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超大型铝合金整体框模锻件残余应力的冷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18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40767.7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降低超大型铝合金整体框模锻件残余应力的冷压方法,属于模锻件残余应力控制领域,目的有效降低残余应力。锻件模型的锻件高筋的内侧面与外侧面均为具有拔模斜度的平面。根据锻件模型设计的冷压模的高筋腔的腔顶相对锻件高筋的筋顶为正间隙;冷压高筋腔的侧面相对于锻件高筋的侧面为负间隙;冷压腹板腔相对于锻件腹板为正间隙;冷压低筋腔的腔顶相对锻件低筋的筋顶为负间隙。优化冷压模;冷压模实施锻件锻造。承压面在压机运动方向投影面积较直接压筋顶小,因此冷压变形力更小。冷压模与锻件模型高筋侧壁为负间隙,冷压时直接将锻件位置锁定,无需考虑冷压定位匹配性问题。通过冷压侧壁,使材料流向筋顶处,有效消除外缘条芯部残余应力。

    提高TC21钛合金强韧度匹配的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450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9252.0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TC21钛合金强韧度匹配的锻造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加工技术领域,目的是提高中、大截面锻件的强度。步骤一、将来料在两相区(Tβ‑50℃)~(Tβ‑20℃)保温热透,锻造获得初始坯料;步骤二、将初始坯料在两相区(Tβ‑50℃)~(Tβ‑20℃)保温热透,然后升温至(Tβ+5℃)~(Tβ+30℃)保温热透,锻造获得中间坯料;步骤三、将中间坯料在两相区(Tβ‑50℃)~(Tβ‑20℃)保温热透,锻造获得最终锻件。本发明,先进行准β锻造获得中间坯料,然后再对中间坯料进行两相区锻造,与传统的直接准β锻造相比,获得的TC21钛合金强度水平提高了30~60MPa,断裂韧性依然满足锻件要求且有富裕度,且锻件表面质量更优。

    大型整体框锻造模具的制备方法及挤压扩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5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45837.4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整体框锻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型整体框挤压扩孔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大型整体框锻造模具的制备方法制备制坯模、预锻模和终锻模;将原始坯料通过制坯模锻造为制坯件;去除制坯件的制坯件连皮;将去除制坯件连皮的制坯件通过预锻模锻造为仅包括预锻件本体和预锻件过渡部的预锻件;将预锻件通过终锻模锻造为锻件毛坯。预锻过程中:在压制前期阶段,可通过预锻模对制坯件过渡部产生一个水平分力,该水平分力挤压推动制坯件本体及制坯件过渡部快速向外侧移动,在压制后期阶段,再通过预锻模压薄制坯件过渡部进一步提供坯料,不仅实现整体框内孔的高效扩孔,而且保证坯料充满预模锻的型腔。

    大型整体框锻造模具的制备方法及挤压扩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5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545837.4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整体框锻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型整体框挤压扩孔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大型整体框锻造模具的制备方法制备制坯模、预锻模和终锻模;将原始坯料通过制坯模锻造为制坯件;去除制坯件的制坯件连皮;将去除制坯件连皮的制坯件通过预锻模锻造为仅包括预锻件本体和预锻件过渡部的预锻件;将预锻件通过终锻模锻造为锻件毛坯。预锻过程中:在压制前期阶段,可通过预锻模对制坯件过渡部产生一个水平分力,该水平分力挤压推动制坯件本体及制坯件过渡部快速向外侧移动,在压制后期阶段,再通过预锻模压薄制坯件过渡部进一步提供坯料,不仅实现整体框内孔的高效扩孔,而且保证坯料充满预模锻的型腔。

    一种确定锻造工艺参数的高精度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27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34158.0

    申请日:2025-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确定锻造工艺参数的高精度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实验锻件设计;S2:坯料设计;S3:坯料制造;S4:坯料处理;S5:取样检测。本发明,提高了锻造过程中除变量外其他参数的一致性,消除了除变量外其他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代表不同变形量的各试块厚度、宽度一致,拼接后形成实验锻件,根据实验锻件各个试块的变形量设计坯料,坯料在电炉中的加热温度、出炉后的转运时间、在锻造设备上的锻造速度、锻造后的冷却速度均相同,最终得到实验件,实验件各段的变形量与试块的变形量一致。该实验方案获得的工艺参数具有高准确性,可真实反应材料组织性能与工艺参数的本质规律,消除变量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一种球壳类锻件模锻成型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4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49467.0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壳类锻件模锻成型方法,属于锻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球壳类锻件在模锻成型过程中的小应变区域;制作模具,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与球壳类锻件的轮廓适配的型腔,型腔的腔壁包括目标区域,目标区域设置有凹槽;将坯料置于下模上;驱动上模下压,利用型腔的腔壁挤压坯料,以使坯料成型为预成型锻件,预成型锻件的小应变区域形成凸起;驱动上模上升,并驱使预成型锻件在下模上旋转,以使凸起与凹槽错开;驱动上模再次下压,利用型腔的腔壁将旧的凸起压平,在预成型锻件的小应变区域形成新的凸起;多次重复上述两个步骤,获得外表面具有凸起的终锻件;通过机加工去除终锻件外表面上的凸起,获得球壳类锻件。

    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锻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05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71926.4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锻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棒料第一火次加热后自由锻,获得一端具有大头段的半成品荒坯;将半成品荒坯第二火次加热后,利用工装对半成品荒坯的大头段进行局部小应变预定位成型,获得成品荒坯;将成品荒坯第三火次加热后模锻成型,获得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锻造方法,采用的是“制坯+终锻”的方法,与现有的两种方法相比,减少了“预锻”和“退火+机械加工修型”的工序,使得起落架活塞杆模锻件的生产周期至少缩减3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