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84337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275084.X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291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识别蛋白质的纸基双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血晶素复合物固定在滤纸材料表面以及滤纸表面制备双印迹材料。该纸基双印迹材料用于蛋白质的选择性识别和定量检测。该纸基双印迹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容易回收以及对蛋白质特异性识别的特性,特别是其具备了良好的显色、保水和亲水特性,实现蛋白质大分子的快速、高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22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81539.X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403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化学需氧量的电化学传感器探头,由铂盘电极和位于该铂盘电极之铂盘(1)裸露面的铂纳米敏感膜构成,所述的铂纳米敏感膜是将氯铂酸(H2PtCl6)还原电镀沉积于铂盘(1)裸露面形成的由铂纳米颗粒构成的铂纳米敏感膜。与现有的重铬酸钾国标法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实用性强、抗氯离子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克服了现有重铬酸钾国标法所具有的操作复杂、耗时和具有一定环境污染性等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00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69952.2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2030/025 , G01N2030/0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气流吹扫式微注射萃取器联合气相色谱检测土壤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本发明使用气流吹扫式微注射器直接萃取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优化了该仪器的萃取溶剂、氮气流速、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各项参数,确定了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溶剂为正己烷/丙酮(1:1,V:V),氮气流速2mL/min,加热温度280℃,冷凝温度‑4℃,萃取时间4min。同时结合气相色谱对方法的检出限、标准曲线、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等效能指标进行评价,并对实际样本进行检测。该方法萃取时间短、所需样品少,具有快速、简便、自动化的特点,能满足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批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49237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39721.7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23 , B01J20/28009 , B01J20/3204 , B01J2220/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涉及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选择性识别全氟化合物的高吸附容量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吸附剂识别机制单一或选择性不理想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以亲水基团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为基底,“一步法”合成由全氟辛基和胺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易于操作。材料对全氟化合物的识别基于氟氟相互作用和静电吸引,显著提高了其对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吸附容量;制备得到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表面吸附赋予了材料快速的吸附动力特征,加之材料良好的磁响应性,必将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279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11232.6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1J20/286 , B01J20/26 , B01J20/32 , C12N9/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磁响应性和极高吸附容量的溶菌酶分子印迹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它是以溶菌酶为模板分子,在适合的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其表面包被了SiO2并进行了巯基和丙烯酰氧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模板聚合反应,在洗去模板分子后即得到具有磁响应性和极高吸附容量的溶菌酶分子印迹纳米粒子,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溶菌酶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具有吸附容量高、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特异性吸附强、物理和化学稳定性高、可反复回收利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8718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11444576.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333 , G01N27/36 , G01N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33 , G01N27/26 , G01N27/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及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化学聚合分子印迹仿生电化学探头、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的电化学探头由玻碳电极和位于该电极玻碳表面的电化学聚合分子印迹膜构成,所述的电化学聚合分子印迹膜为首先由多巴胺和四溴双酚A通过循环伏安法在玻碳裸露面电化学聚合形成嵌有四溴双酚A的膜,然后洗脱掉四溴双酚A所得的聚合分子印迹膜,将残留的四溴双酚A通过恒电位氧化除去掉之后,其可用于四溴双酚A的直接检测。与传统检测四溴双酚A的方法对比,本发明表现出了高灵敏度、快速、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实用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84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75084.X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291 , G01N2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56 , B01J20/268 , B01J20/291 , C08J9/26 , C08J2201/0424 , C08J2333/26 , G01N21/78 , C08F222/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识别蛋白质的纸基双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氧化石墨烯-血晶素复合物固定在滤纸材料表面以及滤纸表面制备双印迹材料。该纸基双印迹材料用于蛋白质的选择性识别和定量检测。该纸基双印迹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容易回收以及对蛋白质特异性识别的特性,特别是其具备了良好的显色、保水和亲水特性,实现蛋白质大分子的快速、高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17588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81538.5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403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化学需氧量的电化学传感器探头,该传感器探头由玻碳电极和位于玻碳电极之玻碳电极头(1)裸露面的化学需氧量电化学敏感膜构成,化学需氧量电化学敏感膜的形成方法是:将玻碳电极浸于0.1摩尔每升(mol L-1)的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液中,采用常见三电极体系,向玻碳工作电极施加恒定电位一段时间,即得到化学需氧量(COD)电化学敏感膜。该传感器探头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环境友好、重现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实用性强、便于大范围推广使用等特点,可以克服现有的重铬酸钾国标法所具有的操作复杂、耗时及具有一定环境污染性等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828718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44576.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333 , G01N27/36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及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化学聚合分子印迹仿生电化学探头、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的电化学探头由玻碳电极和位于该电极玻碳表面的电化学聚合分子印迹膜构成,所述的电化学聚合分子印迹膜为首先由多巴胺和四溴双酚A通过循环伏安法在玻碳裸露面电化学聚合形成嵌有四溴双酚A的膜,然后洗脱掉四溴双酚A所得的聚合分子印迹膜,将残留的四溴双酚A通过恒电位氧化除去掉之后,其可用于四溴双酚A的直接检测。与传统检测四溴双酚A的方法对比,本发明表现出了高灵敏度、快速、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实用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9237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39721.7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涉及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选择性识别全氟化合物的高吸附容量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吸附剂识别机制单一或选择性不理想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以亲水基团修饰的Fe3O4纳米颗粒为基底,“一步法”合成由全氟辛基和胺基功能化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易于操作。材料对全氟化合物的识别基于氟氟相互作用和静电吸引,显著提高了其对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吸附容量;制备得到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表面吸附赋予了材料快速的吸附动力特征,加之材料良好的磁响应性,必将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领域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