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6565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068753.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功率均衡的航天器自主热控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航天器需要进行加热控温的部位,设置若干不同的独立加热控温回路;步骤二、按航天器工况需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热控模式;步骤三、在一个控温周期内,分若干个时间片对当前热控模式下所有使能的控温回路进行循环控温,每个时间片内仅对一部分使能的控温回路进行控温。采用本发明的热控方法,航天器中加热器的功率波动小,有利于稳定系统供电电压,减少电压波动给电子设备带来的风险;本发明的航天器的控温回路可单独控制,并进行参数设置,能够适应不同热控模式的灵活切换;本发明中航天器的所有控温回路的加热器的总功率峰值可控,降低了热控加热功率对供电峰值功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48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164402.X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热氧化工艺的纳米介质层制备方法,属于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利用电子束曝光技术,在基底金属层上打开一个正方形掩膜窗口。利用热氧化方法对掩膜窗口处暴露的基底金属层进行氧化,具体工艺条件为:置于烘箱150~200℃加热15~60min,丁酮试剂中经过加热、超声,完成掩膜剥离。表征结果显示,基于热氧化工艺的纳米介质层制备方法可成功制备具有一定氧化比例和一定厚度的介质层薄膜。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在基底金属层表面原位氧化生成介质层,制备工艺简单,无需添加材料,界面共格性好、缺陷少,有望广泛应用于科研与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235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04596.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1/30 , G06F11/07 , G06F16/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星载软件的日志记录方法,包括:采集星载软件产生的日志信息;根据日志过滤策略筛选日志信息,得到筛选日志信息;对筛选日志信息进行优化,得到日志特征信息;基于改进循环缓存技术对日志特征信息进行存储,并按预设时间下传至地面装置存储为日志文件;扫描星载软件的源代码文件,生成字典文件;基于日志文件和字典文件得到日志解析结果。相应公开了一种用于星载软件的日志记录系统,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日志采集模块、日志筛选模块、日志优化模块、日志存储传输模块和日志解析模块,还包括与日志解析模块连接的字典文件生成模块。解决了利用最少的存储空间及计算资源,记录尽可能多的日志信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673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098870.2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运控通道备份测控通道实现方法,具体包括信息源识别、数据分发路径及安全控制;所述信息源识别:在运控上行数据中寻找能够承载测控上行数据的数据源;所述数据分发路径:在运控上行数据处理模块与遥控上行数据处理模块中找到一个分发路径,将运控上行通道的数据在运控上行处理时得以分发到测控上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安全控制:对测控上行数据进行安全控制。该方法使得卫星在不改变现有硬件资源,软件不掉电重启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上行通道的备份的目的,增强卫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656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068753.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功率均衡的航天器自主热控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航天器需要进行加热控温的部位,设置若干不同的独立加热控温回路;步骤二、按航天器工况需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热控模式;步骤三、在一个控温周期内,分若干个时间片对当前热控模式下所有使能的控温回路进行循环控温,每个时间片内仅对一部分使能的控温回路进行控温。采用本发明的热控方法,航天器中加热器的功率波动小,有利于稳定系统供电电压,减少电压波动给电子设备带来的风险;本发明的航天器的控温回路可单独控制,并进行参数设置,能够适应不同热控模式的灵活切换;本发明中航天器的所有控温回路的加热器的总功率峰值可控,降低了热控加热功率对供电峰值功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35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61757.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飞行状态下的飞行器电磁特性建模方法:构建建模工况;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流场模型,所述流场模型包括高超声速飞行器NS种组分构成的混合气体中各组份连续方程、总连续方程、总动量方程式和总能量方程;求解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的流场分布参数;计算高超飞行器整体的介电常数εr”和电导率σ(ω)”;计算探测电磁波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等离子鞘套的加热量,并叠加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流场模型中总能量方程的辐射能量源项ωr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探测电磁波的持续时间结束;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高超飞行器整体的介电常数εr”和电导率σ(ω)”,计算得到总体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用作雷达发射功率的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836018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217922.2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隧穿二极管的纳米天线,包括左臂、右臂以及整流器;所述左臂与右臂为镜像结构;左臂与右臂交叉成蝴蝶结形状,左臂与右臂中间夹有整流器,且三者一体成型;所述左臂与右臂的辐射体形状为三角形或扇形或锥形;所述整流器为金属‑绝缘体‑金属型隧穿整流器;所述纳米天线左臂材质选取Au、Pt、Ag、Cu、Al、Ni、V、Cr和W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纳米天线右臂材质选取Ni、Ti、V、Ta、Nb、Co、Al、Cu和W中的任意一种。该仿真模拟对整流天线的实验制备、特别是为解决天线系统与整流器的匹配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提高天线的光电响应强度,从而促进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30845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322793.2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功率角外波瓣快速跌落的矩形波束赋形天线,包括三组子阵列,三组子阵列的排布方式为:以N×N子阵列A组为中心,在A组子阵列的上、下、左、右分别增加N个阵元构成B组子阵列,再在B组子阵列的上、下、左、右分别外扩不多于N个阵元构成C组子阵列,其中N≥1;同一组子阵列中阵元的激励幅度相同,且A组子阵列中阵元的激励幅度最大;A组和B组子阵列中阵元的相位相同,C组子阵列中阵元的相位与其它组阵元相差180°。该赋形天线采用了较少的阵元数量,实现了矩形波束半功率角外波瓣快速跌落。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72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936949.7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矩形赋形天线阵列,采用少量赋形天线的阵列单元,通过阵列布局、幅度加权和相位配置来实现方向图快速跌落的矩形赋形波束,包括:第一圈的4个阵列单元;第二圈的8个阵列单元;以及第三圈的4个阵列单元,其中,三圈阵列单元是共圆心的。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矩形赋形天线阵列,可有效地消除相邻复用小区的覆盖重叠或盲区,实现了更好的矩形波束赋形效果,降低了副瓣,减少了阵列单元数量,实现了矩形赋形天线的小型化、低重量设计,从而本发明可更好的应用于移动通信等领域,达到节约成本、节省时间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82345.0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化二波束低副瓣快速跌落矩形赋形阵列天线,在超宽带范围内具有比单一主瓣天线更快的波束跌落速度,中心频率的3dB波束宽度在50°,其中在水平方向上3dB到20dB功率跌落角度不大于20°,垂直方向上3dB到20dB功率跌落角度不大于14°;具有比单一主瓣天线更高的增益,在工作频带内(1.71GHz~2.17GHz)峰值增益不小于12.5dBic;具有比单一主瓣天线更低全三维空间副瓣电平,在工作频带内全三维空间副瓣电平达到了在‑23.6dB以下。从而更加有效的降低场馆等热点区域的相邻扇区干扰,实现频率复用,进一步提高通信网络容量。且垂直方向上的两波束间相互干扰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