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4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811700.3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BS和环氧树脂体系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再生利用混合料包括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SBS、基质沥青以及沥青路面旧料,其中,按照质量份数计算,环氧树脂体系为10‑50份,SBS为4‑10份,基质沥青为0‑66份,沥青路面旧料为20‑86份;制备时,根据沥青路面旧料的胶结料含量将一定量的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和SBS加入拌锅内搅拌;接着将基质沥青倒入拌锅内并搅拌;最后将烘干后的沥青路面旧料投入含有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SBS和基质沥青的拌锅内搅拌制备形成再生混合料;本发明极大改善了环氧树脂体系再生混合料的低温及疲劳性能,减少了路面材料对矿物集料的需求,同时减少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用量,降低路面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22925.7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道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铁路桥过渡段的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及其混合料设计方法,具体涉及用于高铁路桥过渡段的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该高铁路桥过渡段分为混凝土桥台段,土质路基段,混凝土桥台段与土质路基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由矿质集料、废旧橡胶颗粒、聚合物改性沥青、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制备而成;高强度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布置在混凝土桥台段,低前度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布置在土质路基段,中强度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布置在中间段。本发明预制式的轨枕‑环氧沥青固化道床单元结构可实现过渡段长度和不同强度的沥青道床结构组合的灵活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86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1114801.7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拉曼光谱的多壁碳纳米管改性沥青中碳纳米管含量与分散状态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拉曼光谱中拉曼特征峰强度与波数的变化,分析MWCNTs在沥青中的无序程度与相互作用,利用拉曼光谱中的D模和G模的强度变化来说明MWCNTs在试件中含量,同时发现当MWCNTs分散状态均匀时,D模和G模的强度与MWCNTs掺量呈线性正相关。此方法中也展示了利用D模和G模的强度比(ID/IG)来表征MWCNTs无序性增强的现象,以此说明MWCNTs在沥青胶结料中出现互相缠绕和团聚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124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11700.3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BS和环氧树脂体系的沥青路面旧料再生利用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再生利用混合料包括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SBS、基质沥青以及沥青路面旧料,其中,按照质量份数计算,环氧树脂体系为10‑50份,SBS为4‑10份,基质沥青为0‑66份,沥青路面旧料为20‑86份;制备时,根据沥青路面旧料的胶结料含量将一定量的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和SBS加入拌锅内搅拌;接着将基质沥青倒入拌锅内并搅拌;最后将烘干后的沥青路面旧料投入含有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SBS和基质沥青的拌锅内搅拌制备形成再生混合料;本发明极大改善了环氧树脂体系再生混合料的低温及疲劳性能,减少了路面材料对矿物集料的需求,同时减少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用量,降低路面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67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522925.7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道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铁路桥过渡段的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及其混合料设计方法,具体涉及用于高铁路桥过渡段的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该高铁路桥过渡段分为混凝土桥台段,土质路基段,混凝土桥台段与土质路基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由矿质集料、废旧橡胶颗粒、聚合物改性沥青、环氧树脂/固化剂体系制备而成;高强度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布置在混凝土桥台段,低前度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布置在土质路基段,中强度预制式环氧沥青弹性道床布置在中间段。本发明预制式的轨枕‑环氧沥青固化道床单元结构可实现过渡段长度和不同强度的沥青道床结构组合的灵活设计。
-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09819.6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痕测试的沥青混合料老化梯度的原位表征方法,可有效表征沥青路面在服役过程中的老化梯度行为,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及设计提出指导。本发明的老化梯度原位表征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现场路面钻芯取样;(2)基于现场路面芯样切割获取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小块试件;(3)试件打磨及抛光:利用砂纸对沥青混合料小块试件进行打磨,并利用金刚石及抛光机对样品进行表面平整化处理,以满足纳米压痕测试需要;(4)通过纳米压痕试验机测试不同层位沥青混合料小块的弹性模量,绘制弹性模量与深度的梯度曲线,进而计算路面的老化系数,由此精准评价路面的原位老化梯度行为,从而为路面力学响应及路面病害分析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0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109819.6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痕测试的沥青混合料老化梯度的原位表征方法,可有效表征沥青路面在服役过程中的老化梯度行为,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及设计提出指导。本发明的老化梯度原位表征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现场路面钻芯取样;(2)基于现场路面芯样切割获取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小块试件;(3)试件打磨及抛光:利用砂纸对沥青混合料小块试件进行打磨,并利用金刚石及抛光机对样品进行表面平整化处理,以满足纳米压痕测试需要;(4)通过纳米压痕试验机测试不同层位沥青混合料小块的弹性模量,绘制弹性模量与深度的梯度曲线,进而计算路面的老化系数,由此精准评价路面的原位老化梯度行为,从而为路面力学响应及路面病害分析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26838.3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处理以及表面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物体表面抗凝冰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系统的恒温恒湿箱内设有待测的试验试件,测力系统布置于双轴滑台模组上,测力系统与探头相连,探头延伸至恒温恒湿箱内与待测的试验试件上表面接触。测试方法通过试件表面生成覆冰层测力计及探头铲除试件上的覆冰层,以读取最大粘结力,用测量的试件表面冰层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推力来定量表征物体表面抗凝冰性能。本发明利用恒温恒湿箱的特征,将其与滑台以及测力计较好的连接在一起,并创新性的将所测反力作为评价路面抗凝冰性能的一个标准,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929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02939.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氧树脂体系的沥青路面旧混合料再生方法。本方法步骤为:将破碎后的沥青路面旧料进行烘干处理;利用液体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制备形成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将的沥青路面旧料投入含有环氧树脂体系混合物的拌锅内制备形成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对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制备成的试件进行养生;采用马歇尔方法确定环氧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沥青胶结料用量;确定的最佳沥青胶结料用量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疲劳试验确定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佳掺量。本发明极大减少了路面材料对矿物集料的需求,污染小,对环境友好,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大量节约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