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9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710182967.X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共孔径望远镜收发光轴校准装置及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光源、成像探测系统、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发射瞄准镜、电调镜、分光镜、跟踪快反镜、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中继传输光路,其中光源、成像探测系统、第三反射镜、发射瞄准镜和电调镜位于望远镜机下,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镜、跟踪快反镜、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中继传输光路位于望远镜机上;本方案中可实现共孔径望远镜系统收发光轴的高效校准,光路校准方法简单、快速、精确高(取决于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成像探测系统分辨率,一般可达μrad量级),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光路校准时间约在数分钟,显著提高了望远镜系统光路检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95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8074.9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于航 , 袁学文 , 谢川林 , 汪建伟 , 顾静良 , 常艳 , 何均章 , 姚景昭 , 刘章文 , 李正东 , 葛成良 , 周彦卿 , 陈黎 , 欧龙 , 刘小民 , 游疆 , 蒋牧曦 , 陈东亮 , 张旭东 , 窦辉山 , 金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能量计的信号采集处理电路系统,包括热电偶采集单元电路、RTD采集单元电路、光电二极管采集电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通信电路和隔离电源及π型滤波电路,热电偶采集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热电偶接插件电连接若干热电偶,RTD采集单元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RTD接插件电连接若干电阻温度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插件电连接若干光电二极管,三者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电连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信号输入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信号输出端通过通信电路电连接上位机。本发明不仅满足了不同类型激光能量计的能量测量工作,而且显著提高了热电偶测量的精度和帧频等技术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82871.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成像共轭的光瞳在线测量装置及校准方法,该方案包括有辅助校准楔镜、辅助校准光阑、分光镜、共轭成像镜头、CCD相机、电控平移台;装置在校准状态下,辅助校准楔镜、辅助校准光阑依次放入激光束中继光路中;分光镜放置于光瞳测量位置后;共轭成像镜头、CCD相机依次放置于分光镜后的光路;CCD相机固定于电控平移台上;装置在测试状态下,移除光路中的辅助校准楔镜和辅助校准光阑。该方案利用电控平移台改变CCD相机与共轭成像镜头目镜的距离S,实现对不同位置激光束光瞳的在线高精度扫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14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64893.1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及用于光轴调整的位移放大装置,所述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包括基座、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驱动器;其中,所述基座和一级杠杆为L型结构;所述一级杠杆的一端经第一柔性铰与基座的一端相连,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经第三柔性铰与二级杠杆的铰接端相连;所述二级杠杆的铰接端还经第二柔性铰与基座的端部连接;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一级杠杆经第一柔性铰绕基座转动,实现所述一级杠杆的另一端推动二级杠杆经第二柔性铰绕基座转动,完成二级杠杆的自由端的位移放大。本发明单驱双极位移放大器通过基座、一级杠杆和二级杠杆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对驱动器的位移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9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82967.X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共孔径望远镜收发光轴校准装置及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光源、成像探测系统、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发射瞄准镜、电调镜、分光镜、跟踪快反镜、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中继传输光路,其中光源、成像探测系统、第三反射镜、发射瞄准镜和电调镜位于望远镜机下,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分光镜、跟踪快反镜、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中继传输光路位于望远镜机上;本方案中可实现共孔径望远镜系统收发光轴的高效校准,光路校准方法简单、快速、精确高(取决于机上激光收发装置和成像探测系统分辨率,一般可达μrad量级),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光路校准时间约在数分钟,显著提高了望远镜系统光路检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85980.0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能量脉冲激光光子数测量装置及方法。脉冲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经平面采样分光镜分光;反射光衰减后进入光电倍增管,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压信号后输出至计算机的采集卡;透射光输送到能量计,能量计探测到透射光能量信号并输送到计算机;计算机中的测量软件根据采集卡的输入信号和能量计探测到的能量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光电倍增管的光电转换率。根据光电倍增管工作系数与采集卡获得的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待测脉冲光子数。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光子计数技术中的甄别器死时间限制和倍增管输出脉冲堆积效应的不足,可实现对纳秒级微能量脉冲激光信号的光子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61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710182871.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M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成像共轭的光瞳在线测量装置及校准方法,该方案包括有辅助校准楔镜、辅助校准光阑、分光镜、共轭成像镜头、CCD相机、电控平移台;装置在校准状态下,辅助校准楔镜、辅助校准光阑依次放入激光束中继光路中;分光镜放置于光瞳测量位置后;共轭成像镜头、CCD相机依次放置于分光镜后的光路;CCD相机固定于电控平移台上;装置在测试状态下,移除光路中的辅助校准楔镜和辅助校准光阑。该方案利用电控平移台改变CCD相机与共轭成像镜头目镜的距离S,实现对不同位置激光束光瞳的在线高精度扫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4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710185980.0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能量脉冲激光光子数测量装置及方法。脉冲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经平面采样分光镜分光;反射光衰减后进入光电倍增管,经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压信号后输出至计算机的采集卡;透射光输送到能量计,能量计探测到透射光能量信号并输送到计算机;计算机中的测量软件根据采集卡的输入信号和能量计探测到的能量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光电倍增管的光电转换率。根据光电倍增管工作系数与采集卡获得的光电倍增管输出的的电压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到达光电倍增管的待测脉冲光子数。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光子计数技术中的甄别器死时间限制和倍增管输出脉冲堆积效应的不足,可实现对纳秒级微能量脉冲激光信号的光子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5053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511563.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4N5/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智能相机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工业数字图像传感领域,在FPGA系统中实现图像预处理和实时光轴控制;在GPU+ARM系统中,GPU实现图像波前提取,图像识别;ARM进行光束质量控制,并对FPGA系统进行网格配置,实现输入输出显示,数据存储等管理功能。在ARM内嵌入开放式的Linux系统,将控制算法全部开放给用户,所以只要嵌入不同的用户代码,使本发明除了自适应光学控制外,还能实现基于图像识别的一些智能工业控制。本发明通过将前端FPGA预处理及光轴控制系统和后端的光束质量控制系统全部集成到一个相机整体中,实现了图像采集、图像识别、高速实时控制的一体化的相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110448.3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葛成良 , 李建民 , 袁学文 , 吴建平 , 顾静良 , 周彦卿 , 陈黎 , 欧龙 , 谢川林 , 李正东 , 刘章文 , 周志强 , 刘小民 , 蒋牧曦 , 于航 , 游疆 , 汪建伟 , 窦辉山 , 张旭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训练激光发射器及激光发射装置及激光模拟训练器,属于激光模拟训练器技术领域,模拟训练激光发射器包括激光光源、分束元件、扩束元件、合束元件以及发射窗口,激光光源用于发射激光束,分束元件用于将激光束分束形成多路子激光束,所述子激光束不少于3路,扩束元件对子激光束进行扩束并压缩光束发散角,合束元件对扩束后的子激光束进行合束形成发散角不同且同轴的多路激光脉冲,通过对分束元件、扩束元件以及合束元件的光路布局,可输出三路及三路以上、不同发散角且同轴的激光脉冲,可实现在特定距离上特定的激光光斑尺寸,满足室内、室外中等距离和较远距离激光模拟训练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