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1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79049.6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燕山大学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C22C33/04 , C21D8/00 , C21D1/34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4 , C22C38/06 ,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镍基合金大型锻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铁镍基合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铁镍基合金难以满足大直径锻件的综合性能需求的问题。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冶炼、浇注得到铸锭;步骤2:将铸锭进行四级均匀化处理;步骤3:多火次锻造制备锻坯;步骤4:对锻坯进行固溶和两次时效处理,得到铁镍基合金大型锻件。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铁镍基合金大型锻件的力学性能优异,可以满足700℃长期稳定服役。
-
公开(公告)号:CN119839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59833.3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包套装置,涉及材料加工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保温包套装置包括包套本体,所述包套本体包括柔性保温层和形状记忆合金包覆层,所述柔性保温层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包覆层连接,且所述柔性保温层平行铺设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包覆层的表面。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包覆层用于在预设温度下恢复到其预先设定的形状,以带动所述柔性保温层包裹于锻件表面。本发明中的保温包套装置能够解决锻件传统保温包套方式的劳动强度大、工人操作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00447.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基合金均匀化热处理评价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镍基合金的元素偏析程度进行测定,得到镍基合金的偏析系数总和A和最大偏析系数B;根据偏析系数总和A和最大偏析系数B,确定镍基合金对应的偏析等级D;根据偏析等级D对镍基合金进行均匀化处理,确定镍基合金的残余偏析系数δ和偏析系数K;根据残余偏析系数δ和偏析系数K,评价均匀化处理程度。本发明通过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对镍基合金铸锭中元素偏析程度的精确测定,提高了镍基合金铸锭的均匀化热处理效果,确保了材料性能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25380.6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淀强化马氏体不锈钢原奥氏体晶界腐蚀方法,属于金相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马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剂及腐蚀方法不能很好地显示沉淀强化马氏体不锈钢的原奥氏体晶界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试样,将试样粗磨、细磨、两步抛光并吹干;其中,试样的数量为多个,一个作为待检测试样,其他作为相关试样;制备晶界腐蚀液;将相关试样和待检测试样放入盛有晶界腐蚀液的容器中,待检测试样的检测面朝上,室温静置;取出试样,检测面朝上放入草酸溶液中静置,去除由于浸泡产生的黑色沉淀物;依次用水、酒精冲洗待检测试样的检测面并立即吹干,得到可行金相观察的试样。本发明的方法腐蚀出的晶界清晰,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87434.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锭型改型IN617合金的枝晶腐蚀剂及其腐蚀方法,属于金相样品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腐蚀剂无法对此锭型改进型IN617合金腐蚀出清晰的枝晶组织的技术问题。大锭型改型IN617合金的枝晶腐蚀剂的组分为:浓盐酸80~120ml;浓硝酸9~15ml;水100~130ml;乙醇10~20ml。本发明能够快速、清晰的腐蚀出改型IN617合金的铸态及均匀化热处理态的枝晶组织,测量枝晶间距,并通过能谱测定枝晶间及枝晶干的成分,分析其偏析程度,用于评价改型IN617合金的铸态组织以及均匀化热处理对于枝晶偏析的消除作用,为制定锻前均匀化工艺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49051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667852.X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应力松弛的数值模拟方法,属于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回火数值模拟获得材料力学性能难、实验时间长的问题。该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多个淬火态的单一组织试样进行回火热处理,在升温过程中的不同温度下,取样进行冷却,获得升温试样;在保温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取样进行冷却,获得保温试样;在冷却过程中的不同温度下,取样进行冷却,获得冷却试样。将升温试样、保温试样和冷却试样升温至取样温度,匀温后,进行应力应变测试,获得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参数。本发明提供的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可用于测试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9051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67852.X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8 , G01N1/28 ,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应力松弛的数值模拟方法,属于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回火数值模拟获得材料力学性能难、实验时间长的问题。该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多个淬火态的单一组织试样进行回火热处理,在升温过程中的不同温度下,取样进行冷却,获得升温试样;在保温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取样进行冷却,获得保温试样;在冷却过程中的不同温度下,取样进行冷却,获得冷却试样。将升温试样、保温试样和冷却试样升温至取样温度,匀温后,进行应力应变测试,获得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参数。本发明提供的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可用于测试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00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3783.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IPC: B21K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温装置和补温控制方法,涉及材料加工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补温装置包括环形安装架、移动控制单元和补温件,移动控制单元设置于环形安装架,补温件设置于移动控制单元;移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接触传感器、第二接触传感器和接触感应控制器,第一导轨设置于环形安装架,补温件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第一接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导轨的两端,第二接触传感器与补温件连接,第一接触传感器和第二接触传感器分别与接触感应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锻件表面的长效保温,改善因锻件表面温度降低而造成其表面出现裂纹和混晶组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96849.X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格镍基合金棒料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属于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制造方法需要较大压机,且制造的棒料表面易开裂且组织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S1、利用自由锻压机采用闭式镦粗或自由锻镦粗的方式对铸锭进行镦粗处理,镦粗得到圆柱体锻坯;S2、对圆柱体锻坯进行表面机加工;S3、对圆柱体锻坯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然后进行入炉加热;S4、加热后进行热挤压;S5、热挤压结束后进行脱模,并将脱模后得到的棒料进行空冷或者水冷,得到大规格镍基合金。本发明采用较小的挤压比,能够有效降低对压机吨位的需求;另外,制造的大规格镍基合金棒料的内部组织均匀,表面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61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487434.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锭型改型IN617合金的枝晶腐蚀剂及其腐蚀方法,属于金相样品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腐蚀剂无法对此锭型改进型IN617合金腐蚀出清晰的枝晶组织的技术问题。大锭型改型IN617合金的枝晶腐蚀剂的组分为:浓盐酸80~120ml;浓硝酸9~15ml;水100~130ml;乙醇10~20ml。本发明能够快速、清晰的腐蚀出改型IN617合金的铸态及均匀化热处理态的枝晶组织,测量枝晶间距,并通过能谱测定枝晶间及枝晶干的成分,分析其偏析程度,用于评价改型IN617合金的铸态组织以及均匀化热处理对于枝晶偏析的消除作用,为制定锻前均匀化工艺提供重要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