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流体制备“壳‑核”结构纳米微胶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339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1025972.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B01J13/02 B01J13/22 C06B25/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超临界CO2作为反溶剂、雾化介质和干燥介质的含能材料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先细化后包覆工艺方法存在包覆不均匀、包覆粒度过大、粒度分布范围宽、过程操作复杂、应用受限和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本发明以超临界CO2作为反溶剂、雾化介质和干燥介质,基于超临界“先雾化后结晶”原理,溶液经喷嘴雾化后,晶核在雾滴内部形成并生长,包覆材料分子链向雾滴内部塌缩,由于晶体成核与生长时间之和小于分子链的塌缩时间,含能材料晶粒被包覆材料紧密包裹起来,形成“壳‑核”结构的纳米微胶囊。本发明集细化工艺和包覆工艺于一体,制备过程一气呵成,无需后续处理,生产效率高,微胶囊制备质量好,粒子球形度好。

    一种内混式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纳微颗粒用喷嘴

    公开(公告)号:CN10536358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81760.2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7/044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微颗粒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混式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纳微颗粒用喷嘴。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现有基于SEDS技术采用普通二流体内混式结构的喷嘴存在剪切力小、雾化效果差、制备出的颗粒粒度大、粒度分布区宽和易于形成喷嘴内部结晶堵塞喷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混式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纳微颗粒用喷嘴,包括导流底座、压帽紧固环、空气帽、针孔喷液头、密封圈和密封垫。本发明具有剪切力大、雾化效果好、制备出的颗粒粒度小、粒度分布均与和不易堵塞喷嘴的优点。

    可燃液体蒸汽燃爆、抑爆特性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64531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00287.5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燃液体蒸汽燃爆、抑爆特性测试系统。包括爆炸罐、双加热控温、配气、双点火延时抑爆、数据测试采集系统;爆炸罐开设视窗和六个通孔;双加热控温系统的加热片包在爆炸罐上,保温材料包在加热片上,控温系统连接加热片和空气加热器;配气系统的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加热器、引射器、和引射管路联通通孔Ⅰ,排气管路与通孔Ⅱ联通,真空泵与通孔Ⅲ联通,静压传感器与通孔Ⅳ联通;双点火延时抑爆系统的点火电极装在爆炸罐内,通过通孔Ⅴ与延时电路、高压电源连接,抑爆罐装在爆炸罐顶端,内部装配气体发生器,底部装喷嘴;数据测试采集系统的动压传感器装在通孔Ⅵ上,通过信号放大器和示波器连接。本发明使用简便、测试功能多、精度高。

    一种内混式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纳微颗粒用喷嘴

    公开(公告)号:CN105363589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510881760.2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微颗粒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混式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纳微颗粒用喷嘴。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现有基于SEDS技术采用普通二流体内混式结构的喷嘴存在剪切力小、雾化效果差、制备出的颗粒粒度大、粒度分布区宽和易于形成喷嘴内部结晶堵塞喷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混式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纳微颗粒用喷嘴,包括导流底座、压帽紧固环、空气帽、针孔喷液头、密封圈和密封垫。本发明具有剪切力大、雾化效果好、制备出的颗粒粒度小、粒度分布均与和不易堵塞喷嘴的优点。

    可燃液体蒸汽燃爆、抑爆特性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64531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300287.5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燃液体蒸汽燃爆、抑爆特性测试系统。包括爆炸罐、双加热控温、配气、双点火延时抑爆、数据测试采集系统;爆炸罐开设视窗和六个通孔;双加热控温系统的加热片包在爆炸罐上,保温材料包在加热片上,控温系统连接加热片和空气加热器;配气系统的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加热器、引射器、和引射管路联通通孔Ⅰ,排气管路与通孔Ⅱ联通,真空泵与通孔Ⅲ联通,静压传感器与通孔Ⅳ联通;双点火延时抑爆系统的点火电极装在爆炸罐内,通过通孔Ⅴ与延时电路、高压电源连接,抑爆罐装在爆炸罐顶端,内部装配气体发生器,底部装喷嘴;数据测试采集系统的动压传感器装在通孔Ⅵ上,通过信号放大器和示波器连接。本发明使用简便、测试功能多、精度高。

    战术导弹纵向二次折叠翼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768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402993.0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术导弹纵向二次折叠翼动力学建模方法。本发明一种战术导弹纵向二次折叠翼动力学建模方法,改进的二次折叠翼结构在一冲量作用下,做旋转展开运动。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折叠翼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特性,得到折叠翼在展开运动过程中的动态方程;通过偶极子格网法计算广义非定常气动力,得到空气动力学模型;将空气动力学模型与结构模型结合起来,得到折叠翼的多体动力学方程。

    战术导弹纵向二次折叠翼动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768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402993.0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术导弹纵向二次折叠翼动力学建模方法。本发明一种战术导弹纵向二次折叠翼动力学建模方法,改进的二次折叠翼结构在一冲量作用下,做旋转展开运动。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折叠翼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特性,得到折叠翼在展开运动过程中的动态方程;通过偶极子格网法计算广义非定常气动力,得到空气动力学模型;将空气动力学模型与结构模型结合起来,得到折叠翼的多体动力学方程。

    一种超临界流体制备“壳-核”结构纳米微胶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339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611025972.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超临界CO2作为反溶剂、雾化介质和干燥介质的含能材料的纳米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先细化后包覆工艺方法存在包覆不均匀、包覆粒度过大、粒度分布范围宽、过程操作复杂、应用受限和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本发明以超临界CO2作为反溶剂、雾化介质和干燥介质,基于超临界“先雾化后结晶”原理,溶液经喷嘴雾化后,晶核在雾滴内部形成并生长,包覆材料分子链向雾滴内部塌缩,由于晶体成核与生长时间之和小于分子链的塌缩时间,含能材料晶粒被包覆材料紧密包裹起来,形成“壳‑核”结构的纳米微胶囊。本发明集细化工艺和包覆工艺于一体,制备过程一气呵成,无需后续处理,生产效率高,微胶囊制备质量好,粒子球形度好。

    一种超临界雾化结晶工艺制备纳微米颗粒用结晶吊篮

    公开(公告)号:CN10656328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969720.8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雾化结晶工艺制备纳微米颗粒用结晶吊篮,主要解决了现有基于技术采用普通直筒式结晶吊篮时吊篮内存在涡流、晶体有二次生长现象,制备出的颗粒平均粒度大、粒度分布区宽、粒子回收率偏低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内腔从上到下依次由同轴的结晶釜顶盖连接区、圆柱形喷嘴放置区、大口向下的锥形喷射区、圆柱形干燥区和圆柱形粒子收集区形成的筒体、多层过滤层、底盖,具有消除涡流、消除粒子二次生长、减少粒子间相互碰撞等作用,制备出的粒子具有平均粒度小、粒子分布区窄、晶体形貌完整等优点,将普通吊篮的回收率由76%提升至98%,提升了纳米含能材料制备系统的安全性,节约了清洗成本。

    一种超临界雾化结晶工艺制备纳微米颗粒用结晶吊篮

    公开(公告)号:CN10656328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69720.8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雾化结晶工艺制备纳微米颗粒用结晶吊篮,主要解决了现有基于技术采用普通直筒式结晶吊篮时吊篮内存在涡流、晶体有二次生长现象,制备出的颗粒平均粒度大、粒度分布区宽、粒子回收率偏低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内腔从上到下依次由同轴的结晶釜顶盖连接区、圆柱形喷嘴放置区、大口向下的锥形喷射区、圆柱形干燥区和圆柱形粒子收集区形成的筒体、多层过滤层、底盖,具有消除涡流、消除粒子二次生长、减少粒子间相互碰撞等作用,制备出的粒子具有平均粒度小、粒子分布区窄、晶体形貌完整等优点,将普通吊篮的回收率由76%提升至98%,提升了纳米含能材料制备系统的安全性,节约了清洗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