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4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17393.2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南京启智浦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提高车身结构用高强度铝合金板材室温冲压成形性能的梯度组织调控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配制Al‑Zn‑Mg‑Cu系合金,在非真空下利用中频感应熔炼合金,并将其浇铸在水冷钢模内冷却;进行一定时间低温热处理,然后进行热轧;短时热处理调控溶质元素、沉淀相、晶粒组织;然后再进行热轧或直接反复进行合适变形量的冷轧+退火;然后再进行一定变形量冷轧至最终厚度;最后控制升温和降温速率进行合适的固溶和淬火处理,同时进行合适的低温预时效处理,合金板材即可形成表层细晶和中间层粗晶的梯度组织特征,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冲压成形性能。本发明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用新型铝合金的制造,特别是对于冲压成形性能、强度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0579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03514.3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南京启智浦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高性能铝合金原生相离散的复合物理场调控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配置Al‑Mg‑Si‑Cu‑Zn系合金;中频感应熔炼,熔炼后将熔体降温处理,准备后续电磁+超声复合物理场处理;采用电磁场和超声物理场对合金熔体降温过程进行复合物理场协同作用;将熔体浇注到成型模具中进行冷却;双级热处理调控合金组织和原生富铁相分布状态;热轧处理;顺序进行冷轧+中间退火+冷轧处理。经此方法调控可使合金内原生富铁相不仅尺寸呈多尺度分布特征,而且也能获得均匀离散分布状态。本发明方法适用于汽车以及其他高新技术领域用新型铝合金的制造,特别是对冲压成性能、强度、表面质量和弯边性能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26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60521.0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南京启智浦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提高车身结构铝合金板材室温成形性能的组织调控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配制Al-Zn-Mg-Cu系合金,在非真空下利用中频感应熔炼合金,并将其浇铸在水冷钢模内冷却;进行一定时间低温热处理,然后进行热轧;短时均匀化调控沉淀相、溶质元素分布和初始再结晶组织;随后进行多道次小变形量超低温深冷轧至一定厚度;对其进行双级热处理调控组织演化;再进行小变形量超低温深冷轧至最终厚度;最后进行双级固溶、淬火和低温预时效,合金板材即可具有粗/细晶交替分布组织特征和优异的室温冲压成形性能。本发明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用新型铝合金的制造,特别是对于冲压成形性能、强度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06327.5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表面高耐蚀耐磨铁基非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铝合金为基体,在表面制备高耐蚀耐磨铁基非晶涂层,保证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磨性能,并且涂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对铝合金基体预处理;(2)对经过预处理的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3)在经过喷砂处理的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铁基非晶涂层。与现有的静电喷涂、化学镀层、阳极氧化、气相沉积等表面处理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热喷涂铁基非晶涂层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耐蚀耐磨性,并且涂层与铝合金基体能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增强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防止了涂层的脱落,使涂层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够有效地防护铝合金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09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57909.1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强度的易焊Al-Mg-Zn-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领域。合金质量百分比为:Mg 4.3~7.0%,Zn 2.5~5.0%,Cu 0.4~1.2%,Mn≤0.3%,Cr≤0.1%,Ti≤0.2%,Zr≤0.3%,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杂质,其中Zn/Mg质量比≤1.0。合金板材制备工艺包括:合金成分选择—合金的熔铸—均匀化处理—热轧变形—中间退火—冷轧变形一固溶处理—时效处理。本发明合金通过固溶时效处理调控基体内均匀弥散分布强化相T-Mg32(Al,Zn,Cu)49相的尺寸和密度,使合金强度与高强7000系Al-Zn-Mg-Cu合金相当,通过调控晶界析出相的连续性以及无析出带(PFZ)控制其腐蚀性能;降低发明合金结晶温度区间,提高凝固末期液相分数含量,降低合金热裂敏感性。本发明合金焊接性能良好。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可焊接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599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73537.9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短流程制备高强高耐蚀Al-Mg-Zn铝合金的形变热处理方法,属于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领域。本发明在将时效析出强化型Al-Mg-Zn系铝合金热轧后的板材直接进行固溶淬火,淬火后在60~120℃温度下进行15~30h的预时效处理,然后在室温~200℃范围内进行10%~60%的控温轧制变形,轧制后在120~160℃温度下进行3~15h的最终时效处理。本发明通过引入一种形变热处理方法,与常规工艺相比,省去了再结晶退火工艺,缩短了最终时效处理保温时间,不仅缩短了板材制备工艺流程,同时大大提高了板材的强度(足以媲美7050-T7651)和抗晶间腐蚀性能。该形变热处理工艺方法对于开发新型高强度,抗腐蚀舰船和特种车辆用时效析出强化型Al-Mg-Zn合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177259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456973.0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使具有形变诱导马氏体转变特征的合金材料中马氏体高效转变的处理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合金板材进行固溶—淬火或退火处理、低温冷却处理、轧制变形加工等,其中低温预冷处理在‑50℃以下温度的冷却介质中进行。当亚稳奥氏体不锈钢板材经低温冷却及轧制变形时,较低的轧制变形量下便可获得与室温高轧制变形量相近的马氏体含量,如经低温冷却和30%轧制变形后所获马氏体转变量相当于室温80%轧制变形所得转变量。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快速促进马氏体转变,可使诸如亚稳奥氏体不锈钢等合金材料在低变形量下获得较高的马氏体转变量并使合金获得明显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72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62367.4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属于有色金属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将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固溶淬火处理后,进行高温预时效处理,即在380~450℃保温10min~3h,快速淬火至室温,随后进行T6峰时效处理,即两步时效,首先在60~100℃保温12~36h,然后在110~160℃保温10~40h,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通过改变合金晶界和晶内微观组织,在保证合金强度和延伸率基本不损失的前提下,显著改善了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此外,与传统的回归再时效工艺相比,大大缩短工艺流程,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该热处理工艺对于开发新型高强度,抗腐蚀舰船和装甲用时效强化型Al‑Mg‑Zn合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67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5116.5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针对汽车用Al‑Mg‑Si‑Cu系合金强度普遍不够高的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汽车用Al‑Mg‑Si‑Cu系合金强度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低温大塑性变形可以引入大量位错线以及显著细化组织等特点,通过控制轧制速率、温度、道次压下量以及应变总量,首先使得合金时效析出前引入大量的位错线和细晶组织;然后再辅以合适的中低温时效,一方面可以诱发基体内沉淀相的均匀和非均匀析出,增加沉淀硬化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稳定时效前的位错线和细晶组织,从而使得合金基体能同时利用沉淀强化、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加以多类型强化。最终该系合金强度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可达396.8MPa和411.9MPa。本发明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用中高强7xxx系铝合金薄板材的制造,特别是对于冲压成性能和强度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436879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535184.1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9/00
Abstract: 一种镁/镁固液复合铸造成型方法,步骤如下:(1)将固体镁合金进行机加工得到需求的材料样式,并经车削打磨得到理想的表面粗糙度;(2)对预制固体镁合金表面进行化学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及氧化物;(3)熔炼其他成分的镁合金直至其完全熔融;(4)在镁合金熔体中插入先前处理好的不同材料样式的镁合金,插入时温度保持在610~690℃;(5)插入后保温5min~15min后,整体取出空冷至室温。本发明通过固液复合铸造的方法实现了不同成分镁合金界面完全均匀的冶金结合,弥补了单一组元镁合金的不足,界面抗拉、抗剪力学性能优异且塑韧性高,因而有望在交通、国防、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