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6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60396.4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高分子聚合物‑碳化钛复合物的柔性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激光直接在聚酰亚胺PI柔性衬底上雕刻形成激光诱导石墨烯叉指电极;2)制备由氧化石墨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和碳化钛组成的GO/PEDOT:PSS/Ti3C2TX湿敏材料;3)将湿敏材料涂覆在石墨烯电极上,完成柔性湿度传感器的制作,本发明的传感器其卓越的柔韧性使其能够轻松附着在口罩或人体皮肤等不规则表面上,其次,传感器展现出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宽广的线性检测范围,以及稳定的电容和电阻响应,灵敏度高。该传感器不仅能有效检测人体呼吸情况,还能进行手指非接触式交互测试,广泛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和非接触式人机交互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734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2330.5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触觉传感阵列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每个传感单元的表面进行建模,并离散化为M行N列的刚性接触面网格;根据柔性传感阵列材料和接触物体的参数,计算有效弹性模量;将接触物体几何形状通过各个弹簧的压缩长度进行表示;基于压缩长度与傅里叶转换关系得到物体的一维等效轮廓;基于一维等效轮廓和有效弹性模量得到等效于三维接触下的接触力;引入二维高斯扩散函数来处理每个单元的数据,计算法向接触力;基于法向接触力通过机器人传感阵列为机器人提供力反馈。本发明通过精简的建模和计算流程,能够模拟柔性传感器与软硬物体的接触,且易于集成到多体系统动力学机器人仿真平台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09703.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软壁内腔的可变焦液体透镜,主体包括软壁内腔、若干套筒及外壳,软壁内腔具有软质弹性腔壁,腔壁在通光方向上分别与所述套筒一端相连,套筒另端由透明体封包,三者封闭空间作为透镜腔,在透镜腔内存储具有不同折射率、互不相溶的若干流体作为透镜材料,若干套筒固定在外壳上,每个套筒侧端设有与若干流体对应的注液装置,注液装置连接流体驱动装置,通过注液装置改变透镜腔内液体压强,驱动软壁弹性内腔在垂直于通光方向发生弹性形变,调节通光方向流体接触界面在软壁内腔表面的三相接触角大小,改变接触界面形状,调节焦距。本发明避免了光学工作界面为弹性膜的透光率、膜层加工工艺等问题,工艺简单,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21120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695158.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螺钉识别与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系统标定部分、目标螺钉识别部分以及目标螺钉定位部分,所述系统标定部分包括双目相机的标定、双目手眼相机、激光系统的标定以及机械臂与双目相机手眼关系标定;目标螺钉识别部分采用双目相机拍摄获取目标所在区域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从背景中分割并提取目标,结合螺钉头的特征信息,从分割的目标中有效地识别出所需螺钉;目标螺钉定位部分计算双目相机识别出的螺钉的二维像素坐标信息,通过双目相机的像素坐标计算出目标螺钉三维空间位置,完成目标螺钉三维位置信息的确定。该系统根据双目手眼相机识别目标内六角螺钉的二维位置信息,以此作为机械臂机构的输入,控制机械臂末端来瞄准目标螺钉,完成目标螺钉三维位置信息的确定。
-
-
公开(公告)号:CN10831901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30257.1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束调相调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通过微流道相互连接的功能内芯及驱动内芯,所述功能内芯与对称设置左、右盖片形成由调相腔及调向腔构成的功能腔,所述调相腔及调向腔内分别放置有互不相溶且折射率各异的三种液体材料,并通过液体材料分别组合构成调相液柱及调向液柱,本发明通过在驱动内芯左侧施加压力,改变第一、二液体在驱动腔内的填充比例,改变从左至右传播的光束相位差,完成调相;并通过控制调向腔内四块导电材料电极的电压,控制光束从左至右传播的方向,实现平面二维可调,完成调向。本发明组合调相及调向功能在同一装置中,解决了光学综合孔径共相难的问题,使其共相过程简化、减小共相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78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14115.4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38 , H04L25/03305 , H04L25/0391 , H04L2025/03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分簇的多层MIMO无线传感器网络盲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两层MIMO,第一层为Sink节点负责的至少两个区域的智能传感器节点构成的MIMO,通过基于二阶统计量的盲检测实现了分层WSN中多区域MIMO信道中的信号恢复;第二层为Sink节点间的多跳构成的MIMO,结合基于混沌初始化的正反馈Hopfield神经网络CPFHNN盲检测算法,并引入信号空间删除法和连续信号干扰法来分离多发送天线的数据,进行Sink节点间的MIMO信道的信号检测,本发明方法提高了簇内传输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有效的减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74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96003.8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控变焦透镜变焦时间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变焦透镜、电控变焦透镜驱动模块、激光器、空间滤波和扩束模块、分光模块、光电探测器、差分放大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电控变焦透镜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变焦透镜,所述激光器、空间滤波和扩束模块、分光模块、变焦透镜以及光电探测器前后依次设置,其中变焦透镜设置在分光模块的探测光出射端,光电探测器与差分放大器相连接,差分放大器和电控变焦透镜驱动模块均与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相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该检测装置进行电控变焦透镜变焦时间的检测方法,能够自动检测变焦透镜的变焦时间,且一次性测量正变焦和逆变焦的时间,具有操作简单、测试精度和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93148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049070.2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利用变焦透镜边沿顶角可调的可变光衰减器以精密套管(1)为主体,精密套管(1)位于左连接器管脚(2)和右连接器管脚(12)之间并与左连接器管脚(2)和右连接器管脚(12)相连接,出射光纤准直器(9)的一端从外部穿过左连接器管脚(2)位于精密套管(1)内的空腔中,接收光纤准直器(10)的一端从外部穿过右连接器管脚(12)位于精密套管(1)内的空腔中,精密套管(1)内的空腔中设有顶角可调的棱镜,形成具有“出射光纤准直器(9)+顶角可调的棱镜+接收光纤准直器(10)”的结构;此时形成顶角可调的棱镜效应,使出射光纤准直器发出的光偏离接收光纤准直器最佳接收位置,进而实现光纤准直器耦合光强的调控,达到光的衰减控制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