锗衬底的生长方法以及锗衬底

    公开(公告)号:CN102383192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215672.0

    申请日:2011-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锗衬底的生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支撑衬底,所述支撑衬底为晶体材料;在支撑衬底表面采用第一温度外延生长第一锗晶体层;在第一锗晶体层表面采用第二温度外延生长第二锗晶体层,所述第一温度低于第二温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出了一种低高温锗外延结合的生长工艺,首先低温生长一层锗层,锗外延生长速度低,具有二维生长特性且完全弛豫,这层薄的低温锗层具有较多的缺陷,易于应力驰豫以及位错湮灭,随后,再高温生长一层锗外延层,该层生长速度快,能够得到具有高晶体质量且完全驰豫的单晶锗层。

    制备具有均匀厚度器件层的衬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6123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110215676.9

    申请日:2011-07-29

    Inventor: 魏星 张鹏 曹共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均匀厚度器件层的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外延衬底和支撑衬底,所述外延衬底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在所述外延衬底表面外延生长器件层;在所述支撑衬底和/或器件层的表面形成绝缘层;以绝缘层为中间层,将外延衬底和支撑衬底键合在一起:采用选择性腐蚀工艺腐蚀外延衬底至器件层与外延衬底的界面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外延的器件层边缘区域比中心区域厚,这正好抵消了自掺杂效应对自停止腐蚀工艺的影响,从而获得了具有均匀厚度的器件层。

    制备具有均匀厚度器件层的衬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612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15676.9

    申请日:2011-07-29

    Inventor: 魏星 张鹏 曹共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均匀厚度器件层的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外延衬底和支撑衬底,所述外延衬底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在所述外延衬底表面外延生长器件层;在所述支撑衬底和/或器件层的表面形成绝缘层;以绝缘层为中间层,将外延衬底和支撑衬底键合在一起:采用选择性腐蚀工艺腐蚀外延衬底至器件层与外延衬底的界面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外延的器件层边缘区域比中心区域厚,这正好抵消了自掺杂效应对自停止腐蚀工艺的影响,从而获得了具有均匀厚度的器件层。

    紧凑型马赫曾德干涉结构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2501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310108863.2

    申请日:2003-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马赫曾德干涉结构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结构紧凑的T型波导分支器取代传统的马赫曾德干涉结构中所采用的Y型波导分支器,极大地缩小了器件结构的长度,克服了传统器件结构长度长、制作困难的缺点。本结构通过应用大角度、小尺寸、低损耗的全反射型弯曲波导实现了传输光的分束、合束以及传输方向的改变。全反射型弯曲波导的全反射镜凹槽可以利用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或反应离子刻蚀等技术获得,而且传输光在每个全反射镜镜面的入射角度均大于全反射角;此外,通过全反射镜连接的相邻传输波导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器件结构可以以硅、绝缘层上的硅(SOI)、GeSi/Si、AlGaAs、GaAs、GaAs/AlGaAs、InP/InGaAsP等材料为基材料。

    采用吸杂工艺制备带有绝缘埋层的半导体衬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30039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08061.8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一种采用吸杂工艺制备带有绝缘埋层的半导体衬底的方法,包括:提供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在器件衬底的表面形成绝缘层;采用两步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器件衬底;将带有绝缘层的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键合,使绝缘层夹在器件衬底与支撑衬底之间;对键合界面实施退火加固;对键合后的器件衬底实施倒角研磨、减薄以及抛光。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键合前采用吸杂工艺对器件衬底进行处理,表面形成洁净区域,随后将该洁净区转移到另一片支撑衬底之上,得到具有高晶体质量的键合材料。并且在热处理器件衬底的工艺中仅采用了两步热处理步骤,而将第三步高温热处理步骤与后续加固键合界面的步骤整合成一步,从而降低了工艺复杂度,节约了工艺成本并提高了工艺效率。

    采用离子注入制备绝缘体上硅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30038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08050.X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一种采用离子注入制备绝缘体上硅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单晶硅衬底;将氧离子注入至单晶硅衬底中,以在单晶硅衬底中形成富氧层,以及覆盖在富氧层表面的器件层;对注入后的单晶硅衬底实施第一次退火;对注入后的单晶硅衬底实施第二次退火,第二次退火气氛中氧浓度大于第一次退火气氛中的氧浓度,以增厚绝缘埋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两步不同退火工艺的方法,第一次退火过程用于绝缘埋层形成以及器件层再结晶修复晶格损伤,第二次退火过程提高了气氛中的氧气浓度,用于增厚已形成的绝缘埋层,提高埋层质量,采用两次氧气浓度不同的退火工艺能够有效地提升SIMOX材料埋氧层质量。

    结构紧凑的载流子吸收型光强度调制器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23881C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3141411.7

    申请日:200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载流子吸收型光强度调制器及制作方法,包含输入波导、输出波导、至少两个调制直波导,其特征在于以绝缘层上的硅(SOI)为基材料,每条调制波导有各自独立的载流子注入区域,调制波导之间的连接通过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特性或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得的全内反射波导实现,且两相邻调制波导的轴线相互垂直,在短距离、小面积范围内实现了调制波导的紧凑排列,解决了载流子吸收型硅波导光强度调制器的调制深度与器件长度之间的矛盾;同时通过设计、调整全内反射波导的位置和方向,调制波导可以与不同位置的输入输出波导实现灵活连接。本器件结构紧凑、尺寸小、便于实现集成化,采用常规硅微电子加工工艺制作。

    紧凑型马赫曾德干涉结构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4967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8863.2

    申请日:2003-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马赫曾德干涉结构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结构紧凑的T型波导分支器取代传统的马赫曾德干涉结构中所采用的Y型波导分支器,极大地缩小了器件结构的长度,克服了传统器件结构长度长、制作困难的缺点。本结构通过应用大角度、小尺寸、低损耗的全反射型弯曲波导实现了传输光的分束、合束以及传输方向的改变。全反射型弯曲波导的全反射镜凹槽可以利用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或反应离子刻蚀等技术获得,而且传输光在每个全反射镜镜面的入射角度均大于全反射角;此外,通过全反射镜连接的相邻传输波导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器件结构可以以硅、绝缘层上的硅(SOI)、GeSi/Si、AlGaAs、GaAs、GaAs/AlGaAs、InP/InGaAsP等材料为基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