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3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19326.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壳抑压过滤排放系统与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核动力装置专设安全设施及辐射防护领域。所述安全壳抑压过滤排放系统包括排放阀(2)、排放管道(3)、喷管(4)、抑压水池、扩容室(7)、汽水分离器(9)、金属纤维过滤层(10)、爆破膜(12)、换热器以及阀门。本发明的安全壳抑压过滤排放系统通过设置海水侧换热器和抑压水池换热器,借助海水侧换热器与抑压水池换热器之间的位差以及事故条件下海水与抑压水池内液相之间的温差,构建自然循环回路,实现安全壳内LOCA事故或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条件下抑压水池热量的无时限导出;采用多级鼓泡的抑压水洗方法能够实现安全壳的快速抑压以及气载放射性物质的高效滞留;通过布置组合式金属纤维过滤层减少对总体资源的占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32856.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自然循环和强迫循环运行的船用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涉及船舶核动力系统专设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有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管路,蒸汽发生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组件,蒸汽发生器与冷却组件之间设置有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管路。凭借汽液两相的密度差建立的自然循环将蒸汽发生器热量导出至冷却水箱,另外冷却组件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管路之间设置有强迫循环组件,强迫循环组件可增强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管路的循环能力。本申请具有在不依赖外部能源的前提下,提高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的排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71854.9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过滤效率检测系统,包括蒸汽供应管路、预热管路、气溶胶供应管路、试验管路、第一取样管路、出口管路、气溶胶过滤试验样机、第二取样管路,第一取样装置和第二取样装置;所述蒸汽供应管路、预热管路、气溶胶供应管路和第一取样管路的出口端均依次分别与试验管路的入口端连通;所述蒸汽供应管路的入口端与蒸汽稳压器的出口连通;所述预热管路上配置有加热器,预热管路的入口端与第一氮气瓶连通;所述气溶胶供应管路与气溶胶发生器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过滤效率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检测系统及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实际生产中安全壳气体的排放提供参考,可有效保证排放气体内气溶胶含量达到排放要求,保障辐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1149.5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绕丝燃料组件热工水力数值求解方法,涉及反应堆领域。绕丝燃料组件热工水力数值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无绕丝实体的燃料组件棒束通道数值模型的初始流场,计算原有绕丝所在空间网格节点各个方向的虚拟体积力的动量源项;将计算得到的动量源项加载到动量守恒方程中并迭代,获得新的流场后判断结果是否收敛,若未收敛,则基于新的流场重新计算动量源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计算收敛,得到绕丝燃料组件的热工水力数值。本申请提供的绕丝燃料组件热工水力数值求解方法无需建立绕丝实体模型及贴体网格即可进行计算,从而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34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19314.7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成式换料工作间,其包括集成工作箱;集成工作箱的内腔被分隔成隔离作业区和转运区;隔离作业区中间隔地设置有换料转运通道和龙门吊,龙门吊用于将由换料转运通道中转运而来的废料吊运到隔离作业区中进行处理;集成工作箱的底板内壁上安装有运输组件,运输组件由隔离作业区延伸至转运区,并穿出集成工作箱外,用于将收集的废料进行转运。该装置采用分区设计,划分了隔离作业区和转运区,通过外部通风设施的运行,保证隔离作业区、转运区与外部环境两两之间维持一定的微负压,防止隔离作业区气体泄漏到外部大气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964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20336.X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热阱余热排出装置,包括冷却液容纳本体、空气引入本体、换热器、空气进入管道和空气排出管道,换热器倾斜设置于冷却液容纳本体内部,能够充分的占据整个冷却液容纳空间,以便更好的水冷降温,空气引入本体与冷却液容纳本体的第一壁的至少部分区域对接,第一壁为冷却液容纳本体和空气引入本体的公用壁,第一壁设置连通孔,冷却液可以从冷却液容纳本体经过连通孔流入到空气引入本体,当冷却液容纳本体内部冷却液的高度大于连通孔所占区域的高度时,依靠冷却液容纳本体内部的冷却液对换热器降温,当冷却液容纳本体的冷却液下降至连通孔所占区域时,空气从空气进入管道进入空气引入本体,之后进入冷却液容纳本体,对换热器进行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65939.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安全壳抑压过滤排放系统,包括:安全壳、排放阀、排放管道、喷管、第一级抑压水舱、第二级抑压水舱、折流板汽水分离器、扩容舱、爆破膜结构、组合式金属纤维过滤层、放射性监测仪、第一截止阀及第二截止阀。本发明设置两级抑压水舱,通过两级鼓泡水洗实现对气载放射性物质较高的去除效率,然后再借助现有舱室布置组合式金属纤维过滤器,能够满足LOCA事故工况下安全壳的快速降压及放射性物质去除的需求,同时解决现有核电站的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占用资源过多的问题,经济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3986.6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浮动核电平台的安全壳抑压过滤排放系统,包括:安全壳、第一排放阀、第一排放管道、第一喷管、第一级抑压水舱、第二级抑压水舱、扩容舱、第二排放阀、过滤舱室、第二喷管、空气冷却器、放射性监测仪、非能动余热排出水箱、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本发明通过设置串联的多种放射性去除手段,包括两级鼓泡水洗、静态混合器切割气泡、高效金属纤维过滤、银沸石过滤等,可实现气载放射性物质(气溶胶、无机碘和有机碘)的高效去除,降低严重事故条件下安全壳超压排放对环境的放射性影响。通过在过滤排放管线上设置空气冷却器对排放蒸汽进行冷凝,凝液借助重位差返回过滤舱室,可实现水洗器的长期非能动有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49534.5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换热器、下降段母管、冷却水舱、上升段母管和气体分散器;所述冷却换热器有多组,布置在安全壳内;各冷却换热器的入口端与下降段母管的出口端连通,下降段母管的入口端与冷却水舱连通;各冷却换热器的出口端与上升段母管的入口端连通,上升段母管的出口设置有气体分散器,气体分散器设于冷却水舱内;所述冷却水舱设于安全壳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在安全壳内设计多组冷却换热器提高换热,且冷却水舱与冷却换热器的相对布置位差较小,二者位差在5m以下,能够适应舰船使用条件下紧凑式布置的要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