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4516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52285.2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6 , C12Q2600/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结直肠癌特异性甲基化检测的引物、体系及应用。本发明针对人结直肠癌基因组中SEPTIN9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设计了一对用于人结直肠癌特异性甲基化检测的PCR引物和试剂盒(体系)。用该引物和体系对待测硫化后的样本进行PCR检测,依据扩增后的荧光相对强度判定样本是否为人结直肠癌样本。与常规的结直肠癌诊断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好等特点,能在早期及时对人结直肠癌进行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556219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200310122884.X
申请日:2003-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醛基修饰的基因芯片基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以普通玻璃基片为载体,将活性官能团醛基引入基片表面,生成有效而牢固地能固定氨基修饰DNA的基因芯片基片。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羟基化、APTES的组装和对苯二甲醛的组装三步。对苯二甲醛中两个醛基只有一个与基片上的氨基反应并以C=N双键结合,另一个醛基暴露在基片表面上。本发明的优点是以价格低廉的普通玻璃片做为基因芯片制作的主要载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共价键结合能稳定固定寡核苷酸,在杂交、洗涤和分析过程中不易脱落;选材来源丰富、制备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51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53178.7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浓度筛选多细胞共培养的培养孔板及其使用方法,芯板的正面设有上层细胞培养区、背面设有下层细胞培养区和浓度梯度发生区,上层细胞培养区内设有上层细胞培养孔,下层细胞培养区内设有下层细胞培养孔,上、下层细胞培养孔之间位置相对应并通过透液膜分隔,浓度梯度形成通道的上游端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连通、下游端分别与对应浓度梯度级的下层细胞培养孔连通,芯板上设有液体出口,下层细胞培养孔末端与液体出口连通,芯板背面的下层细胞培养区和浓度梯度发生区通过封液膜覆盖密封。本发明能够实现体外多(两种以上)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能够实现细胞的灌注培养,实现药物浓度的梯度分配以提高药物浓度筛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47414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617918.2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32 , G01N33/543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探针的微流体芯片检测微量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标准的光刻工艺实现微结构的制作,用玻璃片(点有DNA探针)与微结构封接制备了所需的微流体芯片;在纳米金颗粒上同时标记单克隆二抗及信号放大作用的Barcode DNA,并在磁珠上标记单克隆一抗;在微流体芯片管道内,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以及信号的逐级放大、银染显色,从而达到对微量目标蛋白的检测。所述的方法将生物样品的富集、分离和检测连接为一体,具有特异、快速和高灵敏的特点,可望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中微量蛋白(抗原或抗体)的诊断和检测。灵敏度可达pg/ml,比临床中普通的LEISA法提高了1000倍。
-
公开(公告)号:CN1325660C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310122884.X
申请日:2003-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醛基修饰的基因芯片基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普通玻璃基片为载体,将活性官能团醛基引入基片表面,生成有效而牢固地能固定氨基修饰DNA的基因芯片基片。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羟基化、APTES的组装和对苯二甲醛的组装三步。对苯二甲醛中两个醛基只有一个与基片上的氨基反应并以C=N双键结合,另一个醛基暴露在基片表面上。本发明的优点是以价格低廉的普通玻璃片做为基因芯片制作的主要载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共价键结合能稳定固定寡核苷酸,在杂交、洗涤和分析过程中不易脱落;选材来源丰富、制备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47414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617918.2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68 , G01N33/532 , G01N33/543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探针的微流体芯片检测微量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标准的光刻工艺实现微结构的制作,用玻璃片(点有DNA探针)与微结构封接制备了所需的微流体芯片;在纳米金颗粒上同时标记单克隆二抗及信号放大作用的Barcode DNA,并在磁珠上标记单克隆一抗;在微流体芯片管道内,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反应以及信号的逐级放大、银染显色,从而达到对微量目标蛋白的检测。所述的方法将生物样品的富集、分离和检测连接为一体,具有特异、快速和高灵敏的特点,可望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中微量蛋白(抗原或抗体)的诊断和检测。灵敏度可达pg/ml,比临床中普通的LEISA法提高了100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416451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52285.2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结直肠癌特异性甲基化检测的引物、体系及应用。本发明针对人结直肠癌基因组中SEPTIN9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设计了一对用于人结直肠癌特异性甲基化检测的PCR引物和试剂盒(体系)。用该引物和体系对待测硫化后的样本进行PCR检测,依据扩增后的荧光相对强度判定样本是否为人结直肠癌样本。与常规的结直肠癌诊断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好等特点,能在早期及时对人结直肠癌进行诊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