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0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73332.8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61K9/50 , A61K36/185 , A61K47/36 , A61P31/04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路通三萜类化合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以路路通粉末为原料,先用乙醇超声提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路路通三萜类化合物;将麦芽糊精与阿拉伯树胶混合,加水溶解,得壁材溶液;向壁材溶液中加入路路通三萜类化合物,再加入单硬脂酸甘油脂,搅拌,得乳液;对乳液喷雾干燥,得路路通三萜类化合物微胶囊。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胶囊在制备抗菌药物或抗氧化活性药物的应用。本发明提取的路路通三萜类化合物以及基于该化合物的微囊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活性;通过本发明微囊化方法,可使其具较好水溶性,避免遭受胃酸的侵袭,达到定点在小肠内充分释放的效果,同时具缓释稳定性高和有效成分利用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25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166503.X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茶苗生长和茶多酚含量提高的内生细菌及在制备微生物菌剂中的应用,所述内生细菌为菌株SJ1,分类命名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4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菌剂及应用。本发明菌株SJ1具有解磷、产生吲哚乙酸等特性,能够显著促进茶苗生长,增加茶叶茶多酚的含量,提高茶苗根际土壤、茶苗根部和叶部磷含量,对于提高茶苗对磷素营养物质的利用,促进茶苗生长,提高茶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2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879947.8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色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蓝色素的变色链霉菌及其生产蓝色素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株产蓝色素的变色链霉菌及其生产蓝色素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变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scolor T12),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7887。该变色链霉菌发酵生产的蓝色素为天然色素,安全性高,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同时也为工业化生产天然蓝色素提供了新途径,在食品、染织和医药等行业应用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66760.2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疮痂病链霉菌relA基因提高thaxtomin A产量的方法,先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疮痂病链霉菌中过表达relA基因,获得疮痂病链霉菌thaxtomin A高产菌株,再利用所得高产菌株发酵生产thaxtomin A;其中,rel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鉴定到了与thaxtomin A生物合成具有正相关的GTP焦磷酸激酶基因relA,通过基因工程途径在疮痂病链霉菌87.22中过表达relA基因,能够获得thaxtomin A高产菌株,为工业生产提高thaxtomin A发酵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4970.3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糖多孢红霉菌SACE_1646基因提高红霉素产量的方法,先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糖多孢红霉菌中过表达SACE_1646基因,获得糖多孢红霉菌红霉素高产菌株,再利用所得的糖多孢红霉菌红霉素高产菌株发酵生产红霉素;其中,所述SACE_164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对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所获得的糖多孢红霉菌红霉素高产菌株发酵生产红霉素,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为工业生产提高红霉素发酵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201919.6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阻控小麦吸收重金属的土壤杆菌,所述土壤杆菌为菌株NJ2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2619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菌剂,采用上述土壤杆菌制备而成。所述土壤杆菌及其菌剂用于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阻控小麦吸收重金属。本发明菌株NJ20能在重金属铅和镉胁迫下良好生长,并能吸附去除培养液中可溶性铅和镉;同时,能产生吲哚乙酸,对难溶性磷酸三钙具有较好的溶解作用,改善土壤磷素营养;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接种本发明菌株,能有效阻控小麦吸收重金属铅和镉,降低重金属转移系数,减少小麦籽粒和秸秆中铅和镉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2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01919.6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阻控小麦吸收重金属的土壤杆菌,所述土壤杆菌为菌株NJ2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2619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菌剂,采用上述土壤杆菌制备而成。所述土壤杆菌及其菌剂用于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阻控小麦吸收重金属。本发明菌株NJ20能在重金属铅和镉胁迫下良好生长,并能吸附去除培养液中可溶性铅和镉;同时,能产生吲哚乙酸,对难溶性磷酸三钙具有较好的溶解作用,改善土壤磷素营养;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接种本发明菌株,能有效阻控小麦吸收重金属铅和镉,降低重金属转移系数,减少小麦籽粒和秸秆中铅和镉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78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79591.9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啤酒酵母活性的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黄芪提取物;(2)制备山楂提取物;(3)制备甘草提取物;(4)制备杜仲叶提取物;(5)将黄芪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和杜仲叶提取物按比例混合,得提取物混合溶液;(6)活化啤酒酵母,获得活化种子液;(7)在YPD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活化种子液,再加入3%~20%提取物混合溶液共培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黄芪、山楂、甘草和杜仲叶添加于啤酒酵母中共培养来显著提高啤酒酵母的活性,通过将黄芪、山楂、甘草和杜仲叶提取物混合溶液干燥成粉与冻干啤酒酵母菌粉混合来制成复合菌剂,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用于养殖业。
-
公开(公告)号:CN1131209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434613.6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硒‑氧化亚铜的核壳纳米材料,包括球状纳米内核和包覆在所述球状纳米内核外的外壳;所述球状纳米内核的材料为纳米硒,粒径为115~145nm;所述外壳的材料为纳米氧化亚铜,粒径为160~200n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硒‑氧化亚铜的核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将纳米氧化亚铜作为外壳包裹纳米硒球,不仅保留了纳米硒和纳米氧化亚铜的原本特性,还加强了二者的抗菌协同特性;(2)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易于合成、产量高,适合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472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80818.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ph‑Ru‑MMT@PZ纳米抗菌剂,所述Sph‑Ru‑MMT@PZ纳米颗粒为将蒙脱石MMT和光敏剂酞菁锌PZ依次加载至纳米钌配合物颗粒Sph‑Ru上所获得,所述纳米颗粒Sph‑Ru‑MMT@PZ的直径为85~155n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Sph‑Ru‑MMT@PZ纳米抗菌剂在抗大肠杆菌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MMT加载到Sph‑Ru纳米颗粒上,然后锚定在大肠杆菌膜的外表面上,并且膜锚定功能性光敏剂酞菁锌光敏剂酞菁锌PZ用670nm近红外NIR光照射,会通过产生活性氧ROS破坏细菌的结构,从而导致大肠杆菌裂解,Sph‑Ru‑MMT@PZ纳米抗菌剂具有靶向细胞膜能力,有效提高抗菌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