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09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84302.9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周双勇 , 范鹏 , 陈俊 , 董勤 , 沈红莲 , 武剑 , 陈杰 , 胡应华 , 余林峰 , 李仙果 , 肖飞 , 戴佳利 , 沈厚明 , 喻明江 , 赵淳 , 谢涛 , 李惟蔚 , 姚翔宇 , 吴启瑞 , 周盛 , 唐跃林 , 杨森 , 王海飞 , 傅海涛 , 熊佳俊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线路地线修补机器人和修补方法,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该修补机器人包括控制基座、地线修补装置和两个行走装置。控制基座内设置有电源电池和控制器。地线修补装置包括压接装置、预制补线盒、第一升降电机和两个第一连杆组,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转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电机。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和两个第二连杆组,驱动轮用于与高压地线配合,第二连杆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三转动电机和第四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第三转动电机和第四转动电机的转轴方向平行,地线修补装置位于两个行走装置之间。该地线修补机器人能够在沿高压地线进行移动并完成修补任务的同时,实现自动避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3130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580695.5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25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10/50 , G06V10/75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的变压器套管目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变电站内变压器套管的红外图像;利用多模板多匹配的方法对红外图像中的变压器套管进行识别与提取;提取ROI区域将套管所处区域的图像分割出来进行检测;进行滤波去噪;对经图像预处理后的变压器套管进行语义分割,利用OTSU算法去除背景,利用Canny算子提取边缘,利用图像的形态学操作去除非连通区域,利用直方图二值化分割出套管底座与伞裙部分;对变压器套管各部分进行精细分割,生成测温参考基准线。本发明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变电站巡检红外图像中的变压器套管,对其进行目标检测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05177.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屏蔽层带料传送装置,包括导带机构、导轨机构和基座旋转机构,所述导带机构包括缠绕引料板、顶块、扁形气管、导向轴承、上限位夹板、切带机构、上弹性夹片、下弹性夹片和弹性夹片固定架;所述切带机构包括切刀固定架和切刀。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能替代现有各类需人工进行缠绕的工作,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规避了人工缠绕工作中与其他设备与人为操作空间交叉,兼具安全性。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替代了人工操作,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复合套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95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00551.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vidiaJetsonNano/XavierNX核心板的扩展板,涉及输电线路移动巡检机器人领域,所述接口扩展板包括:核心板接口电路、电源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风扇控制电路、2路MIPI CSI-2摄像头接口电路、功能按键电路、调试MicroUSB2.0接口电路、USB 3.1 Type-C DFP接口电路、MicroUSB2.0 OTG接口电路、MiniHDMI接口电路、M.2MKey接口电路以及PCIeFFC接口电路。本发明优点在于:同时支持NvidiaJetsonNano/XavierNX核心板,针对输电线路移动巡检机器人优化设计,体积小、接口齐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7482.8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零碳建筑的多能互补协调供电控制方法,在储能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发出功率超过建筑物需求功率的需求时,储能系统优先进行充电,储能系统充电结束后还有剩余可再生能源发出功率时先调度电动汽车进入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充电,电动汽车充电结束后还有剩余可再生能源发出功率时电解制氢气系统再投入使用;储能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发出功率不满足建筑物需求功率的需求时,储能系统先对建筑物负荷进行放电,储能系统放完所有电量后可再生能源发出功率还不足时再调度电动汽车进入电动汽车充放电站放电,电动汽车放完所有电量后可再生能源发出功率仍然不足时燃氢发电机发电系统才投入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现代建筑物碳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23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55224.7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0228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双极板及其制造方法,其装置包括双极板成型箱,所述双极板成型箱内设有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包括石墨毡、聚乙烯板,所述石墨毡与聚乙烯板紧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采用聚乙烯板与石墨毡生产双极板,有效的降低了双极板的成本,而且降低了双极板的电阻,减小了全钒液流电池的漏电电流,保证双极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成本。同时,可一次加工多块双极板,设备易于扩大和扩展,便于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无污染,无排放,清洁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71959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21540.0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04276 , H01M8/0444 , H01M8/04791 ,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 H01M8/04276 , H01M8/0444 , H01M8/04791 , H01M8/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特指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储液罐气体在线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储液罐内配置气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储液罐内气体含量,并将采集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与设定的气体含量阈值进行比较,当气体含量超过预设的阈值时,通过控制系统开启进气阀与出气阀,然后向储液罐内通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直至控制系统采集到储液罐内气体含量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关闭进气阀与出气阀,提高了全钒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及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在线控制系统,能实现进气阀和出气阀的自动控制,准确控制惰性气体用量,避免了气体浪费,从而降低全钒液流电池电站的运维成本,提高储能电站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0448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1932.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B60L11/1824 , B60L11/1809 , B60L2260/50 , B60L2260/52 , B60L226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布置方法,包括多个救援站点,分别以所述每个救援站点为圆心,以R为救援半径,得到多个圆形的救援区域,所述多个救援区域覆盖整个城市;根据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监控平台的历史数据,统计得到应急救援站点所在救援区域内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数量、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平均每日行驶距离、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千公里故障率。根据上述数据结合各车型的电动汽车每公里平均电耗、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充电里程、单台救援车的电池容量、单台救援车每天工作时间和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所需时间,计算得出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最小救援车数。本发明包括的各救援站点选址合理,能保证城市的任何地区都在救援站点的救援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39657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293993.8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特征增强和高斯金字塔的复合绝缘子双光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图像预处理;步骤2、特征识别;步骤3、特征匹配和几何变换;步骤4、图像融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双光融合方法中配准速度低,配准效果差,图像融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满足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6749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507582.8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H18/08 , B65H23/032 , B65H1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套管电容屏柔性自动化缠绕机器人,包括送料机械臂、连接板、横向输送机械臂、导轨、支架板、料盘、支架板固定杆,所述导轨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板内侧,两个所述支架板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架板固定杆连接,所述料盘通过支架板固定杆与支架板连接。本发明工艺质量高,复合套管芯棒的缠绕工作受传统人工缠绕方式的影响,其工艺质量因不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而导致工艺质量参差不齐,本发明的复合套管电容屏的柔性自动化缠绕机器人在缠绕过程中进行套管的数据实时采集,对缠绕执行数据进行测绘和后处理的闭环控制,大幅提升半导电带缠绕的工艺质量和缠绕稳定性。适用于复合套管电容屏的缠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