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用电加热器极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3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956245.7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电加热器极性测试方法,在航天器总装阶段,待电加热器安装完毕后,将电加热器所在的设备电连接器接点转接到地面,采用万用表进行阻值测试,通过将实测阻值与理论阻值比对来判断电加热器安装后加热通路极性的正确性;在整器测试阶段,由温度控制器软件发送指令或注入数据进一步对所有电加热器的电极性进行测试,验证每一路加热器与其对应控温点的对应关系是否与设计状态一致。本发明将加热器总装阶段安装极性测试和整器测试阶段电极性测试相结合,具有地面设备需求少、实施简单、验证全面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航天器用电加热器极性测试的覆盖性和有效性,可适应不同型号加热器极性测试工作,节约了成本,具有较好应用效果。

    航天器用电加热器极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3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56245.7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电加热器极性测试方法,在航天器总装阶段,待电加热器安装完毕后,将电加热器所在的设备电连接器接点转接到地面,采用万用表进行阻值测试,通过将实测阻值与理论阻值比对来判断电加热器安装后加热通路极性的正确性;在整器测试阶段,由温度控制器软件发送指令或注入数据进一步对所有电加热器的电极性进行测试,验证每一路加热器与其对应控温点的对应关系是否与设计状态一致。本发明将加热器总装阶段安装极性测试和整器测试阶段电极性测试相结合,具有地面设备需求少、实施简单、验证全面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航天器用电加热器极性测试的覆盖性和有效性,可适应不同型号加热器极性测试工作,节约了成本,具有较好应用效果。

    一种载人航天器观景台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91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76300.5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人航天器观景台,包括观景台主体结构、顶窗、顶护板组件、侧窗、侧护板组件、裙边结构、机械臂适配器、对接相机、对接相机靶标、通用停靠装置被动端、通用停靠装置主动端、舱门和功能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包括配电子系统、信息子系统、热管理子系统、载人环境子系统、照明与摄像子系统、机械臂操作子系统和复压子系统。本发明可实现航天员在观景台内多角度、大视场观测和拍摄载人航天器自身舱外状态、来访飞行器状态、地球和空间天体,还可支持航天员边观察边操控舱外机械臂,对提升载人航天器的应用价值和航天员的工作居住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一种空间站扩展暴露实验平台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0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2535.4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站扩展暴露实验平台,属于载人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平台停靠装置主动端布置在箱式主体前面,与安装在空间站舱壁外侧的外部平台停靠装置被动端相配合;机械臂适配器布置在箱式主体后面;载荷适配器被动端布置在箱式主体上面和下面,用于在轨挂接标准暴露载荷;载荷靶标布置在箱式主体上面和下面,与载荷适配器被动端一一对应;载荷对接装置被动端布置在扩展暴露实验平台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与载荷对接装置主动端对接,实现在轨挂接大型暴露载荷;本发明解决空间站用于暴露实验的暴露面积不足问题,支持更大规模的暴露载荷在轨开展暴露实验。

    空间站在轨组装式货物气闸舱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44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30698.9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站在轨组装式货物气闸舱,属于载人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领域;一种是用于卫星在轨释放的在轨组装式货物气闸舱,包括钟罩式主结构、机械臂适配器、对接相机、对接相机靶标、通用停靠装置被动端、通用停靠装置主动端、内舱门、卫星释放装置、释放装置管理器和功能子系统;另一种是用于暴露载荷进出密封舱的在轨组装式货物气闸舱,包括双向直通式柱状主结构、机械臂适配器、对接相机、对接相机靶标、通用停靠装置被动端、通用停靠装置主动端、内舱门、双向货物转移滑台、外舱门和功能子系统;本发明可实现中大型卫星在空间站密封舱内组装、测试,并通过气闸舱出舱和在轨释放,有效提升卫星部署成功率,降低卫星研制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