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99433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244104.7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8G1/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车载电子标签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以RFID电子标签为信息中介,构建公交车辆和路口控制层之间的双向通信,通过引导公交车辆可适时的到达并通过交叉口,从而使公交的路段行程车速从优先模型输入转变为模型输出,使信号控制系统从被动适应交通流的到达转变为主动引导交通流到达并通过交叉口,充分发挥控制模型的效率,实现系统效益的最大化;从控制系统的交叉口控制层考虑,计算信号配时方案、建议车速、驻站停留时间以及其他控制参数等核心工作,并由其通过与RFID电子标签通信来执行优先控制方案,能够提高交叉口控制层处理优先算法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车均延误与平均停车次数,提高绿灯时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0894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16161.3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8G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磁车检器抗邻车位干扰的磁场角度设置方法,旨在既能抗邻车位干扰又能获得较大磁场扰动值。利用地磁车检器进行停车位检测时,建立数学模型,检测车检器检测轴方向、停车位方向以及地磁场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影响车检器不同轴向的峰值与灵敏度,随意设置会产生邻车位干扰或对磁场扰动的灵敏度低等问题。本发明基于双轴向地磁车检器,设计角度关系实验,不同停车位方向下,对车检器各个轴向进行测试,找出其最佳指向,可在保证正向轴高峰值高灵敏度且侧向轴低峰值低灵敏度,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少邻车位干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9943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244104.7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8G1/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车载电子标签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以RFID电子标签为信息中介,构建公交车辆和路口控制层之间的双向通信,通过引导公交车辆可适时的到达并通过交叉口,从而使公交的路段行程车速从优先模型输入转变为模型输出,使信号控制系统从被动适应交通流的到达转变为主动引导交通流到达并通过交叉口,充分发挥控制模型的效率,实现系统效益的最大化;从控制系统的交叉口控制层考虑,计算信号配时方案、建议车速、驻站停留时间以及其他控制参数等核心工作,并由其通过与RFID电子标签通信来执行优先控制方案,能够提高交叉口控制层处理优先算法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车均延误与平均停车次数,提高绿灯时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182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32848.6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车载电子标签的交叉口感应信号控制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底端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系统、交通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在交叉口的RFID读写器,读取路段区间范围内装有有源电子标签车辆信息,利用RFID读写器检测所得路段区间车辆密度作为感应控制绿灯是否延长的评价标准,当车辆密度高于阈值则绿灯延续,反之,切换相位。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感应控制策略能够在高饱和度路口实现实时有效的交通信号控制,克服了以车辆间隔时间作为绿灯延长标准的传统感应控制在高饱和度下失效的弊端,显著提高了城市交叉口绿灯利用率,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
公开(公告)号:CN104867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39130.5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8G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向量分析的交通信号配时时段划分方法,考虑交叉口不同流向交通流分布差异及不稳定性,构建向量分析模型与算法,向量化各流向的交通流,针对各流向流量分布差异较大以及不稳定时段,设计计算时段划分点的算法,为多时段信号配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发明按照系统效益最优原则,划分出较合理的时段,降低交叉口整体延误。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801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11865.3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8G1/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组织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定义相临两个信号控制交叉口及它们所包含的路段为一个基本协调单元,基本协调单元中的两个交叉口互为上下游,将网络优化分解到相互叠加的基本协调单元之间的互动优化,通过基本协调单元的相互耦合完成整个路网的优化,建立了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之间的预测模型与互动模型,交叉口之间既考虑自身的效益,又考虑下游交叉口效益,解决传统模式下基于共同周期的协调控制方案子区相对固定、方案切换困难,对于交通问题反应慢的问题,实现整个路网的自组织协调,不需要强制的共同周期与相位差,反应更加迅速。
-
公开(公告)号:CN106187725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519452.X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7C45/64 , C07C47/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羟基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的醚化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水溶液中将对羟基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与单卤代甲烷反应合成相应的甲醚化合物。具体操步骤如下:首先在高压釜内,将计量的对羟基苯甲醛及其衍生物、水与碱加入到高压釜内,然后通入单卤代甲烷到一定压力,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进行反应,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通过补加碱溶液提高反应转化率;反应结束后,回收卤代甲烷,用酸中和至体系的pH值到3‑4,分层得到醚化粗产物,醚化粗产物用碱液处理得到醚化产物,碱液可用于下批反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收率高,三废少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0384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586402.9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8G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感应式干道协调控制方法,感应相位通过设置在路口的RFID读写器,读取路段区间装有电子车牌车辆数,以路段区间车辆密度作为控制指标对感应相位进行感应控制,从而可以使感应式协调控制感应相位克服车流量在过饱和时感应控制失效;感应式干道协调控制协的调相位按照固定配时方案的模式运行,参与路口协调,非协调相位按照感应控制的模式运行,以适应交通控制的车流到达的随机性,达到实现主路绿波控制、次路车流绿灯时间有效利用的目的,从而可有有效的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车均延误与平均停车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28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05843.5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1N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加工过程中的所对应物相变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待测金属材料的密度的变化,即可定量分析和判断待测金属材料物相变化情况。首先测量待测金属材料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所对应的密度,然后以热处理温度为横坐标,待测金属材料的密度为纵坐标,建立待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温度与待测金属材料的密度的关系式,即工作曲线;通过所得的工作曲线图,根据待测金属材料的密度数值在工作曲线图中的位置,或通过比较不同的热处理状态下的密度,定量判断得出待测金属材料在某一热处理状态对应的物相情况。该分析方法具有试样制备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数据精度高,重复性高,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28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005843.5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G01N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加工过程中的所对应物相变化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待测金属材料的密度的变化,即可定量分析和判断待测金属材料物相变化情况。首先测量待测金属材料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所对应的密度,然后以热处理温度为横坐标,待测金属材料的密度为纵坐标,建立待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温度与待测金属材料的密度的关系式,即工作曲线;通过所得的工作曲线图,根据待测金属材料的密度数值在工作曲线图中的位置,或通过比较不同的热处理状态下的密度,定量判断得出待测金属材料在某一热处理状态对应的物相情况。该分析方法具有试样制备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数据精度高,重复性高,可靠性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