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1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01771.X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航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蜻蜓翼TiAl叶片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根据粉末材料成分不同区别分为硬相备用粉料、微硬相备用粉料、软相备用粉料,并按蜻蜓翼空间分区分层依次对应排列放置,再经热压烧结得到仿蜻蜓翼TiAl叶片,尤其使用于叶片;在陶瓷颗粒起到细晶强化作用的同时,用不同刚度、不同韧性的材料在仿生蜻蜓翼分级空间构型下协同增强,最大限度的阻碍位错滑移并阻止裂纹扩散,最终得到一种致密轻质高强的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15959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33244.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C25/04 , B64F5/10 , B64F5/00 , G16C60/00 , B22F10/28 , B22F5/00 , B22F9/08 , C22C32/00 , C22C14/00 , C22C21/00 , B33Y10/00 , B33Y8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起落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啄木鸟头骨结构的减震起落架及制备方法,所述减震起落架主体由TiAl合金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减震起落架由外到内依次包含强度层、缓冲层及韧性层;所述强度层仿照啄木鸟头骨的舌骨层;所述缓冲层仿照啄木鸟头骨的松质骨层;所述韧性层仿照啄木鸟头骨的脑脊液层。本发明仿照啄木鸟头骨结构制备出来的起落架,具有优异的减震抗冲击能力;本发明采用激光选择性熔化技术(SLM)来制备起落架,减少了起落架内连接件的数量,省去不必要的装配步骤,减低了装配误差;材料与零件一体化成型,免去繁琐的制备步骤以及加工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733288.4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64 , B22F10/66 , B22F3/14 , B22F7/06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2C14/00 , C22C32/00 , B22F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仿鱼鳍高强高韧航空壳体、航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是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打印Ni基高温合金框架结构作为支鳍骨鳍条结构,将Ti‑Al‑NMe体系的混合粉末填入增材制造Ni基高温合金框架中,采用快速热压烧结层压技术,最终制得一种高强高韧的仿鱼鳍航空材料。本发明通过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和热压烧结技术结合,仿鱼鳍结构和鳍骨的生长方式,使得所得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韧性、强抗冲击能力和强抗疲劳性能,为航空应用领域提供了新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27695.3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航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质结构航空薄板及制备方法;所述异质结构航空薄板包括:金属多孔框架,金属多孔框架呈圆形结构,金属多孔框架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填充孔、多个第二填充孔以及多个第三填充孔;第一填充孔呈圆形结构均匀分布在金属多孔框架中心位置,第三填充孔呈环形结构均匀分布在金属多孔框架边沿位置,第二填充孔均匀分布在第一填充孔所处的圆形区域和第三填充孔所处的环形区域之间;第一填充孔、第二填充孔以及第三填充孔内均浇铸有异质金属填料。本发明采用孔隙密度梯度分布的框架结构,使异质结构航空薄板的局部强度增加,应力分布更均匀,使得该异质结构航空薄板具有显著的抗弯、抗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33288.4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64 , B22F10/66 , B22F3/14 , B22F7/06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2C14/00 , C22C32/00 , B22F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仿鱼鳍高强高韧航空壳体、航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是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打印Ni基高温合金框架结构作为支鳍骨鳍条结构,将Ti‑Al‑NMe体系的混合粉末填入增材制造Ni基高温合金框架中,采用快速热压烧结层压技术,最终制得一种高强高韧的仿鱼鳍航空材料。本发明通过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和热压烧结技术结合,仿鱼鳍结构和鳍骨的生长方式,使得所得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韧性、强抗冲击能力和强抗疲劳性能,为航空应用领域提供了新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69482.6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敏耦合仿生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应变传感器领域。具体方法是通过耦合仿生节肢动物裂缝感受器和向日葵花籽螺旋式生长发散规律,设计耦合仿生应变传感器结构,运用复制转移法制备带有微纳米耦合仿生裂缝阵列的柔弹性衬底,并进行离子溅射镀一层纳米银膜,得到沉积在柔弹性衬底和微纳米耦合仿生裂缝阵列上的电阻层。最后在电阻层表面封装铜导线电极,得到一种耦合仿生应变传感器,不仅具有超高灵敏度,而且耐久性好,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迅速,结构简单,各方面性能俱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658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86479.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失效模具高抗热激光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Al粉、Ti粉和B4C放入球磨机中混合得到混合粉料,用铝箔包覆,通过预压、真空烧结得到TiC+TiB2/Al中间合金;S2、将报废模具放入电炉中重熔,将切好的TiC+TiB2/Al中间合金加入电炉得到钢液,将钢液匀速注入到钢包内,纳米TiC+TiB2颗粒随钢液沸腾而分散于钢液中,Al生成铝的氧化物漂浮在钢液上方,将钢液浇筑到砂型膜具,得到纳米颗粒强化钢;S3、将纳米颗粒强化钢加热开轧,精轧4‑6个道次吐丝,吐丝后收集丝材,将丝材加热、退火处理得到微量纳米颗粒强化模具钢丝材;S4、对受损模具进行预处理,然后激光修复,得到模具修复胚体;对胚体精加工,获得修复模具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7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07758.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陶瓷颗粒混杂制备高弹性模量高强度铝合金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Al‑Ti‑B4C‑BN体系原位内生陶瓷颗粒强化剂的制备;(2)SiC陶瓷颗粒的预处理;(3)多种颗粒复合强化Al‑Si‑Mg合金;(4)强化后的Al‑Si‑Mg合金的浇铸成型及热处理。本发明方法中,直接加入的微米尺寸SiC陶瓷颗粒,可以显著增加铝合金的刚度与弹性模量。多相混杂的陶瓷颗粒可以通过晶粒细化强化、奥罗万强化、析出相强化等不同方式协同作用,进一步强化铝合金,且陶瓷颗粒的分散效果更好,强化过程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批量化生产,实用价值和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9576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607766.0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熔体内原位多相混杂尺度陶瓷强化Al-Zn-Mg-Cu铝合金,所述熔体内原位多相混杂尺度陶瓷强化Al-Zn-Mg-Cu铝合金的化学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Zn:5.1wt.%-6.1wt.%;Mg:2.1wt.%-2.9wt.%;Cu:1.2wt.%-2.0wt.%;Si:0wt.%-0.40wt.%;Fe:0wt.%-0.50wt.%;Mn:0wt.%-0.30wt.%;Ti:0wt.%-0.20wt.%;Cr:0.18wt.%-0.28wt.%;TiCN、TiB2和AlN:0.05wt.%-0.4wt.%;余量为Al。本发明还公开了熔体内原位多相混杂尺度陶瓷强化Al-Zn-Mg-Cu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在合金熔体中原位自蔓燃反应均匀分散多相微纳米混杂尺寸TiCN、TiB2和AlN陶瓷颗粒,并优化了TiCN、TiB2和AlN陶瓷颗粒的含量,提高了铝合金的强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608130.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尺度陶瓷颗粒混杂高弹性模量高强度铝合金,所述多尺度陶瓷颗粒混杂高弹性模量高强度铝合金的化学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6.5%-10wt.%;Mg:0.3-0.7wt.%;SiC:2-8wt.%;TiCN、AlN和TiB2:0.1-0.6wt.%;余量为Al。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尺度陶瓷颗粒混杂高弹性模量高强度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将Al粉、Ti粉以及BN和B4C粉烧结原位内生纳米尺寸的TiCN颗粒、亚微米尺寸的TiB2与AlN颗粒并外加微米SiC陶瓷颗粒制备高弹性模量高强度铝合金,并优化了TiCN、AlN和TiB2颗粒以及SiC颗粒的含量,实现在铝基体中纳米尺寸陶瓷颗粒和微米尺寸陶瓷颗粒的叠加效应,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