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人系留气球载人平台和双人系留气球

    公开(公告)号:CN11266035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609226.3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人系留气球载人平台和双人系留气球,双人系留气球载人平台中,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与垂直方向上平行设置的两个吊装带形成矩形框架结构,且上、下横杆与吊装带接近的端部通过端盖接头和快卸环连接,形成载人平台的外框结构;两个座椅分别通过座椅吊索、快卸环和座椅接头吊挂在上横杆的下方,且位于外框结构内部;双人系留气球载人平台通过连接在上横杆上的端盖接头和座椅接头吊挂在双人系留气球的底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系留气球载人平台,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大,制造成本高等因素,对于双人系留气球并不适用的问题。

    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303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1604996.9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操作显示控制器、计长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以及电源;电源向与其连接的各设备提供工作电源;计长传感器测量布料缺陷位置所在的纵向长度;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布料缺陷位置所在的横向宽度;可编程控制器采集布料缺陷位置纵向长度、横向宽度,记录囊体布料中缺陷的位置点;操作显示控制器显示缺陷的位置点,并通过显示界面提供缺陷类别选项,并且指示操作人员按压缺陷类别选项中的代码按键后,记录当前缺陷的缺陷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解决了传统卷验机的数据记录处理方式,完全由工作人员操作,耗时耗力,效率太低等问题。

    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30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604996.9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操作显示控制器、计长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以及电源;电源向与其连接的各设备提供工作电源;计长传感器测量布料缺陷位置所在的纵向长度;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布料缺陷位置所在的横向宽度;可编程控制器采集布料缺陷位置纵向长度、横向宽度,记录囊体布料中缺陷的位置点;操作显示控制器显示缺陷的位置点,并通过显示界面提供缺陷类别选项,并且指示操作人员按压缺陷类别选项中的代码按键后,记录当前缺陷的缺陷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解决了传统卷验机的数据记录处理方式,完全由工作人员操作,耗时耗力,效率太低等问题。

    一种双人系留气球载人平台和双人系留气球

    公开(公告)号:CN1126603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609226.3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人系留气球载人平台和双人系留气球,双人系留气球载人平台中,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与垂直方向上平行设置的两个吊装带形成矩形框架结构,且上、下横杆与吊装带接近的端部通过端盖接头和快卸环连接,形成载人平台的外框结构;两个座椅分别通过座椅吊索、快卸环和座椅接头吊挂在上横杆的下方,且位于外框结构内部;双人系留气球载人平台通过连接在上横杆上的端盖接头和座椅接头吊挂在双人系留气球的底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系留气球载人平台,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大,制造成本高等因素,对于双人系留气球并不适用的问题。

    一种浮空器囊体充放气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095338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27853.8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浮空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浮空器囊体充放气一体机,风机与空气阀安装在保护罩内,保护罩具有密封性能。囊体压力低于设定阈值时,风机自动开启,同时自动开启空气阀,充放气一体机向囊体补充空气,直到囊体压力恢复到设定阈值,风机和空气阀自动关闭;囊体高于设定阈值时,空气阀自动开启,囊体排放空气,直到囊体压力恢复到设定阈值,空气阀自动关闭;解决了风机漏气和效率低的问题,减少了囊体的安装孔数量和安装面积,一体机兼具了充气和放气功能,安装简单,制造成本低。

    一种智能型气模自动充放气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26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81603.6

    申请日:2022-12-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气模自动充放气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差压传感器、风机、阀门;配置有多余度的差压传感器,每个差压传感器分别与气模的测压嘴和PLC控制器相连接;1个风机与1个阀门形成1条充放气支路,配置有多余度的充放气支路;PLC控制器与1条充放气支路形成1个充放气控制单元;PLC控制器多余度气模压力值进行综合判断,控制每个充放气控制单元中风机和阀门的工作状态,以通过对风机和阀门的状态配合执行对气模的充气和放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气模产品充放气装置,普遍存在的单个差压传感器的故障直接影响气模安全、由于风机工作频繁而其使用寿命,以及气模开孔数量和开孔面积较多的问题。

    一种柔性绳梯的制备方法和柔性绳梯

    公开(公告)号:CN112727344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09216.X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绳梯的制备方法和柔性绳梯,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应用对应的膜结构产品的结构特征,确定绳梯基布的形状和尺寸,并制作绳梯基布;步骤2,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高分子绳作为承力部件,并将承力部件两端预设长度的区域打散形成打散区域,打散区域的高分子纤维呈完全松散的状态;步骤3,将高分子绳两端的打散区域安装预设安装位置粘接在绳梯基布的对应区域;步骤4,采用加热加压的方式将、高分子绳的打散区域和绳梯基布复合成整体结构,制备形成柔性绳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绳梯无法适用于膜结构产品,从而导致膜结构产品的使用维护、攀爬工作等由于无着力点难以操作的问题。

    一种可重构工装框架连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21704127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3665581.4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重构工装框架连接机构,包括:上压板、下压板、中间垫板、四根压紧螺栓和四个压紧螺母;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四角相同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通孔;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设置在两个待固定的工装框架外侧;四根压紧螺栓从上压板和下压板的四角通孔中穿过且从工装框架外侧穿过,所述压紧螺母螺接在压紧螺栓上并将上压板、下压板和两个工装框架锁紧;通过上压板、下压板与工装框架之间的摩擦力固定工装框架。所述中间垫板四角分别设有四个通孔;中间垫板与上压板等大;所述中间垫板设置在两个工装框架贴合面之间;四根压紧螺栓从中间垫板的四角通孔中穿过;通过中间垫板进一步增大摩擦力。

    一种系留气球组合式锚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834241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028398.4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留气球组合式锚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组合式锚泊平台;组合式锚泊托架,设置在所述组合式锚泊平台上;系留气球,设置在所述组合式锚泊托架上;其中,所述组合式锚泊平台包括:至少两个子平台,具有对接孔;旗形合页,用于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子平台;所述组合式锚泊托架包括:至少两个子托架;快卸接头,用于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子托架;本申请以组合式锚泊平台、组合式锚泊托架等结构件为基础,对锚泊平台进行设计构型,在满足功能的同时提高锚泊平台的机动能力。

    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和系留气球缆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4998803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23281030.4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系留气球的可旋转连接装置和系留气球缆绳组件,可旋转连接装置包括:上、下接头,壳体,第一推力球轴承;壳体一端设置为开口,一端具有通孔;上、下接头都具有端头连接部和底座支撑部;下接头端头连接部从壳体的内部穿过通孔,并伸出到壳体的外部,底座支撑部嵌套在壳体内部,且底座支撑部的一侧与壳体的底部之间安装第一推力球轴承,使得下接头与壳体进行相对旋转;上接头的底座支撑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到壳体的开口区域内部,且与下接头的底座支撑部相对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系留气球与缆绳连接的方案,当系留气球在空中发生自旋时,而导致缆绳缠绕,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