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3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0442.1
申请日:2024-03-11
申请人: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21C19/28 , G21C17/022 , G21C7/36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回路换水反应性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具体包括:获取未进行换水操作前目标回路的实际采样硼浓度、预计注水的理论换水硼浓度、反应堆控制棒的变化步数和控制棒硼微分价值,以及进行换水操作后测量得到的回路实际硼浓度;根据实际采样硼浓度和理论换水硼浓度,确定进行换水操作后目标回路的回路理论硼浓度;根据变化步数和控制棒硼微分价值,确定反应堆控制棒对目标回路的硼浓度影响值;根据回路理论硼浓度、回路实际硼浓度和硼浓度影响值,确定第一反应性偏差;根据第一反应性偏差,确定预计注水的实际换水硼浓度,进行目标回路的换水操作。本申请方案提高了核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868426.4
申请日:2023-12-29
申请人: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21C15/18 , G21C17/022 , G21C17/035 , G21C17/0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核辅助系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电机组冷停堆时防止堆芯裸露的系统和方法,包括:一回路水位监测模块、旋涡探测模块以及自动补水模块;一回路水位监测模块对一回路的水位进行监测并在一回路的水位达到设定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和实时水位信息;旋涡探测模块对余热排出系统的出口压力进行监测并在余热排出系统的泵吸入口产生旋涡时产生旋涡报警信号以及输出实时出口压力信息;自动补水模块在余热排出系统失去时触发一回路自动补水。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排水期间连续测量一回路水位,避免一回路水冲进蒸发器下封头、失去余热排出系统停堆冷却以及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面被淹没的危险,同时通过自动补水模块可以自动补水,防止堆芯裸露。
-
公开(公告)号:CN118039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29744.X
申请日:2023-12-28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G21C17/02 , H03K5/04 , H03F3/68 , H03G3/30 , G21C17/022
摘要: 本申请涉及核电子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脉冲信号的处理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放大电路、直流恢复电路、甄别电路、脉宽固定电路、微控制器;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基于微控制器调节或手动调节;直流恢复电路的放大器零点基于微控制器调节或手动调节;甄别电路的甄别阈压信号基于微控制器调节或手动调节;脉宽固定电路用于对中子脉冲信号调理成形,以输出固定脉宽的中子脉冲信号;微控制器用于调节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甄别电路的甄别阈压信号、直流恢复电路的偏置电压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通过微控制器控制脉冲信号的处理装置的放大倍数调节、零点调节、甄别阈压信号调节,从而实现在线调试和自动校准,无需用户对装置进行拆卸手工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558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39606.X
申请日:2024-01-11
申请人: 深圳大学
IPC分类号: G21C15/12 , G21C15/14 , G21C17/003 , G21C17/022 , G05D23/3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摘要: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控制方法,其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温度数据和蒸汽循环回路的蒸汽流量数据分别进行时序特征提取,并基于冷却剂温度时序特征和蒸汽流量时序特征之间的时序关联特征来确定蒸汽流量的控制策略。这样,能够提高核反应堆的冷却效果,同时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31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443140.2
申请日:2021-11-30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何鹏 , 朱加良 , 陈静 , 李小芬 , 徐涛 , 叶宇衡 , 秦越 , 何正熙 , 青先国 , 苟拓 , 李文平 , 王华金 , 刘昌文 , 李红霞 , 吴茜 , 朱毖微 , 吕鑫 , 郑嵩华 , 徐思捷 , 王雪梅 , 邓志光
IPC分类号: G21C17/0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腔液位监测系统,包括压力容器组件、测量组件和信号处理设备;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冷却水液位监测组件;所述冷却水液位监测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压力容器组件的压力容器外壁和压力容器保温层之间的堆腔流道的压差数据;所述冷却水液位监测组件将测量得到的压差数据传递给所述信号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得到堆腔流道冷却水的装量数据。本发明能够准确获得堆腔液位信息,为严重事故监管提供更为可靠全面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247247.X
申请日:2021-10-26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邹志强 , 张明 , 刘丽莉 , 吴丹 , 丁书华 , 冉旭 , 吴清 , 武铃珺 , 冷贵君 , 刘昌文 , 高颖贤 , 陈伟 , 钱立波 , 党高健 , 王小吉 , 张航 , 彭欢欢 , 向清安 , 武小莉
IPC分类号: G21C17/00 , G21C17/017 , G21C17/022 , G21C15/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安全壳外失水事故应对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压水堆核电厂的一回路压力信号和安全壳的相关信号;根据所述一回路压力信号和安全壳的相关信号,判断是否发生安全壳外失水事故;当所述一回路压力信号为低压信号且所述安全壳的相关信号未发生变化时,那么发生了安全壳外失水事故;若发生了安全壳外失水事故,则继续判断破口尺寸,根据破口尺寸的大小,进行相应破口失水事故应对处理,包括极小破口失水事故应对处理、中小破口失水事故应对处理和大破口失水事故应对处理。本发明方法能够处置发生不同位置处的安全壳外不同尺寸范围的失水事故,可应用于我国三代核电厂级出口核电厂的核电技术开发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0639417.1
申请日:2023-05-30
申请人: 美核电气(济南)股份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21C17/022 , G01N29/03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厂硼浓度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振动传感器包括用于被测液体流经的振动管,以及作用于振动管的激振元件和拾振元件;主控模块被配置为输出驱动信号,以控制激振元件为振动管提供激振力,以使振动管与待测液体产生共振,并获取由拾振元件采集的振动管的拾振信号,对拾振信号获取最优振动频段,对最优振动频段进行多参数矩阵转换以识别浓度分布,以此再根据频率‑浓度分布曲线得到被测液体的浓度,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38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29540.2
申请日:2023-09-22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21C17/00 , G21C17/06 , G21C17/112 , G21C17/035 , G21C17/022 , G21C17/038
摘要: 一种重水反应堆端屏蔽CHF测量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加热装置和蒸汽收集装置,其中试验箱体包括主水箱和内水箱,内水箱设置在主水箱内,顶部开口并填充有浸没在水中的重水堆屏蔽钢球;加热装置嵌置于内水箱壁体内,用于模拟堆芯熔融物放热;蒸汽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并计量内水箱中汽化的水量。该装置能够准确模拟并计量重水反应堆端屏蔽壁体的临界热流密度,指导重水反应堆结构优化和安全设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水反应堆端屏蔽CHF测量试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4823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202520.7
申请日:2021-10-15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G21C17/022 , G21C17/032
摘要: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型反应堆旁漏流未进入自模区时冷态堆旁漏流试验无法得到代表原型热态流动状态参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态堆旁漏流试验得到热态原型反应堆旁漏流参数的方法,包括:调整冷态堆旁漏流试验的流量以使冷态堆旁漏流试验的差压接近ΔP1;根据ρ1、Q1和ΔP1,计算得到用于计算原型反应堆堆旁漏流阻力系数ξ2的堆旁漏流阻力系数ξ1。从而,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原型反应堆旁漏流未进入自模区时冷态堆旁漏流试验无法得到代表原型热态流动状态参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建立冷态试验工况可直接模拟原型反应堆中热态流体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72418.1
申请日:2023-04-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兰州大学
IPC分类号: G21C17/022 , G21C17/00 , G21C1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棒束的热工流体实验装置,属于燃料棒束实验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中棒束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流体入口段和组件实验段,流体入口段连接在组件实验段下端,组件实验段内设有棒束,棒束上套设有格架,格架由外框和多个定位单元组成,外框贴合连接在组件实验段内壁,多个定位单元排列在外框内且与外框连为一体,棒束穿过定位单元且卡在定位单元内。本发明中棒束的主体部分为一体式结构,减小了实验过程中棒束的晃动,降低棒束位移对实验的干扰;格架的外框贴合连接在组件实验段内壁,连接紧密,棒束及格架的整体性好,不仅结构简化,而且有效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保证实验可靠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