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749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507582.8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H18/08 , B65H23/032 , B65H1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套管电容屏柔性自动化缠绕机器人,包括送料机械臂、连接板、横向输送机械臂、导轨、支架板、料盘、支架板固定杆,所述导轨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板内侧,两个所述支架板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架板固定杆连接,所述料盘通过支架板固定杆与支架板连接。本发明工艺质量高,复合套管芯棒的缠绕工作受传统人工缠绕方式的影响,其工艺质量因不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而导致工艺质量参差不齐,本发明的复合套管电容屏的柔性自动化缠绕机器人在缠绕过程中进行套管的数据实时采集,对缠绕执行数据进行测绘和后处理的闭环控制,大幅提升半导电带缠绕的工艺质量和缠绕稳定性。适用于复合套管电容屏的缠绕。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1205177.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屏蔽层带料传送装置,包括导带机构、导轨机构和基座旋转机构,所述导带机构包括缠绕引料板、顶块、扁形气管、导向轴承、上限位夹板、切带机构、上弹性夹片、下弹性夹片和弹性夹片固定架;所述切带机构包括切刀固定架和切刀。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能替代现有各类需人工进行缠绕的工作,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规避了人工缠绕工作中与其他设备与人为操作空间交叉,兼具安全性。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替代了人工操作,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复合套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71981.6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机器人缺陷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SDlite‑MobilenetV3轻量级网络、TensorFlow框架、TensorRT技术以及NVIDIA Jetson Nano嵌入式平台,本发明还利用所述系统提供一种缺陷识别方法,所述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机器人缺陷识别方法的目标检测模型采用SSDlite‑MobilenetV3轻量级网络,基于TensorFlow框架完成搭建及训练,采用TensorRT技术实现推理加速,在嵌入式平台NVIDIA Jetson Nano中完成部署,实时推理视频通过视频流方式推送至服务器,实现输电线路目标实时检测,通过本发明,能减少10ms的延迟,提高了运算速度,且没有任何精度损失,在保证了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运算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49780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16866.5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喻明江 , 刘波 , 兰贞波 , 冯万兴 , 隗震 , 黎淑娟 , 吴斌 , 程曦 , 朱金大 , 骆键 , 梁轶峰 , 覃兆宇 , 俞拙非 , 柯艳国 , 朱仲贤 , 王雄奇 , 郑晓琼 , 朱春波 , 于春来 , 左志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可靠性无线供能系统及方法,包括无线取能单元与无线充电平台单元,所述无线取能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器、高频逆变器、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所述电流互感器、整流器、高频逆变器、送电线圈依次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平台单元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蓄电池组,所述受电线圈的输出端分别与蓄电池组的输入端、整流逆变控制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出端与整流逆变控制箱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应用在输电线路上,无人机可以对整条输电线路进行准确巡检,在电量不足时落在杆塔上无线充电平台,通过共振磁耦合技术对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待电量充足时继续巡检。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0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05177.7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屏蔽层带料传送装置,包括导带机构、导轨机构和基座旋转机构,所述导带机构包括缠绕引料板、顶块、扁形气管、导向轴承、上限位夹板、切带机构、上弹性夹片、下弹性夹片和弹性夹片固定架;所述切带机构包括切刀固定架和切刀。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能替代现有各类需人工进行缠绕的工作,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规避了人工缠绕工作中与其他设备与人为操作空间交叉,兼具安全性。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用于自动缠绕的软质带料传送装置替代了人工操作,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复合套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95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00551.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vidiaJetsonNano/XavierNX核心板的扩展板,涉及输电线路移动巡检机器人领域,所述接口扩展板包括:核心板接口电路、电源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风扇控制电路、2路MIPI CSI-2摄像头接口电路、功能按键电路、调试MicroUSB2.0接口电路、USB 3.1 Type-C DFP接口电路、MicroUSB2.0 OTG接口电路、MiniHDMI接口电路、M.2MKey接口电路以及PCIeFFC接口电路。本发明优点在于:同时支持NvidiaJetsonNano/XavierNX核心板,针对输电线路移动巡检机器人优化设计,体积小、接口齐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66518.X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波 , 赵淳 , 冯万兴 , 兰贞波 , 喻明江 , 隗震 , 黎淑娟 , 朱金大 , 骆键 , 梁轶峰 , 覃兆宇 , 俞拙非 , 柯艳国 , 朱仲贤 , 王雄奇 , 郑晓琼 , 朱春波 , 于春来 , 左志平
IPC: B60L5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发射及接收线圈设备,无线充电平台发射线圈包括发射端中心部磁芯骨架和多个发射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发射端中心部磁芯骨架上缠绕有中心绝缘线圈,每个发射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上均缠绕有外侧绝缘线圈,多个发射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均匀分布在发射端中心部磁芯骨架外侧;无线充电平台接收线圈包括接收端中心部磁芯骨架和多个接收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接收端中心部磁芯骨架上缠绕有中心绝缘线圈,每个接收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上均缠绕有外侧绝缘线圈,多个接收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均匀分布在接收端中心部磁芯骨架外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供电方式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0600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66518.X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波 , 赵淳 , 冯万兴 , 兰贞波 , 喻明江 , 隗震 , 黎淑娟 , 朱金大 , 骆键 , 梁轶峰 , 覃兆宇 , 俞拙非 , 柯艳国 , 朱仲贤 , 王雄奇 , 郑晓琼 , 朱春波 , 于春来 , 左志平
IPC: B60L5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发射及接收线圈设备,无线充电平台发射线圈包括发射端中心部磁芯骨架和多个发射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发射端中心部磁芯骨架上缠绕有中心绝缘线圈,每个发射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上均缠绕有外侧绝缘线圈,多个发射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均匀分布在发射端中心部磁芯骨架外侧;无线充电平台接收线圈包括接收端中心部磁芯骨架和多个接收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接收端中心部磁芯骨架上缠绕有中心绝缘线圈,每个接收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上均缠绕有外侧绝缘线圈,多个接收端外侧包围部分磁芯骨架均匀分布在接收端中心部磁芯骨架外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供电方式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600448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361932.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IPC: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布置方法,包括多个救援站点,分别以所述每个救援站点为圆心,以R为救援半径,得到多个圆形的救援区域,所述多个救援区域覆盖整个城市;根据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监控平台的历史数据,统计得到应急救援站点所在救援区域内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数量、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平均每日行驶距离、各车型的电动汽车的千公里故障率。根据上述数据结合各车型的电动汽车每公里平均电耗、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充电里程、单台救援车的电池容量、单台救援车每天工作时间和单台救援车救援一次的所需时间,计算得出电动汽车应急救援站点最小救援车数。本发明包括的各救援站点选址合理,能保证城市的任何地区都在救援站点的救援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41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5245.8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建筑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风电、光伏、储能电池、负荷等初始参数;步骤2:确定场景数Ns,对新能源出力进行抽样;步骤3:判断生成场景数是否达到Ns,若没有,转到步骤2,若生成场景数达到Ns,则转到步骤4;步骤4:设定目标场景的个数N0,计算并对目标场景进行求解;步骤5:输出最终计算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将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集成在一起应用于低碳建筑,通过能量控制系统与上级电网的交换功率以及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实现系统并网运行的弃电量与削负荷量之和最小,以实现建筑低碳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