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836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64975.X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颤振碟形弹簧单向阀,括壳体、接管嘴、活阀、碟形弹簧、挡圈、调节圈、密封垫片;壳体和接管嘴大端对接在一起,通过压紧两者之间的密封垫片实现外部静密封,构成单向阀外部结构;活阀安装于壳体内后,可以沿着壳体轴向运动;壳体靠近单向阀入口处内端面设有环形的阀座结构;活阀前端面设有与阀座形状相匹配的非金属结构,与阀座接触形成环形密封带,以实现单向阀反向密封;碟形弹簧内边缘抵在活阀末端台阶处,外边缘与调节圈接触,实现轴向定位;碟形弹簧与活阀末端台阶、调节圈的接触位置均预留一定径向空间,确保碟形弹簧可以自由变形。挡圈安装于壳体内壁,挡圈内径略小于活阀端面直径,充当活阀开启后的限位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6368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68424.9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4B4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活塞泵的增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水箱、气体减压器、驱动气减压器、驱动气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活塞泵、进水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调节阀、控制测量系统、蓄能器和高压气源;高压气源通过驱动气减压器与驱动气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驱动气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活塞泵的进气口相连接;高压气源通过气体减压器与水箱的进口相连接,水箱的出口与进水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进水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活塞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本发明用于活塞泵的增压系统通过水箱、气体减压器和进水电磁阀能够提供给活塞泵一定压力的液体,并且能够保持在活塞泵内持续的有液体,从而有利于活塞泵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66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602368.5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系统流阻匹配验收试验装置,包括两个模拟贮箱,还包括相互连通的泵、阀门和流量传感器,模拟贮箱底部的内部流道与需要验收的输送系统中的贮箱底部的内部流道一致,在两个模拟贮箱之间连通有压差传感器,使用状态下,一个模拟贮箱的底部与待测试件的一条分支管的入口连通,另一个模拟贮箱的底部与待测试件的另一条分支管的入口连通,泵的入口与待测试件的出口连通。本发明的输送系统流阻匹配验收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能够方便的对试件两分支管路流阻进行测试,且本发明中的模拟贮箱能够模拟贮箱的真实状态,保证模拟贮箱与真实贮箱的流动边界相同,消除了地面试验工装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0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129121.5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漩防塌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贮箱、消漩叶片、防塌圆盘、柱形过滤网和输送管;其中,消漩叶片、防塌圆盘和柱形过滤网均设置于贮箱内;输送管与贮箱的贮箱底部的输送口相连接;消漩叶片、防塌圆盘和柱形过滤网组成出流装置,出流装置位于输送管的上部;每个消漩叶片的一端与防塌圆盘相连接,每个消漩叶片的另一端与贮箱的内壁相连接;柱形过滤网的上部与防塌圆盘的底部相连接,柱形过滤网的侧部与消漩叶片相连接,柱形过滤网的下部与贮箱的内壁相连接。本发明最大程度延缓贮箱液体出流夹气时刻,从而减少贮箱液体不可用量,同时以较低的流阻代价对出流的液体进行过滤,确保无多余物进入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0640264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84374.3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7/02 , F17C13/026 , F17C2201/0119 , F17C2201/032 , F17C2201/056 , F17C2221/014 , F17C2223/013 , F17C2225/013 , F17C2250/0631 , F17C22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用液氮抽取输送装置,包括孔板、贮液装置、贮罐、温度调节装置、出液管、抽液管和堵塞,其中贮液装置中容纳液氮,堵塞将液氮封装在贮液装置内,抽液管一端插入液氮中,另一端穿过堵塞与贮液装置连通,出液管一端与抽液管连通,另一端对准外部采液容器,孔板设置在出液管上,用于控制液氮的输出流量,温度调节装置通过调节温度控制贮罐中的气体压力,从而控制液氮的流出速度,贮液装置用于输送缓冲及输送完毕后残液的吹除,该输送装置可以平稳、快速、安全、准确地抽取送液氮,同时节省人力和成本,适应于实验室绝大多数低温试验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626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2030.X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K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包括阀芯骨架和非金属密封件,所述阀芯骨架包括螺纹连接部段,在所述螺纹连接部段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盲孔,所述非金属密封件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盲孔内,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尾部向外逐渐缩小,所述盲孔的上口处设有能够和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尾部外表面贴合并压紧的滚边。本发明的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和滚边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保证了阀芯骨架与非金属密封件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避免了胶黏剂的使用,提高了阀芯结构的使用温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450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589492.8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温区高压换热氦气储罐,包括壳体(1)、真空腔(2)、液氮预冷夹套腔(3)、高压腔(4)、换热管腔(5)、液氮入口(7)、液氮出口(6)、高压氦气进出口(8)、制冷剂入口(9)、制冷剂出口(10)、制冷剂汇总腔(11)、制冷剂分配腔(12)和抽真空口(13);高压腔(4)用来储存高压氦气,降温时需要将低温制冷机组产生的13K制冷剂引入到换热管腔(5)内,通过辐射及对流换热对高压腔(4)内高压氦气进行降温,经过不断的循环降温使得高压氦气达到液氢温区;液氮预冷夹套腔(3)用于加快高压腔内氦气的降温速度。本发明同时具有储存高压氦气及对其换热降温的功能,可以使储存的高压氦气快速降温至液氢温区。
-
公开(公告)号:CN10367670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56826.1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参数化电磁阀组控制方法,由于地面系统级试验平台的各类电磁阀控制在时序控制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反馈控制和循环控制的要求,并且要求实现可参数化,以满足不同产品不同工况的试验需求。本发明的多功能参数化电磁阀组控制方法整合了各种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根据多重条件判断输出的电磁阀组控制方法,既满足了以往的时序控制要求,又实现了反馈控制和循环控制多重功能的同步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45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589492.8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温区高压换热氦气储罐,包括壳体(1)、真空腔(2)、液氮预冷夹套腔(3)、高压腔(4)、换热管腔(5)、液氮入口(7)、液氮出口(6)、高压氦气进出口(8)、制冷剂入口(9)、制冷剂出口(10)、制冷剂汇总腔(11)、制冷剂分配腔(12)和抽真空口(13);高压腔(4)用来储存高压氦气,降温时需要将低温制冷机组产生的13K制冷剂引入到换热管腔(5)内,通过辐射及对流换热对高压腔(4)内高压氦气进行降温,经过不断的循环降温使得高压氦气达到液氢温区;液氮预冷夹套腔(3)用于加快高压腔内氦气的降温速度。本发明同时具有储存高压氦气及对其换热降温的功能,可以使储存的高压氦气快速降温至液氢温区。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6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164975.X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颤振碟形弹簧单向阀,括壳体、接管嘴、活阀、碟形弹簧、挡圈、调节圈、密封垫片;壳体和接管嘴大端对接在一起,通过压紧两者之间的密封垫片实现外部静密封,构成单向阀外部结构;活阀安装于壳体内后,可以沿着壳体轴向运动;壳体靠近单向阀入口处内端面设有环形的阀座结构;活阀前端面设有与阀座形状相匹配的非金属结构,与阀座接触形成环形密封带,以实现单向阀反向密封;碟形弹簧内边缘抵在活阀末端台阶处,外边缘与调节圈接触,实现轴向定位;碟形弹簧与活阀末端台阶、调节圈的接触位置均预留一定径向空间,确保碟形弹簧可以自由变形。挡圈安装于壳体内壁,挡圈内径略小于活阀端面直径,充当活阀开启后的限位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