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间断格毯状苗的育插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24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89070.7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间断格毯状苗的育插秧装置及方法,所述育插秧装置包括间断格育秧盘以及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其中,所述间断格育秧盘包括盘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盘体上且向上凸起的间断格横条;所述盘体用于育苗形成间断格毯状苗,所述间断格毯状苗底部在与间断格横条对应位置处会形成间断格凹槽,所述间断格凹槽与间断格横条相互匹配;所述插秧机纵向送秧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与所述间断格凹槽相互匹配。该育插秧装置不仅提高了间断格毯状苗的送秧精度,还能保证低播量间断格毯状苗的成毯质量,使得间断格毯状苗适用于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

    一种小粒径种子自动化穴盘育苗智能播种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18870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66601.1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粒径种子自动化穴盘育苗智能播种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穴盘往前移动的送盘装置、底土铺放装置、智能播种器、表土铺放装置以及淋水装置;沿着穴盘的移动方向,所述底土铺放装置、智能播种器、表土铺放装置以及淋水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送盘装置上;所述智能播种器包括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补种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以及补种机构连接。本发明实现对穴盘进行连续式的底土铺放、智能播种、表土覆盖以及淋水工序,从而实现穴盘育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满足当前工厂化育秧栽培的作业要求。

    基于机器视觉的超级杂交稻穴播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9243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410568497.7

    申请日:201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级杂交稻秧盘秧穴播种量检测方法及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计算机及红外光电传感模块;当红外光电传感模块检测播种后的水稻秧盘随传送带到达拍摄区域时,向计算机输出电平信号,计算机控制摄像头拍摄秧盘图像;计算机对秧盘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用投影法定位秧盘检测区域和秧穴,提取连通区域及其形状特征参数,对形状特征参数的主成分进行分析以降维,建立种子连通区域颗粒数检测的BP神经网络,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检测秧盘的播种量。本发明依据种子连通区域的形状特征结合BP神经网络检测秧穴播种量,按“穴粒数”检测思想,实现播种量的精确检测,为超级杂交稻精密育秧恒量播种装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公开(公告)号:CN11188697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660815.8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包括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补种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播种机构包括种箱、滚筒、释压组件以及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滚筒上设有多组吸种孔;所述种箱设置在滚筒的一侧;机架上设有清种片,该清种片设置在种箱的前方;所述释压组件包括释压件以及连接件;所述漏播检测机构包括多组检测传感器,多组检测传感器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所述补种机构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后方,所述补种机构包括多个吸取件、补种箱以及驱动多个吸取件在补种箱与补播工位之间运动的补种上料驱动机构。本发明智能化程度高,有效确保穴盘一穴一粒播种效果,有利于实现精量播种。

    一种高效自动化水稻穴盘育秧精密播种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0337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586837.1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自动化水稻穴盘育秧精密播种生产线,由钢丝链条送盘机构、底土铺放装置、底土压实装置、智能双充种型孔滚筒播种装置、表土铺放装置、电控箱、动力电机、集土斗、接种槽、穴盘嵌放装置、自动叠盘装置及机架组成,本发明可一次性对软塑钵体秧盘完成同步定位输送、底土铺放与压实、精密播种、表土覆盖、嵌入硬托盘及自动堆垛的工序,利用底土压实装置对穴盘底土压实增加了底土量,有利于后期秧苗栽插作业,基于检测控制技术,研发含充种性能检测系统的智能精密播种装置实现杂交稻1‑3粒/穴播种,配套穴盘嵌放与自动叠盘装置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本发明功能齐全,配套软塑钵体秧盘作业,满足当前水稻轻简化栽培作业要求。

    一种基于梯度直方图特征的作物倒伏分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7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22979.1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直方图特征的作物倒伏分级方法,包括:S1,获取待检测大田作物冠层的RGB彩色图像;S2,用拼接软件对RGB彩色图像进行快速拼接,形成整个大田的二维正交拼接图像;S3,对二维正交拼接图像进行区域分割;S4,提取区域冠层彩色图像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S5,将所述梯度直方图HOG特征输入预先构建并训练好的基于SVM支持向量机的作物倒伏分级评价模型,输出作物倒伏级数。本发明通过将待检测大田作物划分为区域,每个区域提取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并输入构建的作物倒伏分级评价模型,模型即可输出作物倒伏级数,最后生成整个大田的倒伏程度的分布图。

    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漏插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255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66644.X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漏插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图像采集模块对秧田彩色图像进行采集,并传送至图像处理分析模块;(2)图像处理分析模块对秧田彩色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优化的秧苗二值图像,获取秧苗连通区域;(3)利用像素投影法累加优化后的秧苗二值图像每行及每列的白色像素值,确定所期望目标区域的左右边界及上下边界,将优化后的秧苗二值图像切分为多个目标区域单元;(4)图像处理分析模块连续处理多幅图像后,统计空白目标区域单元数量以及所有目标区域单元数量;(5)计算空白目标区域单元数量占所有目标区域单元数量的比例,得到漏插率。本发明实现对水稻插秧机漏插率的精准检测,检测效果好、速度快及成本低。

    一种智能双充种型孔滚筒水稻精密播种装置和播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327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86504.9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双充种型孔滚筒水稻精密播种装置,由种箱、双充种式供种机构、型孔滚筒、充种质量监测反馈系统、清种轮、同步护种橡胶带、钢丝推种机构、电磁直振器及心轴组成,双充种式供种机构由叠式导种板构成的第一充种机构和振流式V型槽板构成的第二充种机构组成,充种质量监测反馈系统由检测传感器、安装架及控制模块组成,检测传感器安装成对射形式,控制模块与电磁直振器相连,通过检测“空穴”信号控制电磁直振器启停,钢丝推种机构位于型孔滚筒内部,播种过程依次为一次填充、监测反馈、二次补充、清种、护种和投种,本发明有效解决传统滚筒播种器作业时稻种在充种室内流动性差、充种可靠性低及型孔易堵塞等问题,具有实用价值。

    一种杂交稻低播量精密条播育秧壮苗成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06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09022.9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育秧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杂交稻低播量精密条播育秧壮苗成毯方法。本发明秉着杂交稻适度低播量、优化秧苗素质提高单产的理念,集成应用精密条播技术提高播种均匀性、叠盘暗出苗技术促芽和旱育化控技术控苗优化秧苗素质的思路,提出适合杂交稻机械化精准栽插的毯状苗育秧方法,包括精密播种和秧苗素质调控两个阶段,具体为精选杂交稻种子;优配营养土;低播量精密条播;叠盘暗出苗技术促芽;旱育化控技术控苗。本发明使用低播量精密条播,有效提高了播种均匀性,降低机插时的漏插率和伤秧率;使用叠盘暗出苗和旱育化控技术,实现低播量成毯,延长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出秧苗素质高、成毯性好、适合机械精准栽插的毯状健壮秧苗。

    一种检测形变秧盘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5392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49331.2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形变秧盘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秧盘的扭翘度;检测秧盘的弯曲变形度;检测秧盘的破裂长度;若所述扭翘度、弯曲变形度和破裂长度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则所述秧盘为形变秧盘;其中,扭翘度是指秧盘盘底的角远离水平基准面的变形程度;弯曲变形度是指秧盘的宽度相对于标准秧盘宽度的变形程度;破裂长度是指秧盘上最大的裂缝长度。通过对秧盘扭翘度、弯曲变形度和破裂长度的综合检测,能客观准确的判断出秧盘是否为形变秧盘,并针对形变秧盘给出了具体的等级评价标准,有效的提高了精密育秧播种生产线的机械可靠性,同时为后续育秧生产线中对变形秧盘自动化识别检测、剔除系统的设计奠定研究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