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940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43615.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用项集并行挖掘算法。该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利用可更新的效用表完成对项集事务加权效用的计算,使用事务项效用表和事务序号效用表来获取效用计算过程中所需的事务序号和事务效用,完成高效用项集的计算。通过数据预处理将水平形式的数据集转换为垂直形式的数据集,存储至效用表中,完成事务项的事务加权效用的计算,筛选得到高效用频繁1‑项集。对高效用频繁1‑项集进行求交集操作,得到候选2‑项集,根据计算后的事务加权效用和最小效用阈值筛选得到高效用频繁2‑项集。在高效用频繁k(k>2)‑项集的计算过程中,先获得候选k‑项集,结合效用表计算并筛选得到高效用频繁k‑项集。
-
公开(公告)号:CN11363578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929275.3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端口DC/DC变换器的混合动力汽车供电系统,属于电动汽车供电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将面临无法充电,放电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三端口DC/DC变换器、动力电池、电池加热膜、燃料电池Uin和变换器控制电路;三端口DC/DC变换器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电池加热膜的供电端、燃料电池的电源端和驱动电机控制器的供电端;变换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三端口DC/DC变换器中开关管的开关,使三端口DC/DC变换器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所述电池加热膜设置在动力电池的外侧,用于为动力电池加热;本发明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7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499338.2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为高能效铣刀后刀面瞬时摩擦能耗分布特性的识别方法,属于铣刀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针对高能效铣刀在铣削过程中,刀齿后刀面摩擦区域内摩擦速度及其能耗分布规律具有不确定性所提出。本发明包括高能效铣刀后刀面摩擦边界表征方法、高能效铣刀后刀面瞬时摩擦边界特征点识别方法、高能效铣刀后刀面摩擦能耗分布函数构建方法和高能效铣刀后刀面摩擦能耗分布特性及演变特性识别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高能效铣刀刀齿后刀面摩擦能耗演变特性识别方法,可以充分考虑长时程切削条件下,铣刀刀齿后刀面摩擦能耗及其分布规律对时间的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9975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43992.2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10L21/0208 , G10L21/0232 , G10L25/30 , G06N3/08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联合耳蜗语音特征和跳变深层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算法,采用MMSE为前端的改进MRCG语音特征,通过比较不同特征作为网络输入的语音增强效果;分析DNN与Skip-DNN滤除“音乐噪声”的能力,建立了联合改进MRCG和Skip-DNN的语音增强模型,由实验可知,联合改进MRCG和Skip-DNN的语音增强模型比MRACC与MRCG增强效果好;同时,在低信噪比与非平稳背景噪声环境中,Skip-DNN滤除了部分“音乐噪声”,很好的拟合了改进MRCG与IRM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中语音增强效果,获得更清晰的语音特征,可有效提高语音可懂度和语音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99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099898.7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E02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铲爪可调式液压碎桩机装置,属于地基施工领域,用于解决地基施工中拆除桩体效果不理想,效率低,工作量大的问题。装置采用中心对称结构,包括吊耳1、油缸上销轴2、油缸3、油缸下销轴4、铲爪5、动臂调节销6、动臂7、动臂销轴8、基座9,吊耳1焊接在基座9上,油缸缸筒通过油缸上销轴2连接到基座9,油缸活塞杆通过油缸下销轴4连接到动臂7,动臂7通过动臂销轴8连接到基座9,铲爪5通过动臂调节销6连接到动臂7,并且4个铲爪都指向桩体中心。该装置与吊车配合使用,吊车油管与油缸3相连,油缸3为装置提供动力,油缸带动动臂7和铲爪5对桩体进行挤压动作,并通过液压管路的并联连接实现动作同步,同一截面受到4个方向对桩体的同时挤压,达到了对桩体拆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0791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234115.1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主偏角可调的高速复合车刀,包括刀杆1、可调凹台2、双头螺钉3、前垫片4、前刀片5、前压板6、前螺栓7、后垫片8、后刀片9、后压板10、后螺栓11,在刀杆1前端,利用双头螺钉3将可调凹台2紧固在刀杆1上,前刀片5在上,前垫片4在下,叠加放置于可调凹台2内,利用前压板6将前刀片5固定在刀杆1上,前螺栓7与前压板6相连提供压紧力,在刀杆1中部,后刀片9在上,后垫片8在下,叠加放置于刀杆1中部,利用后压板10将后刀片9固定在刀杆1上,后螺栓11与后压板10相连提供压紧力,它改善了车刀一次进给不能实现大背吃刀量的缺点,并且解决了一把车刀不能改变多种主偏角的缺陷,能够实现刀片快速装夹,结构简单合理,提高了机械加工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72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72329.6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进ARIMA‑GRNN模型与诺莫图的临床输血量预测及分析方法,为医疗机构不同科室及血站的血液储备提供数据参考,属于时间序列预测领域。本发明包括:基于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建立适合医疗机构的输血量预测ARIMA‑GRNN模型,根据医疗机构的用血量数据在训练过程中获取模型的最优参数,并基于Logistic模型利用R语言绘制诺莫图(Nomogram),量化分析各因子对临床输血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建立的血液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医疗机构不同科室及血站的血液储备提供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61081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912903.7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N21/88 , G01N21/95 , G01N23/2251 , G06T7/00
Abstract: 超声振动磨削光学玻璃亚表面裂纹形式判别与影响因素的权重解算方法,属于光学玻璃亚表面损伤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一、进行超声振动磨削光学玻璃亚表面微裂纹形式的判别;二、对光学玻璃亚表面微裂纹数量分布进行统计;三、对光学玻璃亚表面微裂纹数量分布敏感性进行识别;四、进行工艺参数对亚表面微裂纹最大深度影响权重的解算。本发明能够准确有效地根据裂纹扩展方向,偏转次数等参数,判别出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中的亚表面微裂纹形式,正确统计其形式和数量的分布特性,有效识别亚表面微裂纹数量的分布对不同工艺参数的敏感性,进而解算出亚表面微裂纹对于各工艺参数的权重,最终实现基于裂纹形式敏感性的亚表面裂纹最大深度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357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9275.3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端口DC/DC变换器的混合动力汽车供电系统,属于电动汽车供电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将面临无法充电,放电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三端口DC/DC变换器、动力电池、电池加热膜、燃料电池Uin和变换器控制电路;三端口DC/DC变换器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电池加热膜的供电端、燃料电池的电源端和驱动电机控制器的供电端;变换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三端口DC/DC变换器中开关管的开关,使三端口DC/DC变换器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所述电池加热膜设置在动力电池的外侧,用于为动力电池加热;本发明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01427.3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线追踪的室内WiFi指纹地图构建方法,包括针对目标室内环境进行建模仿真,使用光线追踪模拟算法,模拟WiFi信号在室内环境中的传播,构建室内WiFi指纹模拟地图;利用机器人采集WiFi信息,将采集到的WiFi稀疏真实值使用卡尔曼滤波器处理,去除噪声,再利用高斯过程回归算法,对WiFi指纹模拟地图进行矫正。本发明通过使用光线追踪模拟算法,模拟WiFi信号在室内环境中的传播,不仅极大的减少了WiFi指纹地图构建的人力、物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室内环境中WiFi指纹地图构建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