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承托式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7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55962.5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承托式建筑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建筑基础、多个旋喷桩、多根增强管、旋转承托结构和灌注体;所述多个旋喷桩设置在建筑基础底部的土体内;每根增强管分别对应设置在一个旋喷桩内,且增强管的顶部与建筑基础固定连接;每根增强管的外表面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两个旋转承托结构;所述灌注体设置在每根增强管内。应用本发明可以利用旋喷桩、增强管、旋转承托结构和灌注体,多重加强和保障建筑基础的稳固性,提高了建筑基础加固的效果。进一步地,初始状态下,旋转承托结构紧贴增强管侧壁,不占用空间,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对建筑基础的开洞尺寸,保证了结构安全。

    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68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41696.7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型盾构过管廊现浇节点井支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支护方法包括:以地表作为工作面,沿管廊纵向打设节点井两侧的第一支护长桩和第一止水长桩;沿管廊横向打设节点井两侧的第二支护长桩、第二止水长桩和止水短桩两侧;开挖节点井范围内的浅层基坑,并在所述第一支护长桩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护长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冠梁;采用U型盾构机沿管廊纵向进行掘进,并安装预制管节和反力支架结构;在当U型盾构尾部离开节点井范围后,依次进行节点井基坑疏干降水和节点井主体结构施工。本发明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施工复杂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一种地铁车站中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23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37442.9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中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地铁车站中板结构包括侧墙、中板结构和斜支撑板;中板结构包括第一中板、第二中板和连接板,第一中板与第一侧墙垂直设置,第二中板与第二侧墙垂直设置,连接板设置在第一中板与第二中板之间,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固定相连;斜支撑板包括第一斜支撑板和第二斜支撑板,第一斜支撑板和第二斜支撑板均设置在中板结构的下方,第一斜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墙和连接板相连,第二斜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墙和连接板相连,本发明通过将斜支撑板与侧墙和连接板固定相连,保证中板结构稳定的同时,实现了无柱中板结构。

    用于暗挖地铁车站的核心土承载式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4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0163857.8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暗挖地铁车站的核心土承载式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支护体系包括位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并对称设置的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导洞水平撑、侧壁格栅钢架和下部格栅钢架以及位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上部的拱顶型钢直撑和拱顶格栅钢架;所述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沿隧道开挖方向对称设有岩肩,所述岩肩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上部的转角处沿开挖方向铺设有L型角钢垫板;所述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的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和导洞水平撑相交于L型角钢垫板,并分别与所述L型角钢垫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中L型角钢垫板的设置,增大了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和导洞水平撑与岩土体接触面积,减少压应力集中,保证了支护体系的稳定安全。

    暗挖车站大跨风道半幅挑顶进主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0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049747.6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暗挖车站大跨风道半幅挑顶进主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接口段拱盖二衬,第一接口段拱盖二衬外表面自内而外依次覆盖有钢架、外层进洞门架,钢架包括并排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内层格栅钢架、第二内层格栅钢架,外层进洞门架位于第一内层格栅钢架上方,且外层进洞门架宽度与第一内层格栅钢架相同;第一接口段拱盖二衬入口处连接有第二接口段拱盖二衬,第二接口段拱盖二衬外对称覆盖有风道左半幅初支、风道右半幅初支,风道左半幅初支、风道右半幅初支与对应的进洞门架连接,第一内层格栅钢架下方架设有内层进洞支撑门架;第一接口段拱盖二衬连接有标准段拱盖二衬,标准段拱盖二衬外层设置有标准段初支。采用半幅挑顶进洞施工,有效降低门架施工风险。

    暗挖车站大跨风道半幅挑顶进主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0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110049747.6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暗挖车站大跨风道半幅挑顶进主体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接口段拱盖二衬,第一接口段拱盖二衬外表面自内而外依次覆盖有钢架、外层进洞门架,钢架包括并排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内层格栅钢架、第二内层格栅钢架,外层进洞门架位于第一内层格栅钢架上方,且外层进洞门架宽度与第一内层格栅钢架相同;第一接口段拱盖二衬入口处连接有第二接口段拱盖二衬,第二接口段拱盖二衬外对称覆盖有风道左半幅初支、风道右半幅初支,风道左半幅初支、风道右半幅初支与对应的进洞门架连接,第一内层格栅钢架下方架设有内层进洞支撑门架;第一接口段拱盖二衬连接有标准段拱盖二衬,标准段拱盖二衬外层设置有标准段初支。采用半幅挑顶进洞施工,有效降低门架施工风险。

    一种装配式地铁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236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08306.7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地铁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配式地铁站台结构包括:底板、预制墙、第一预制梁结构和支撑板;预制墙包括第一预制墙和第二预制墙,第一预制墙与第二预制墙平行设置,第一预制墙和第二预制墙均与底板固定相连;第一预制梁结构设置在第一预制墙和第二预制墙之间,第一预制梁结构与第一预制墙平行设置,第一预制梁结构与底板固定相连;支撑板盖合于预制墙和第一预制梁结构上构成地铁站台,本发明通过装配式拼装工艺,取代传统现浇站台板结构方案,可极大提高现场施工效率,解放人力物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前景。

    用于暗挖地铁车站的核心土承载式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42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63857.8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暗挖地铁车站的核心土承载式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支护体系包括位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并对称设置的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导洞水平撑、侧壁格栅钢架和下部格栅钢架以及位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上部的拱顶型钢直撑和拱顶格栅钢架;所述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沿隧道开挖方向对称设有岩肩,所述岩肩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上部的转角处沿开挖方向铺设有L型角钢垫板;所述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的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和导洞水平撑相交于L型角钢垫板,并分别与所述L型角钢垫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中L型角钢垫板的设置,增大了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和导洞水平撑与岩土体接触面积,减少压应力集中,保证了支护体系的稳定安全。

    一种盾构隧道外挂式废水泵房复合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130491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1053034.4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外挂式废水泵房复合加固结构,包括盾构隧道主体、外挂式废水泵房本体和混凝土地连墙本体,所述盾构隧道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外挂式废水泵房本体,所述盾构隧道主体内侧的孔口处卡合连接有孔口管,所述孔口管的中部焊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孔口管远离盾构隧道主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球型阀门,所述密封管的内侧焊接有限位环,所述密封管远离球型阀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压篮。该盾构隧道外挂式废水泵房复合加固结构,降低了冻结管本体的打设长度,且降低了偏斜量及断裂的可能性,另外提高外挂式废水泵房本体冻结加固效果,保证施工安全。

    用于暗挖地铁车站的核心土承载式支护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09670983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275417.7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暗挖地铁车站的核心土承载式支护体系,所述支护体系包括位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并对称设置的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导洞水平撑、侧壁格栅钢架和下部格栅钢架以及位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上部的拱顶型钢直撑和拱顶格栅钢架;所述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沿隧道开挖方向对称设有岩肩,所述岩肩与预留台阶型核心土上部的转角处沿开挖方向铺设有L型角钢垫板;所述预留台阶型核心土左右两侧的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和导洞水平撑相交于L型角钢垫板,并分别与所述L型角钢垫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L型角钢垫板的设置,增大了侧壁导洞弧形支撑和导洞水平撑与岩土体接触面积,减少压应力集中,保证了支护体系的稳定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