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3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05501.X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IPC: G16H15/0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6 , G06N5/04 , G06N3/089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CT影像报告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方法通过获取目标三维CT影像和目标三维CT影像对应的目标文本提示;将所述目标三维CT影像和所述目标文本提示输入至预设的报告生成模型,得到所述报告生成模型输出的所述目标三维CT影像的目标影像报告,能够实现从三维CT影像到影像报告的自动生成,提升影像报告生成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而提高了临床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29399.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盐沥青混合料长效性评价试验装置与方法,蓄盐沥青混合料长效性评价试验装置,包括箱体、恒温模块、离子浓度检测模块和水压控制模块,箱体内部设有试验箱,试验箱包括设有容纳腔的试验箱本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试验箱本体顶部以密封容纳腔的盖板,试验箱本体设有连通于容纳腔的加水组件,加水组件用于加水以浸泡放置于容纳腔内的蓄盐沥青混合料试件,盖板设有用于排出容纳腔内气体的排气组件;恒温模块位于箱体内且连接于试验箱;离子浓度检测模块连接于试验箱;水压控制模块连接于试验箱;使得蓄盐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长效性试验评价更为便利,避免手动测量溶液浓度、不便于施加温度、荷载等因素导致试验操作繁琐及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5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78124.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IPC: G06T5/70 , G06T7/00 , G06T9/0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学图像增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方法通过构建包含第一自编码器、第一自解码器、一致性控制模块和隐式扩散模型的图像增强模型;通过第一自编码器将获取的平扫医学图像编码为纯噪声特征图;将平扫医学图像、纯噪声特征图和时间步输入一致性控制模块中,得到第一结果;将第一结果、多个第一编码结果、纯噪声特征图和时间步输入隐式扩散模型中,得到解码特征图;通过第一自解码器将解码特征图还原为目标医学图像,目标医学图像为对平扫医学图像增强后的医学图像。本申请能够保证生成的增强医学图像与平扫医学图像在解剖结构上保持一致,能够提高医学图像的增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7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49415.7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1N25/04 , G01N25/06 ,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凝冰的路面盐溶液冻结时间预测方法,包括:设定盐溶液的目标浓度,确定盐的初始用量;建立路‑盐溶液‑冰层状体系,定义材料属性;分析体系与外界环境以及体系内部的热交换信息,设定边界条件和建立控制方程;对体系离散化,求解离散节点的控制方程;建立盐溶液冻结算法;求体系的温度场,输出盐溶液的温度、浓度和冰点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基于盐溶液潜热的变化,输出冰的厚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道路表面盐溶液的冻结时间。本发明考虑了当路表存在积水时,通过撒盐来抗凝冰,并对抗凝冰的效果进行预测,通过冰的厚度‑时间关系来表征冰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得冰开始出现的时间,对道路抗凝冰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51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475811.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发射初至拾取方法,公开了一种岩体声发射初至自适应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监测信号的包络曲线;S2、确定所述监测信号的包络周期;S3、对所述包络曲线进行去除周期变化和异常值后获得趋势曲线;S4、通过判定曲线对所述趋势曲线进行判断,以自动识别声发射初至点。本发明能自动判别监测信号有无声发射,并自动识别声发射初至,且对初至拾取的适应性强、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152148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410338628.2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稳定铁尾矿制备路面基层材料的方法。通过将泰然生物酶土壤固化剂用水稀释10‑100倍,加入稀释液质量5‑10%的固体CaCl2以及5‑10%的酸化水玻璃在微波加热到30‑50℃下反应20‑60min进行混合改性得到本发明新型土壤固化剂。该新型土壤固化剂可用于稳定铁尾矿制备路面基层材料,方法为将水泥、碎石、铁尾矿与新型土壤固化剂按质量比5:30:68:2混匀得到无机结合料,再添加1.5kg/m3的聚丙烯纤维混匀得到路面基层材料。本发明的路面基层材料的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且铁尾矿利用率高,解决了铁尾矿大量堆存以及路面砂石材料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带来了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876006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310522.0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B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提取矿物中有价元素,设计并适用于微生物浸矿的微生物柱式浸矿反应器。本发明采用浸泡式浸矿,其主要在于该装置包括以下结构:耐酸不锈钢制成的底部呈锥形的柱状体,不锈钢挡板装置,控温装置,溶氧控制装置,浸出液集液槽和夹套保温装置,储液器,循环控制装置,集成控制器和液位计。利用本装置可以进行大批量矿石的微生物浸出,富集各种有价元素。本发明改进创新特征在于设计了不锈钢挡板、控温装置、溶氧控制装置和填充材料四种特殊装置,解决了已有反应器的缺陷,具有控温精确、传热传质效果好,溶氧控制效果好,浸矿周期短,各参数可调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2461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1010022054.X
申请日:2010-0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编码基因manAsp来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BS 513.88,其具有如SEQ ID NO.3或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获得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具有如SEQ ID NO.1或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工程菌的构建是将含有该酸性β-甘露聚糖酶编码基因序列的毕赤酵母组成型表达载体(pGAPZα-man)导入毕赤酵母中得到的。本发明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具有以下性质:最适pH5.0,最适温度40℃,在pH3.0-7.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90℃处理1小时残留酶活66.39%;该工程菌实现了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高效表达,且发酵工艺简单,提取成本低廉,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饲料、食品、医药、能源等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6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1198.9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 G01N33/24 , G01N1/36 , G01N1/3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宽级配土渗透稳定性的快速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的模型及模型构建方法中综合考虑了物理状态(孔隙率、比重)、加载状态(加载应力、加载频率、加载时间)及环境状态(水力梯度)对宽级配土稳定类型的影响。本发明构建的用于宽级配土的细颗粒流失率模型,物理意义明确、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试验耗时,降低了试验难度,为多种级配组合的宽级配土和缺少试验条件的现场单位提供了明显工程便利,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0354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01256.X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20/7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F16/951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帽佩戴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训练方法包括获取工业场所图片集;对工业场所图片集进行标签标记,其中标签类别包括安全帽和工作人员;将标签标记处理后的工业场所图片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安全帽佩戴识别模型框架,包括基于CNN的特征提取网络、基于GCN的标签分类器建立网络,特征提取网络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签分类器作点积运算输出预测分数矩阵;基于训练集和测试集对安全帽佩戴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安全帽佩戴识别模型。本方案能够正确、高效的识别工业场所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帽的情况,为减少工业场所工作人员因未佩戴安全帽造成风险事故的概率提供了一种可靠智能识别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