短轴(14)侧为#10~#12。由此,能得到接合强度优异的驱动轴。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477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068571.2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上川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驱动轴(10)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一轴构件(50)、由CFRP制成的管状构件(54)和第一外部套筒(52)。所述第一轴构件(50)的一个端侧能够附接至第一等速接头(12),并且所述第一轴构件在另一个端侧上具有形成有锯齿的第一锯齿状部分(62)。所述管状构件(54)形成有从外部装配在所述第一锯齿状部分(62)上的第一装配部分(72)。所述第一外部套筒(52)通过在所述第一轴构件(50)和所述管状构件(54)的外周面上延伸地配置而覆盖所述第一装配部分(72)。设置有结合辅助区域(90)的膜(92)和粘合剂(94)被插置在所述管状构件(54)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外部套筒(52)的内周面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45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094123.0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旋转驱动力传递机构(10)具有纤维增强塑料制的圆筒形的轴(16)和第1等速万向节(12)。轴(16)通过安装于轴(16)的轴向上的一端部的金属制的介设部件(18)与第1等速万向节(12)接合。介设部件(18)具有轴部(60)和主体部(62)。轴部(60)从顶端(60a)侧插入轴(16)的一端部中。主体部(62)是由与轴部(60)的基端(60b)侧接合的底部(72)和外嵌于轴(16)的一端部的筒形部(30)构成的有底筒形。第1等速万向节(12)具有外嵌于介设部件(18)的筒形部(30)的内环(2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