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镦挤制备高强镁或镁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640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400024.4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镦挤制备高强镁或镁合金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镦挤制备高强镁或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将镁或镁合金坯料放入模具中依次进行的镦粗步骤和挤压步骤。本发明通过镦粗压缩类应变与挤压伸长类应变合理结合的镦挤成形,极大削弱传统镁或镁合金棒材、管材、型材、板材等加工材的强基面织构,并结合变形温度调控,实现组织充分细化,根本消除镁或镁合金加工材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使其具有高拉伸屈服强度、高压缩屈服强度及高对称疲劳强度,同时具有优异的二次成形性,适于镁或镁合金加工材及其轻体结构件在各类动载荷及多向载荷等复杂受力工况下的稳定服役。

    一种异型内腔复合材料筒形件原位随形加热均质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5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82210.X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异型内腔复合材料筒形件原位随形加热均质成形方法,碳纤维预浸料及补热胶膜复合铺层设计;加热与补热胶膜制备;碳纤维预浸料与补热胶膜的复合铺放;加热膜与金属外模复合;固化反应;脱模,机加工。本发明提供的异型内腔复合材料筒形件原位随形加热均质成形方法,采用复合材料筒形件原位随形加热均质成形技术,探索变厚度下加热膜与补热胶膜协同控制的均热温度场与压力场耦合作用下的成型机理,形成宏观多尺度温度梯度一体成形技术,实现了大尺寸复杂筒形件产品的均质化、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制造,满足产品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并达成应用,提升复合材料高端制品在国防领域中的竞争力。

    一种高塑性钛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81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619408.1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塑性钛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高塑性钛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球磨混粉:将TiB2粉末和TA15颗粒球磨,使TiB2粉末包覆在TA15颗粒的表层,得到TA15/TiB2核壳结构的初步粉体I;将TiB2粉末和TA2颗粒球磨,使TiB2粉末包覆在TA2颗粒的表层,得到TA2/TiB2核壳结构的初步粉体II;2)将初步粉体I和初步粉体II混合,置于模具中,惰性气体保护,热压烧结,保温,保压,冷却,得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高塑性钛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提高了钛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一种柔性调控镁或镁合金织构的挤压加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1526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86091.2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调控镁或镁合金织构的挤压加工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方法,首先设计一系列型腔结构不同的导流槽以及型腔架构不同的定径带,所述导流槽和定径带可通过定位柱实现任意组装匹配;根据镁或镁合金终端产品的织构需求设计挤压过程应变路径,以此应变路径选择相应的导流槽和定径带组装成挤压加工装置;最后进行挤压加工。本发明方法实现了挤压过程中镁或镁合金织构的柔性调控。本发明将挤压加工装置设计成可以任意组装的,导流槽和定径带的组装形式柔性多样,易于加载不同的应变路径,可使镁或镁合金在不同应变路径下完成挤压变形,从而实现镁或镁合金织构的柔性调控。

    一种钛基复合材料控制晶须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895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02565.5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钛基复合材料控制晶须特征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钛基复合材料控制晶须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锻造:1)初步混合粉体的制备,2)复合坯料的制备,3)单向锻造或多向锻造,得具有不同晶须特征的钛基复合材料;所得钛基复合材料:基体为纯钛或钛合金,其锻后晶粒尺寸细化至20μm以下,晶须增强体为TiB或TiC,其形态为细长棒状,直径约0.2~4μm,长径比4~20,抗拉强度为1100~1450MPa;晶须分布特征为沿锻后基体颗粒边缘的空间非均匀分布,随基体形态的改变而变,且晶须自身长轴方向与变形过程有关。

    一种镁及镁合金丝材挤压Y型拉拔复合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335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717074.6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镁及镁合金丝材挤压Y型拉拔复合成形方法,将镁合金铸锭固溶处理,水淬后防止第二相析出。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卧式挤压机中进行热挤压,挤压成直径3mm的丝材;然后将挤压丝材继续加热,保温一定时间,转移到Y型拉拔模具中,进行拉拔。本发明提供的镁合金丝材挤压‑Y型拉拔复合成形方法,使镁合金棒材首先在高温下发生剧烈塑性变形,得到3mm细晶镁合金丝材,然后对3mm丝材进行降温多道次Y型拉拔,解决了镁合金丝材的成形技术难题,实现不同成分的镁合金丝材的精密成形。

    一种可时效强化镁合金强韧化处理及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874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83847.8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时效强化镁合金强韧化处理及制备工艺,准备镁合金材料(如:WE43/WE54/ZM6等)、普通高温炉、时效炉、高倍光学显微镜;对镁合金材料进行室温冷变形;对镁合金材料进行均匀化固溶处理;对均匀化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水淬至室温;对室温冷变形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进行大变形量的热塑性变形;热变形后,将镁合金材料水淬至室温循环水中;最后将镁合金材料进行双阶调控热处理。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韧镁合金制备工艺,适用于各种尺寸的镁合金产品,将细晶强化与弥散强化结合,提高了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以WE43稀土镁合金为例:采用此发明不仅提高了其强度,又能增加其塑性,获得了抗拉强度430‑470MPa,延伸率10%‑15%的优良性能。

    一种钛基复合材料控制晶须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1895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402565.5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钛基复合材料控制晶须特征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钛基复合材料控制晶须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锻造:1)初步混合粉体的制备,2)复合坯料的制备,3)单向锻造或多向锻造,得具有不同晶须特征的钛基复合材料;所得钛基复合材料:基体为纯钛或钛合金,其锻后晶粒尺寸细化至20μm以下,晶须增强体为TiB或TiC,其形态为细长棒状,直径约0.2~4μm,长径比4~20,抗拉强度为1100~1450MPa;晶须分布特征为沿锻后基体颗粒边缘的空间非均匀分布,随基体形态的改变而变,且晶须自身长轴方向与变形过程有关。

    热处理管式炉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8788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519109.0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热处理管式炉,包括加热件、炉管、第一支撑、驱动装置、载物容器、第二支撑、轴承、第一组磁铁和第二组磁铁;炉管与加热件连接;第一支撑固定在安装基础上,且与轴承外圈固定相连;轴承内圈套设在炉管上,且与炉管外壁之间存在间隙;第一组磁铁分布内圈的周向上;驱动装置与内圈相连以驱动内圈绕炉管转动;载物容器通过第二支撑设在炉管内,且载物容器的内腔与炉管内腔相通;第二支撑与炉管内壁相连的部位设有滚轮;第二组磁铁与第二支撑相连,且沿着炉管内壁的周向分布;第二组磁铁与第一组磁铁相对分布,且极性相异。上述方案能解决由于操作人员翻炒导致待处理物与空气接触,进而使得热处理无法在设定环境进行的问题。

    一种可时效强化镁合金强韧化处理及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874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583847.8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时效强化镁合金强韧化处理及制备工艺,准备镁合金材料(如:WE43/WE54/ZM6等)、普通高温炉、时效炉、高倍光学显微镜;对镁合金材料进行室温冷变形;对镁合金材料进行均匀化固溶处理;对均匀化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水淬至室温;对室温冷变形处理后的镁合金材料,进行大变形量的热塑性变形;热变形后,将镁合金材料水淬至室温循环水中;最后将镁合金材料进行双阶调控热处理。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韧镁合金制备工艺,适用于各种尺寸的镁合金产品,将细晶强化与弥散强化结合,提高了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以WE43稀土镁合金为例:采用此发明不仅提高了其强度,又能增加其塑性,获得了抗拉强度430‑470MPa,延伸率10%‑15%的优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