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1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580019798.7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池内淳夫
IPC: H01M8/18 , H01M8/028 , H01M8/04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88 , H01M8/02 , H01M8/04 , H01M8/04186 , H01M8/04201 , H01M8/04753 , H01M8/18 , H01M8/20 , Y02E60/528
Abstract: 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其包括电池单元、正电极电解液储槽、负电极电解液储槽和压力调节机构。所述电池单元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隔膜。所述正电极电解液储槽储存待被供应到所述电池单元的正电极电解液。所述负电极电解液储槽储存待被供应到所述电池单元的负电极电解液。所述压力调节机构被附接到所述电解液储槽中的至少一个并且调节所述电解液储槽内的气相的压力。所述压力调节机构被设置有水密封阀,所述水密封阀包括:储存容器,其储存压力调节液体;第一排气管,其从所述电解液储槽内的气相延伸,贯穿所述储存容器内的气相,并且开口于所述储存容器内的液相;以及第二排气管,其一端开口于所述储存容器内的气相并且其另一端开口于大气。所述压力调节液体是在常温常压下不挥发的液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56399.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88 , H01M2300/0014 , H01M2300/00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液流电池,包括正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所述负极电解液包括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水溶性含铕化合物或水溶性的含铕配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水系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水系液流电池,具有高开路电压,高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库伦效率,高循环稳定性等优点,且所用水系电解质成本低、安全环保,在风能、光伏发电的规模储电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39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0978113.7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藤伸治
IPC: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C08J5/2256 , C08J2381/06 , H01M2/1666 , H01M8/1027 , H01M8/1032 , H01M8/1088 , H01M8/188 , H01M10/056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电解质不会在非水系溶剂中溶胀,并且能够传导锂离子的液流电池和用于该液流电池的隔离构件。液流电池(1000)具备:包含第1非水系溶剂的第1液体(110)、浸渍于第1液体(110)中的第1电极(210)、作为第1电极(210)的对电极的第2电极(220)、和将第1电极(210)与第2电极(220)隔离开的隔离部(400)。隔离部(400)包含锂离子导体。所述锂离子导体包含含有多个主链的化合物。多个主链之中的至少一个主链包含一个或多个芳香环,并与多个主链之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的主链交联。一个或多个芳香环之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具有一个或多个磺酸基。
-
公开(公告)号:CN1090979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08274.4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碳纳米管接枝到碳纤维毡上的方法,属于碳纤维毡改性领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改性方法操作复杂、改性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提供了将碳纳米管接枝到碳纤维毡上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等离子体活化碳纤维毡,再通过等离子体发生器的雾化器将碳纳米管喷洒在碳纤维毡上,即可。本发明采用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可以通过调节碳纳米管分散体系的浓度和喷洒次数来有效的控制接枝的碳纳米管的含量,操作非常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9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17011.7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江苏汉瓦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76 , H01M8/18 , B60L11/18 ,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76 , H01M8/188 , H02J3/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储电充电装置,包括液流电池堆、换流器及流经换流器内变压器线圈的液流电池电解液循环管路的结构。通过液流电池中电解液的循环过程流经换流器内变压器线圈内部流道,保证热阻最低的情况下直接对产热最严重的部件进行直接冷却,在无需额外做功的情况下对换流器进行高效低阻的冷却,而换流器运行中产生的废热能够对电解液预热提高电池运行效率,在无需额外做功的前提下实现换流器及液流电池的协同互补运行。同时充电装置整体可以在通过电网在夜间或闲时充电起到电网调峰的作用,降低充电成本;还可以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问题的可再生能源直接充电,降低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540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33916.6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甘肃农业大学
IPC: C08J5/22 , C08L79/08 , C08K3/32 , H01M8/1088 ,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2262 , C08J5/2293 , C08J2379/08 , C08K2003/321 , H01M8/1088 , H01M8/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化聚酰亚胺‑磷酸钨酸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磺化聚酰亚胺膜溶解于间甲苯酚中,加入磷钨酸,混合搅拌11~13h,将混合溶液过滤得到的聚合物纤维经过洗涤、干燥后,得到磺化聚酰亚胺‑磷酸钨复合膜;将磺化聚酰亚胺‑磷酸钨复合膜溶于间甲苯酚中制备成质量浓度为5%的铸膜液,液流延至干净的玻璃板上,经烘干、干燥、冷却后,从玻璃板上分离出薄膜,将该薄膜依次经过去残留溶剂、去质子化处理、冲洗、干燥后,得到磺化聚酰亚胺‑磷酸钨酸复合膜。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膜均一性很好,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强机械度、优异催化活性和低钒离子交换率等特点,可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63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24051.2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犀望新能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 H01M8/188 , H01M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锌溴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本发明的用于锌溴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包括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所述正极电解液与负极电解液均由以下组分组成:溴化锌、氯化锌、络合剂、抗枝晶剂、湿润剂、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锌溴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中添加有络合剂、抗枝晶剂、湿润剂,使得本发明的电解液应用于锌溴液流电池能够提高电池的电流效率与能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5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480062394.1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乐天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8/18 , H01M8/04858 , H01M8/04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88 , H01M8/04313 , H01M8/04865 , H01M8/20 , H01M10/44 ,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组在阳极电解质与阴极电解质之间的体积差在阳极电解质与阴极电解质的总体积的20%内的时间点时、通过低于1.3伏特/电池的开路电压放电;和移动电解质,使得在放电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组中的阳极电解质与阴极电解质之间的体积差是2%或更少。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24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55189.2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 H01M8/18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离子嵌入型固体负极的溴-半液流电池。该电池体系具体包括:磷酸钛钠或磷酸钛锂负极、含有钠离子或锂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水溶液构成的负极液、离子交换膜、含有溴离子正极及钠离子或锂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水溶液构成的正极液。本发明在采用高电位Br2/Br-电对做液流电池正极的同时,采用高能量密度的固态水系负极材料磷酸钛钠或磷酸钛锂代替传统液流电池中的液体负极,既保持了溴液流电池电压高、能量功率分开设计、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的优势,同时由于不受溶质浓度限制,负极侧的能量密度大大提高,电池阻抗大大降低,大幅提升了整个电池模块的体积能量密度、质量能量密度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7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70054.2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凯斯西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88 , H01M4/36 , H01M8/20 , Y02E60/528
Abstract: 一种包括采用无源的、箱内电解液复合系统的密封的水相液流电池的电池系统。该复合系统允许在其中氢析出可以作为副反应发生而不必使用任何外部供应的再平衡反应物的电池中的电解液稳定。该系统是无源系统,其不需要控制系统、额外的泵或泵送能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