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3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76558.0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柴油机冷却海水泵的压载舱防冻系统以及防冻方法,压载舱防冻系统包含有PLC控制系统、中央冷却器、主海水泵、柴油机冷却回路系统。在低温工况航行时,为了避免压载舱结冰,主海水泵分别将每个压载舱的压载水接入中央冷却器与柴油机冷却回路系统进行换热,一方面为压载水进行升温避免压载舱结冰,另一方面可以带走柴油机的热量,保证动力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当海水温度不会导致压载舱结冰时,主海水泵从海洋取水来为柴油机冷却回路系统的高温冷却水进行降温,从而保证柴油机的持续稳定运行;由于压载水不参与换热,避免压载水水温过高影响压载舱涂层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0613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062286.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舱空调冷凝水排放处理装置,第N层船舱的舱室外壁与舱室里子板之间的底部设有一排水口,排水口与通往N‑1层舱室的冷凝水泄放管连通;各舱室内的空调器内机的内机冷凝水泄放管穿过本层甲板,并汇聚至位于N层甲板与N‑1层的舱室天花板之间的冷凝水泄放总管,冷凝水泄放总管与N‑1层舱室的冷凝水泄放管的侧向汇接连通;N‑1层舱室的冷凝水泄放管穿过本层甲板,并与N‑2层的冷凝水泄放管的侧向汇接连通;最底层的冷凝水泄放管将所有冷凝水汇聚至冷凝水泄放收集舱。本发明将空调冷凝水管和房间舱室凝水管合并为一个系统;减少管路布置,利于船体甲板面的清洁;可利用空调冷凝水作为舱室卫生水,变废为宝。
-
公开(公告)号:CN117944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505480.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舷墙结构。本发明的新型多功能舷墙结构,包括:舷墙、通风管头、空气管头和竖直隔板;所述舷墙内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用于在所述舷墙内形成分隔舱;所述通风管头和所述空气管头分别位于所述分隔舱内。本发明的新型多功能舷墙结构,与传统舷墙相比,该舷墙内部设有容纳空间,将通风管头和空气管头等布置其中,一方面视觉上更为整洁美观,另一方面放置于舷墙内,占用的空间较少,有利于甲板空间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43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39143.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IPC: B63J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载舱调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船舶,该压载舱调压方法应用于船舶压载舱,该压载舱调压方法包括:获取船舶外壁的第一压力值;获取船舶压载舱内的第二压力值;确定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压力差值;判断压力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压力差值不小于第一阈值,调整船舶压载舱内压力,直至压力差值小于第一阈值;通过调整压载舱内的压力,保持压载舱内外压差在结构强度允许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因压载舱安全自动控制导致压载舱通海阀和透气阀自动启闭,进而导致压载舱继续进水造成船舶稳性失去控制的危险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9526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20449.5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nventor: 胡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布置在坐底式海工平台上的取水装置,坐底式海工平台配置有压载水舱和海水阀箱,海水阀箱与海水相连,压载水舱设置在坐底式海工平台上,取水装置包括有一水仓,水仓底部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均配置有控制阀,第一进水口与海水阀箱相连,第二进水口与压载水舱相连,且在水仓顶部侧面设置有溢流口与压载水舱相连;在水仓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入水口设于水仓内,潜水泵出水端与设于水仓顶部的水管相连。本发明能够保证潜水泵能受到机械保护,同时保证坐底式海工平台在坐底作业或浅水工况下均能吸到相对干净的水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63387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0447915.5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nventor: 胡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气打压载海工平台上的防海生物系统,每个压载舱均配备有机排大气阀门、通海阀和压缩空气支管阀,且每个压载舱还配备有一根用于杀死海生物的防海生物管路,各防海生物管路均与一电解防海生物装置相连,且每个防海生物管路均配置有电磁阀;每个压载舱的机排大气阀门、通海阀和压缩空气支管阀均与总控制箱相连,且每个压载舱的防海生物管路的电磁阀以及电解防海生物装置的流量开关与总控制箱相连。本发明实现了防海生物装置和压载系统完全同步,通过在电解单元电解质输出管路上设置与压载舱进水阀门连锁的电解液分配电磁阀,来自动控制压载舱内电解液浓度,减轻操作员的工作量,提高系统正常工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3387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47915.5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Inventor: 胡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气打压载海工平台上的防海生物系统,每个压载舱均配备有机排大气阀门、通海阀和压缩空气支管阀,且每个压载舱还配备有一根用于杀死海生物的防海生物管路,各防海生物管路均与一电解防海生物装置相连,且每个防海生物管路均配置有电磁阀;每个压载舱的机排大气阀门、通海阀和压缩空气支管阀均与总控制箱相连,且每个压载舱的防海生物管路的电磁阀以及电解防海生物装置的流量开关与总控制箱相连。本发明实现了防海生物装置和压载系统完全同步,通过在电解单元电解质输出管路上设置与压载舱进水阀门连锁的电解液分配电磁阀,来自动控制压载舱内电解液浓度,减轻操作员的工作量,提高系统正常工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393899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057565.7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舷墙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功能舷墙结构,包括:舷墙、通风管头、空气管头和竖直隔板;所述舷墙内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用于在所述舷墙内形成分隔舱;所述通风管头和所述空气管头分别位于所述分隔舱内。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多功能舷墙结构,与传统舷墙相比,该舷墙内部设有容纳空间,将通风管头和空气管头等布置其中,一方面视觉上更为整洁美观,另一方面放置于舷墙内,占用的空间较少,有利于甲板空间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8777679U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22944879.8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柴油机冷却海水泵的压载舱防冻系统,压载舱防冻系统包含有PLC控制系统、中央冷却器、主海水泵、柴油机冷却回路系统。在低温工况航行时,为了避免压载舱结冰,主海水泵分别将每个压载舱的压载水接入中央冷却器与柴油机冷却回路系统进行换热,一方面为压载水进行升温避免压载舱结冰,另一方面可以带走柴油机的热量,保证动力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当海水温度不会导致压载舱结冰时,主海水泵从海洋取水来为柴油机冷却回路系统的高温冷却水进行降温,从而保证柴油机的持续稳定运行;由于压载水不参与换热,避免压载水水温过高影响压载舱涂层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2500981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2200407.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舱空调冷凝水排放处理装置,第N层船舱的舱室外壁与舱室里子板之间的底部设有一排水口,排水口与通往N‑1层舱室的冷凝水泄放管连通;各舱室内的空调器内机的内机冷凝水泄放管穿过本层甲板,并汇聚至位于N层甲板与N‑1层的舱室天花板之间的冷凝水泄放总管,冷凝水泄放总管与N‑1层舱室的冷凝水泄放管的侧向汇接连通;N‑1层舱室的冷凝水泄放管穿过本层甲板,并与N‑2层的冷凝水泄放管的侧向汇接连通;最底层的冷凝水泄放管将所有冷凝水汇聚至冷凝水泄放收集舱。本实用新型将空调冷凝水管和房间舱室凝水管合并为一个系统;减少管路布置,利于船体甲板面的清洁;可利用空调冷凝水作为舱室卫生水,变废为宝。(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