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1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77127.0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张志伟 , 冯雁 , 冯克义 , 杨进新 , 王惠萍 , 刘晓音 , 季国庆 , 石二朋 , 郑丹丹 , 王圣文 , 林晨 , 米晶芳 , 张继鑫 , 李尚杰 , 曾宪利 , 王春艳 , 张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作井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井系统。该阀井系统包括工作井、回填土、排水井、两条输水管和两座排气井;工作井包括工作井井壁和安装室,工作井井壁包括工作井底壁和工作井周壁,两条输水管沿着工作井的宽度方向密封穿过工作井周壁,输水管位于工作井底壁的上方并与工作井底壁固定连接;两座排气井分别与两条输水管连通以能够将输水管中的空气排出;排水井设置在安装室中,排水井位于两条输水管之间以及位于两座排气井之间,输水管通过设有截止阀的排水管与排水井连通;回填土填充于安装室的全部空闲区域中。本发明将工作井改造成了兼具排水和排气功能且结构紧凑的阀井系统,对工作井实现重新利用,防止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50520.5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10/0633 , G06Q10/10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工程进度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施工工程的BIM模型,并确定BIM模型中每个构件单元的施工属性信息;根据各构件单元的施工属性信息,将BIM模型与施工计划的关联,以确定每个构件单元的预期开工时间和预期完工时间;施工期间,通过施工人员佩戴的定位设备和BIM模型确定当前施工进度;根据当前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预测后续工期,其中,后续工期包括每个后续工序的预测工期。基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跟踪和预测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80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11435.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安全过闸检测装置和方法,属于港航信息化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船位船速监测模块、船闸禁停监控模块和系船钩监控模块;船位船速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拟过闸船舶的位置、速度以及靠泊到位情况,当超过预设位置和速度时进行安全提示;船闸禁停监控模块,用于在拟过闸船舶进闸完成,关闭/开启闸门前,检测所述闸室的禁停线断面状态,对越过禁停线的拟过闸船舶进行安全提示;系船钩监控模块,用于在拟过闸船舶进闸靠泊到位时,检测系船钩系泊完成状态,对系泊完成状态不正常的拟过闸船舶进行安全提示,以及当拟过闸船舶的系泊完成状态不正常时,将禁止输水的信号发送至相邻闸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保障船舶过闸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354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0654.3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3/32 ,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领域,公开了脱氮除磷湿地系统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浅水曝气生态塘、下向流池/上向流池潜流湿地组合单元和深水兼性稳定塘;生态塘和稳定塘中设有缓释除磷材料层,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包含能够分泌小分子有机质的沉水植物和富集氮磷物质的挺水植物;潜流湿地组合单元的填料床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承托层、净化层和保温层;承托层的填料为石灰石;净化层的填料选自石灰石、火山岩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保温层的填料为珍珠岩和/或火山岩;填料床前端分别设置有菌剂投加装置,用于将菌剂投加至填料床。该系统具有优异的脱氮除磷效果,不增加湿地系统的工程建设及运行费用,具有积极的环境及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133054.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45 , E03F5/10 , E03F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壳体(1)、位于该管廊壳体(1)内并与所述管廊壳体(1)同向延伸的第一水路管线(2)、位于所述管廊壳体(1)下方的循环利用泵房(3)以及调蓄池(4),所述管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循环利用泵房(3)和/或所述调蓄池(4)的洞口组。本发明中将综合管廊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第一水路管线所在空间,下层为循环利用泵房以及调蓄池,上下层之间设置有洞口组,管廊壳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洞口组流入调蓄池内,检修人员也可以通过洞口组进入下方的调蓄池或循环利用泵房内进行检修作业。本发明中的综合管廊将排水利用与水路管线相结合,空间布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33054.4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45 , E03F5/10 , E03F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所述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壳体(1)、位于该管廊壳体(1)内并与所述管廊壳体(1)同向延伸的第一水路管线(2)、位于所述管廊壳体(1)下方的循环利用泵房(3)以及调蓄池(4),所述管廊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循环利用泵房(3)和/或所述调蓄池(4)的洞口组。本发明中将综合管廊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第一水路管线所在空间,下层为循环利用泵房以及调蓄池,上下层之间设置有洞口组,管廊壳体内的水可以通过洞口组流入调蓄池内,检修人员也可以通过洞口组进入下方的调蓄池或循环利用泵房内进行检修作业。本发明中的综合管廊将排水利用与水路管线相结合,空间布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42034.9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建设项目自动验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验收方法,先按照工程建设项目从大到小划分的工程建设项目、分部工程、建设单元三个建设层级,并为生成与每个建设单元分别对应的,包括对应三个建设层级的工程编码段、分部工程编码段和单元编码段的三段编码,然后在按照从小到大的层级进行验收,先根据单元编码段生成对应建设单元的验收数据和验收单,然后基于同一分部工程下全部建设单元的验收数据生成逐步生成每个分部工程的验收单,最终基于同一工程建设项目下全部分部工程的验收数据生成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单,从而实现自动生成验收全过程的表单,并为全流程追溯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31043.1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晋凤明 , 张琦伟 , 范子训 , 刘勇 , 袁鸿鹄 , 张如满 , 杨良权 , 孙宇臣 , 孙洪升 , 魏红 , 吴广平 , 王彪 , 宫晓明 , 代进雄 , 吴明哲 , 赵志江 , 王魏东 , 李惊春 , 林晨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1C15/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断层构造的影响区域的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属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断层构造的测绘数据和三维地形面,以生成所述断层构造相应的地表走向迹线,其中所述测绘数据包括:测绘点的坐标和断层向地下延伸的最大倾角和最小倾角;以所述地表走向迹线为轴线,分别以所述最大倾角和所述最小倾角生成所述断层构造相应的两个断层构造面;求取所述两个断层构造面之间的区域,即为所述断层构造对地下构筑物的影响区域。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法能够通过建模软件快速分析断层构造与人工地下构筑物的相互关系与影响范围,无需人工复杂计算,且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3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60735.8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向输水系统及应用该多向输水系统的输水方法,属于水利水电输水技术领域。该多向输水系统包括:腔体、节制闸、中孔潜孔闸和输水管线口,用于自然河道、输水管线和调蓄池之间的输水调度,其中,调蓄池经由连通闸与自然河道相连通,多向输水系统被配置为:腔体设置于自然河道中间,节制闸设置于腔体与自然河道的河岸之间,以隔断上下游的水流;通过节制闸开启实现上下游的水流连通;输水管线口设置于腔体底部,中孔潜孔闸设置于腔体上且开启时能够使得输水管线的水流经由腔体引入自然河道;通过节制闸、中孔潜孔闸、连通闸的不同启闭状态组合,实现自然河道、输水管线和调蓄池之间的输水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94593.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溯源冲刷水毁的防护结构体系,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跌水防冲槽、缓冲防护结构以及垂直防护结构,其中,跌水防冲槽的上游槽与现有防护结构的外侧贴合,底面与溯源冲刷后于现有防护结构后形成的现状冲坑相适配;缓冲防护结构连接于跌水防冲槽的下游槽且沿河道溯源冲刷线的方向延伸;垂直防护结构连接于缓冲防护结构的下游并沿竖直方向延伸。在贴合于现有防护结构的外侧设置与该其相适配的跌水防冲槽,使得水流跌入槽中,避免水流继续冲击现有防护结构,造成破坏;并利用缓冲防护结构对进行缓冲,同时在缓冲防护结构的末端连接有垂直防护结构,利用垂直防护结构阻挡溯源冲刷,保障穿河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