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外延晶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5158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80055130.1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外延晶片,所述碳化硅外延晶片包含:4H多型的单晶碳化硅衬底,所述单晶碳化硅衬底具有相对于{0001}面以角度θ向 方向倾斜的主面;和形成在所述主面上的厚度为t的碳化硅外延层,其中所述单晶碳化硅衬底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其中所述角度θ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6°,其中在所述碳化硅外延层的表面中存在螺旋位错坑和距所述坑的距离为t/tanθ的对角线缺陷的一个以上的对,并且其中所述坑和所述对角线缺陷的对的密度小于或等于2对/cm2。

    碳化硅基板、碳化硅单晶基板以及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0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80067424.8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在包含碳化硅单晶基板和设置在碳化硅单晶基板上的碳化硅外延膜的碳化硅基板中,形成成为二维位置坐标的基准的基准标记。在形成基准标记之后,对碳化硅基板的基准标记形成面进行研磨和清洗中的至少任意一种。基于基准标记,确定碳化硅基板上的缺陷的位置坐标。在碳化硅基板上形成元件活性区域。基于基准标记,确定元件活性区域的位置坐标。将缺陷的位置坐标与元件活性区域的位置坐标建立关联,进行元件活性区域的优劣判定。

    碳化硅外延晶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5158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80055130.1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外延晶片,所述碳化硅外延晶片包含:4H多型的单晶碳化硅衬底,所述单晶碳化硅衬底具有相对于{0001}面以角度θ向 方向倾斜的主面;和形成在所述主面上的厚度为t的碳化硅外延层,其中所述单晶碳化硅衬底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其中所述角度θ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6°,其中在所述碳化硅外延层的表面中存在螺旋位错坑和距所述坑的距离为t/tanθ的对角线缺陷的一个以上的对,并且其中所述坑和所述对角线缺陷的对的密度小于或等于2对/cm2。

    半导体堆叠体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281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680052955.9

    申请日:2016-08-10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堆叠体包括:衬底,其由碳化硅制成;以及外延层,其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且由碳化硅制成。所述外延层的外延主表面是相对于c面具有4°或更小的偏离角的碳表面,所述外延主表面是与所述衬底相反的主表面。在所述外延主表面中形成有多个第一凹部,从平面图看时,所述第一凹部具有矩形周缘形状。在所述外延主表面中,在所述第一凹部中形成并且作为比所述第一凹部深的凹部的第二凹部的密度低于或等于10cm‑2。

    半导体堆叠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281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2955.9

    申请日:2016-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20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堆叠体包括:衬底,其由碳化硅制成;以及外延层,其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且由碳化硅制成。所述外延层的外延主表面是相对于c面具有4°或更小的偏离角的碳表面,所述外延主表面是与所述衬底相反的主表面。在所述外延主表面中形成有多个第一凹部,从平面图看时,所述第一凹部具有矩形周缘形状。在所述外延主表面中,在所述第一凹部中形成并且作为比所述第一凹部深的凹部的第二凹部的密度低于或等于10cm‑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