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温环境机载设备保温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7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08152.8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环境机载设备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组件;电缆式加热器,电缆式加热器套设在保温组件上;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电缆式加热器相连;保护套筒,保护套筒套设在保温组件上;连接插头,连接插头通过导线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电缆式加热器相连;绝缘层,绝缘层设置在电缆式加热器与保温组件的接触面上;隔热材料,隔热材料设置在保护套筒内;采集控制模块,采集控制模块与连接插头相连;采集控制模块实时采集保温组件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和电缆式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并且控制电缆式加热器的启停。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通过自动反馈实现温度调节,从而实现机载设备温度保持,无需过多人为干预的优点。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飞行器筒内局部调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082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622327.7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飞行器筒内局部调温方法,属于飞行器温度控制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控制设备体积大、灵活性差的问题。本发明能够选择控制模式:手动控制或者自动控制;在自动控制模式下,根据舱内实时监测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息确定制冷或加热模式;通过控制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启停以及功率自动实现温度调节;在手动控制模式下,操作人员根据舱内实时监测的温度信息确定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或加热模式及启动和关闭时间;通过设定目标温度,将舱内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本发明实现了对飞行器筒内温度的可控调节,维持内部温度的稳定性。

    一种双通道换向调温通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5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03849.4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通道换向调温通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一风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风口、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在箱体中;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轴相连;通道装置,所述通道装置包括传动块,所述传动块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块上连接有加强框,所述加强框上设有通风罩,所述通风罩通过导轨与底板相连。具有降低对风机的要求,相比于冬季前吹风方式,冬季后吹风换热温差增大,进一步会降低机组容量、体积和功耗,不会出现冬季使用需求远大于夏季的情况,使得调温机组的选型和设计更加合理的优点。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多支路飞行器舱内调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082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622309.9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多支路飞行器舱内调温装置,属于飞行器温度控制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蒸汽式制冷设备体积大、灵活性差的问题。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多支路飞行器舱内调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装置、固定罩、进风均温管和回风均温管;所述固定罩设置在飞行器舱体的外部,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罩上;所述固定罩的两端分别通过进风均温管和回风均温管与飞行器舱体内部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能够对所述固定罩内的气体进行温度控制。本发明实现了对飞行器舱内温度的调控,且通过均温管保持舱内温度的均匀性。

    一种空调箱底部排水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1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034392.X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箱底部排水装置,属于空调排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运输过程中空调底部排水管裸露易损坏以及不便于运输的问题。一种空调箱底部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底板和水管固定板,所述箱体挡板与所述水管固定板通过弹性部件弹性连接。本发明避免了空调底部排水水管在安装前的运输过程中裸露在外面导致损坏,并且其排水管在安装前设置在了空调底板的内部,使空调底板为一个平面便于运输。

    一种自适应密封对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4691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45897.6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自适应密封对接装置,属于环境控制系统设计领域。该自适应密封对接装置包括保温导风管和橡胶密封装置,其中:所述保温导风管包括筒状结构的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包括第一风管蒙皮和第二风管蒙皮,所述第一风管蒙皮和第二风管蒙皮之间填充有隔热层,所述风管本体第一端部与所述发射设备的风道和空调通风口中的一种固定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密封装置为中空结构,所述风管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橡胶密封装置的第一端口对接,所述橡胶密封装置的第二端口与发射设备和所述空调通风口中的另一种对接。本申请可在发射设备起竖和回平过程中实现与空调设备的自适应分离和对接,免人工操作,同时可适应车载振动、高低温等复杂环境。

    一种基于可拓展型相变冷却装置的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7970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0547881.9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拓展型相变冷却装置的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属于散热设备冷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功率的不断加大导致冷却系统体积增长,但同时各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和低成本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冷却系统,采用两级冷却系统,在散热设备不工作时通过二级冷却系统制冷,冷量储存在储能器的相变材料中,能够采用小功率的冷却系统进行制冷,当散热设备间歇剧烈放热时,蓄冷器中的相变材料快速释冷,并通过一级冷却系统对设备进行冷却。并且储能器采用可拓展型相变冷却装置,能够根据冷却需要调节蓄冷量,减小了冷却系统的体积,且能够适用于对不同散热功率和占空比的设备的冷却。

    一种高能量密度液冷散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72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92907.2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液冷散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风机和冷凝器;板式加热器、压缩机、冷凝压力调节阀、储液器、膨胀阀、循环泵、电动球阀、干燥过滤器、循环泵、水箱集成为一体结构设置在框架内;其中板式加热器通过管路分别与循环泵、压缩机膨胀阀相连,循环泵和水箱相连,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所述冷凝器与冷凝压力调节阀相连,所述冷凝压力调节阀与储液器相连,所述储液器与干燥过滤器相连,所述干燥过滤器与膨胀阀相连。具有具有小型化、轻质化、高能量密度,更能满足车载液冷需求,采用全直流液冷散热装置,不额外增加逆变电源;机组内紧凑设备布局,采用便于拆卸维修的制冷模块,进一步减小装置体积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