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0637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25979.9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16K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片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接管嘴、膜片组件和阻拦装置;壳体、接管嘴均为带有台阶孔的管状结构,壳体与接管嘴相互对接构成电池阀壳体,具体为:壳体小端为膜片阀入口,接管嘴大端壳体大端内,接管嘴小端为膜片阀出口;膜片组件位于壳体大端台阶孔与接管嘴大端端面之间;阀门工作前承受膜片阀出口到入口的压力,作用为隔离燃气发生器与贮气气瓶之间的高温燃气,保护上游元件;工作时承受膜片阀入口到出口的一定压力后膜片组件裂开,阀门变为流通状态,向下游提供气体,若膜片脱落,可被阻拦装置拦截,不影响阀门下游。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6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64975.X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颤振碟形弹簧单向阀,括壳体、接管嘴、活阀、碟形弹簧、挡圈、调节圈、密封垫片;壳体和接管嘴大端对接在一起,通过压紧两者之间的密封垫片实现外部静密封,构成单向阀外部结构;活阀安装于壳体内后,可以沿着壳体轴向运动;壳体靠近单向阀入口处内端面设有环形的阀座结构;活阀前端面设有与阀座形状相匹配的非金属结构,与阀座接触形成环形密封带,以实现单向阀反向密封;碟形弹簧内边缘抵在活阀末端台阶处,外边缘与调节圈接触,实现轴向定位;碟形弹簧与活阀末端台阶、调节圈的接触位置均预留一定径向空间,确保碟形弹簧可以自由变形。挡圈安装于壳体内壁,挡圈内径略小于活阀端面直径,充当活阀开启后的限位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9756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93758.1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37/32
Abstract: 一种超高压零滴漏快速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组件(1)、第二接头组件(2)、接头卡环(3)、卡位钢珠(4)、接头挡环(5)、密封圈(6),通过第一接头组件(1)与第二接头组件(2)的对接及密封圈(6)实现接头的完全密封,通过接头卡环(3)、卡位钢珠(4)、接头挡环(5)实现在对接过程后接头的自动锁定,解除对接时转动接头卡环(3)使接头自动退出锁定状态,在保证零滴漏的情况下,采用耐高压材料制作接头组件壳体及内部器件,保证在高压、密闭条件下的液体运输,稳定性高、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450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589492.8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温区高压换热氦气储罐,包括壳体(1)、真空腔(2)、液氮预冷夹套腔(3)、高压腔(4)、换热管腔(5)、液氮入口(7)、液氮出口(6)、高压氦气进出口(8)、制冷剂入口(9)、制冷剂出口(10)、制冷剂汇总腔(11)、制冷剂分配腔(12)和抽真空口(13);高压腔(4)用来储存高压氦气,降温时需要将低温制冷机组产生的13K制冷剂引入到换热管腔(5)内,通过辐射及对流换热对高压腔(4)内高压氦气进行降温,经过不断的循环降温使得高压氦气达到液氢温区;液氮预冷夹套腔(3)用于加快高压腔内氦气的降温速度。本发明同时具有储存高压氦气及对其换热降温的功能,可以使储存的高压氦气快速降温至液氢温区。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45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589492.8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温区高压换热氦气储罐,包括壳体(1)、真空腔(2)、液氮预冷夹套腔(3)、高压腔(4)、换热管腔(5)、液氮入口(7)、液氮出口(6)、高压氦气进出口(8)、制冷剂入口(9)、制冷剂出口(10)、制冷剂汇总腔(11)、制冷剂分配腔(12)和抽真空口(13);高压腔(4)用来储存高压氦气,降温时需要将低温制冷机组产生的13K制冷剂引入到换热管腔(5)内,通过辐射及对流换热对高压腔(4)内高压氦气进行降温,经过不断的循环降温使得高压氦气达到液氢温区;液氮预冷夹套腔(3)用于加快高压腔内氦气的降温速度。本发明同时具有储存高压氦气及对其换热降温的功能,可以使储存的高压氦气快速降温至液氢温区。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38486.0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谢乾 , 耿志敏 , 张宇 , 梁景媛 , 岳婷 , 王佳森 , 吕宝西 , 于杨 , 张连万 , 雒宝莹 , 徐宇杰 , 耿屹 , 刘文川 , 王子平 , 韩少辉 , 王鹏 , 范舟
IPC: G01M13/003 , F16K27/00 , F16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阀内部动作可视化测试系统,用于对单向阀进行可视化测试,可视化结构改进后的单向阀包括采用透光材料的单向阀壳体、阀芯和设置于阀芯上的示踪杆;测试系统包括:介质供给子系统:实现单向阀入口压力和流经单向阀的气体流量的调节;激光测振子系统:获取不同工况下示踪杆的振动信息,进而得到阀芯的振动状态;高速摄像子系统:获取不同工况下阀芯的内部动作,进而得到阀芯开度信息;测控子系统:获取不同工况下单向阀入口和出口的压力值及流经单向阀的气体流量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测试系统实现的测试方法。本发明可将单向阀阀芯的运动状态转化具体参数,实现阀芯的运动状态的有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6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164975.X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颤振碟形弹簧单向阀,括壳体、接管嘴、活阀、碟形弹簧、挡圈、调节圈、密封垫片;壳体和接管嘴大端对接在一起,通过压紧两者之间的密封垫片实现外部静密封,构成单向阀外部结构;活阀安装于壳体内后,可以沿着壳体轴向运动;壳体靠近单向阀入口处内端面设有环形的阀座结构;活阀前端面设有与阀座形状相匹配的非金属结构,与阀座接触形成环形密封带,以实现单向阀反向密封;碟形弹簧内边缘抵在活阀末端台阶处,外边缘与调节圈接触,实现轴向定位;碟形弹簧与活阀末端台阶、调节圈的接触位置均预留一定径向空间,确保碟形弹簧可以自由变形。挡圈安装于壳体内壁,挡圈内径略小于活阀端面直径,充当活阀开启后的限位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74002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15207.2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火箭贮箱推进剂流场可视化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试验系统包括模拟贮箱(1),可调节支架(2)、现场测控系统(3)、激光粒子测速系统(4)、模拟输送管(5)、循环装置(6)、消旋防塌装置(7)、远程测控系统(8);本发明通过进行流场可视化试验,可以得到消旋防塌装置的性能和模拟贮箱箱底的流动特性,通过模拟输送装置上的观察窗观察输送管内的流动状况和空化、夹气等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51964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1561985.X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5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低温控制气路用防水堵头,该防水堵头的入口一端设置外套螺母,所述外套螺母的朝向所述入口端具有内凹腔,螺钉位于该防水堵头的中心轴线上,且自所述内凹腔依次穿过外套螺母、密封板、压紧垫片、垫圈、调压螺母、锁紧螺母直至该防水堵头的出口;所述外套螺母中具有若干漏气孔,所述漏气孔以所述中心轴线为圆心而同向均布,所述压紧垫片与漏气孔位置部分重合。该防水堵头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空气进入低温控制气路,避免低温气路系统中动作元件卡滞,解决了以往火箭低温控制气路结构复杂、耗费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45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89918.4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夹气量的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能收集大流量液体中携带微量气泡的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截止阀、流量计、量桶、软管、水池、收集罩、收集罩托盘;量桶与收集罩连接,通过收集罩托盘将收集罩固定在水池中,采用软管将被测的大流量管道内的夹气液体引入收集罩中进行收集测量,软管上连接截止阀和流量计。所述的量桶与收集罩通过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的量桶与收集罩通过固定挂钩进行固定。所述的水池中水位要高过量桶与收集罩的连接位置。所述的收集罩托盘上设置出水孔。本发明采用排水法测量管道夹气体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操作简单,便于多次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