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018310.0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李兆龙 , 何明静 , 曲宏略 , 王义春 , 路兆印 , 刘延龙 , 姜彬 , 张星 , 张建经 , 邓媛媛 , 聂健行 , 邢兰涛 , 张炎伟 , 张明 , 董望旺 , 朱梦佳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E02D17/20 , E02D2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稳定性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局部稳定性包括计算局部稳定系数;计算抗倾覆稳定性包括计算抗倾覆稳定系数,抗倾覆稳定系数为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值;计算抗滑动稳定性包括计算抗滑稳定系数,抗滑稳定系数为抗滑力与滑动力的比值;计算地基承载力包括计算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本发明在稳定性计算中根据该装配式挡土墙的支护特点,考虑了局部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抗滑动稳定性、挡土墙地基承载力的整体稳定性,充分评估了装配式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过程简便、可靠性强,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新型装配式挡土墙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18310.0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李兆龙 , 何明静 , 曲宏略 , 王义春 , 路兆印 , 刘延龙 , 姜彬 , 张星 , 张建经 , 邓媛媛 , 聂健行 , 邢兰涛 , 张炎伟 , 张明 , 董望旺 , 朱梦佳
IPC: G06F30/20 , G06F17/10 , E02D17/20 , E02D2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稳定性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局部稳定性包括计算局部稳定系数;计算抗倾覆稳定性包括计算抗倾覆稳定系数,抗倾覆稳定系数为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值;计算抗滑动稳定性包括计算抗滑稳定系数,抗滑稳定系数为抗滑力与滑动力的比值;计算地基承载力包括计算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本发明在稳定性计算中根据该装配式挡土墙的支护特点,考虑了局部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抗滑动稳定性、挡土墙地基承载力的整体稳定性,充分评估了装配式挡土墙的稳定性,计算过程简便、可靠性强,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新型装配式挡土墙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531306.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20/00 , E21D11/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水软岩单线铁路轨道加固设计及施工方法,先通过“智能探水预测一体化算法”对掌子面前方的涌水量、涌水发展趋势、水压大小预测值,并通过加权分析判断出此处的风险情况,施工时进行超前钻探泄水孔并采集周围地质情况,依据之前对此地工况的风险程度判断进行对应施工,本发明为一种富水软岩单线铁路轨道加固设计及施工方法通过“智能探水预测一体化算法”可量化的判断掌子面前方含水量情况,能更有效地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提高施工效率,随后施工中依据此前计算结果辅助施工,根据掌子面前方含水情况进行判断后再进行区分化施工,能极大节省工程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更高效地利用施工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923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38295.7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掺玄武岩纤维的弃渣水稳料配比及其评价方法,涉及水稳料领域,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玄武岩纤维和水,其中,粗集料为砂石骨料4.75‑26.5mm连续级配碎石,4.75‑9.5mm、9.5‑19mm、19‑26.5mm的重量份数比为13‑18:30‑40:22‑26;细集料为隧道弃渣,隧道弃渣包括粗砂和细砂,粗砂、细砂的重量份数比为10‑15:12‑16。通过添加纤维、改变水泥掺量可以抑制裂缝的产生,本发明以弃渣水稳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劈裂试验及对试样抗冻性能的研究,探究纤维对水稳料耐久性能的影响,快速得到水稳料的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58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287820.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配方确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耐腐蚀混凝土及其配合比的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基于隧道掌子面地下水中腐蚀性离子及其浓度,确定防腐剂种类;基于加速腐蚀试验法、混凝土的配方和配置强度,得耐腐蚀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防腐剂掺量、防腐蚀离子浓度的函数关系;基于耐腐蚀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防腐剂掺量、防腐蚀离子浓度的函数关系,混凝土的配置强度和隧道掌子面地下水中防腐蚀离子浓度,得防腐剂的掺量。本发明针对不同隧道支撑面地下水中腐蚀性离子浓度的不同,确定兼顾防腐蚀效果、生产成本和环境环保的防腐剂种类以及其掺量,实现根据不同隧道,确定不同的耐腐蚀混凝土配合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788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31730.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Ⅵ级围岩隧道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涉及隧道结构技术领域。一种Ⅵ级围岩隧道支护体系,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层初期支护,每个第一层初期支护顶端设置有纵向布置的超前支护,每个第一层初期支护内设有第二层初期支护;第一层初期支护和第二层初期支护上有填充部一,填充部一设置于第一层初期支护和第二层初期支护与隧道相近的一侧,且有填充部二紧贴第二层初期支护内侧设置;每个第一层初期支护和第二层初期支护上还包括型架,沿隧道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型架上设置有固定部件;支护体系应用于施工方法。此种支护体系,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施工方法,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431040.1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爆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力环境软岩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方法。提出爆破区与非爆破区的划分方法,并通过进行炮孔布局、装药量分布以及引爆顺序的调整,有效降低爆破粉尘、减少爆破扰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了应对易破碎的围岩结构,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的弱爆破施工方式,通过对炮孔的合理布置,以及对炮孔内装药量、引爆顺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铁路隧道的松动爆破,后期通过结合机械式掘进,即可完成该类型隧道的顺利挖掘。该方法适用于该类型的围岩结构,能够有效控制掌子面的轮廓,后方收敛变形也大幅度减小,在保证隧道平稳推进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火工品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9782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415723.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8B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箱涵预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箱涵预制的内模系统,包括一个立柱和若干个内模板,所述内模板用于支撑箱涵的内侧面,还包括倒角模板,所述倒角模板用于支撑箱涵内侧的倒角,所述立柱与每个所述内模板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立柱与每个所述倒角模板也连接有伸缩装置;由于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箱涵预制的内模系统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倒角模板远离或靠近所述立柱运动,方便安装或拆除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倒角模板,并且仅设置一个立柱,就能够同时拆除多个所述内模板和所述倒角模板,提高了拆模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所述内模系统能够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43866.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IPC: G06F30/28 , E21D9/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地层盾构栽头灾害预测方法及处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盾构机行驶至溶洞正上方一侧的第一工况下,获取溶洞一侧边缘岩土受到的第一均布荷载;根据第一均布荷载获取溶洞底层深度处岩土受到的竖向第一最大主应力,获取岩土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第二最大主应力,对第一最大主应力和第二最大主应力的比较以判断溶洞是否发生破坏;盾构机行驶至溶洞正上方的第二工况下,获取盾构机与溶洞之间中间岩土的均布荷载;获取中间岩土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切力,根据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切力判断溶洞是否发生破坏;第一工况和第二工况下均判断溶洞不会发生破坏时,则判断不会发生栽头灾害,否则会发生栽头灾害,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栽头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0623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07471.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盾构隧道运营期管片上浮控制系统及方法,管片拱顶处安装所述的顶部支撑装置,在管片产生上浮倾向时为管片提供良好的支撑,有效防止管片上浮;在管片拱脚处,通过斜向下打入所述的涨壳式注浆锚杆,在管片产生上浮倾向时起到良好的锚固作用;在管片两侧拱腰设置所述的抗剪键,在管片上浮时抗剪键受剪约束管片,从而进一步防止管片上浮;且在管片壁后设置注浆层,所述的注浆层采用分区域注浆;顶部支撑装置、涨壳式注浆锚杆、抗剪键均穿过注浆层延伸至围岩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