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0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60288.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丝填充值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烟丝填充值检测装置包括其上设有检测空间的机架,设于所述检测空间内的烟丝填充测定仪,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移动组件上的量杯,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清料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移动组件上的称重件;所述称重件与所述移动组件转动连接。本发明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29399.5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北京勤务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G19/52 , G01G19/62 , G01G19/42 , G01G21/08 , G01G23/36 , G01G23/37 , G01N21/3563 , G01N21/88 , G01N22/00 , G01N22/02 , G06V2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短波、毫米波的食品安全智能秤及操作方式,利用所述红外短波装置和所述毫米波装置实现对食品成分、新鲜度和安全性的无损检测;在食品验收环节使用,该秤不仅能够精确记录食品的重量、数量及图像信息,还能够检测蔬菜和水果的成熟度、食品内部是否发生腐烂以及表面的农药残留情况。其应用场景广泛,适用于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政府机关单位食堂、社会餐饮食堂、中央厨房、食品供应链企业等多种场合。通过对蔬菜食品用量的详细数据分析,使用单位不仅可以更好地监控资金支出,还可以优化采购计划、提高供应链效率、调整内部消费模式,最终实现成本节约和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742629.7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Inventor: E·J·福尔斯比
IPC: G01G23/16 , G01G23/37 , G01G23/42 , G01G13/24 , G06K17/00 , G06K7/10 , D21F9/02 , D21F7/06 , D21F7/00 , D21G9/00
Abstract: 测量成品卷轴上的片材材料的毛重的无线技术生成实时重量读数。一种用于确定卷上的片材材料的毛重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卷轴,该卷轴配备有RFID标签以识别其皮重和/或其卷轴识别号,其中该卷轴被配置为缠绕该材料片材;用于提升缠绕在该卷轴上的材料卷的装置,并且该装置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在被提升时由该材料卷所产生的力并且传输包括表示由该卷所产生的力的信息的无线信号;以及用于计算缠绕在该卷上的材料片材的毛重的装置。实际重量测量实现与在线重量测量的快速动态相关。致动器和传感器的工作参数可以在验证之后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2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86206.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山东凌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远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货运管理的电子地磅远程监控与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分析土层样本,构成电子地磅的地基分析基准数据集,根据实时环境数据构建电子地磅的地基沉降模型;通过地基分析基准数据集对地基沉降模型进行补偿修正处理;评估计算电子地磅各个顶角的瞬时沉降风险值;进行电子地磅实时风险等级判断,并预测电子地磅的剩余称重额度,同时动态控制电子地磅的工作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地磅受到雨天环境的影响,对称重精度动态变化的监测实时性弱的问题,提高了电子地磅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3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66392.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大赏(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称重模块结构、装置及称重方法,结构包括:称重托盘、称重护板、称重传感器;称重护板与称重托盘为一体化结构,称重护板设置在称重托盘的周边上部;称重传感器可拆卸固定连接在称重托盘的底部外侧;称重护板的外侧面贴覆设置有多个阵列均匀排列的RFID标签。本发明对现有单一的流量计时计量型式进行合理改进,将结构模块增加称重结构,根据每种饮品添加的配方物料的克重,对现有的流量计时计量模块存在的克重减少等误差现象,相应地进行精确检测称重,通过实时控制做到精准计量,有效保障了单品物料的克重统一、口感质量统一;该装置结构简约而合理,整体性强;技术成本和维护成本低,应用场景适应性强,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00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43185.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砂管数字重量变送器压力模拟量称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中空称重传感器、称重变送器、喷砂软管、喷枪和固定组件;中空称重传感器与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中空称重传感器与称重变送器电连接,喷枪安装在固定组件上并穿过中空称重传感器;喷枪的一端位于固定组件的一侧,喷枪的另一端与喷砂软管的一端连接,喷砂软管的另一端外接至砂浆泵送设备。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工程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喷砂过程中的枪头反作用力动态数值无法采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53833.1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光明渔业有限公司 , 江苏叁拾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共享的活鱼称重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活鱼称重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输送皮带称重机构、上鱼输送机构、至少两组行程开关、电路板模块、通信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以及控制计算模块。输送皮带称重机构,至少包括称重模块和输送组件;上鱼输送机构设于输送组件的输出端;至少两组行程开关安装于上鱼输送机构的不同位置处;电路板模块接收所述称重模块输出的重量数据,以及记录上鱼批次数据。本发明中通过软硬件结合实时统计上鱼批次和每个批次所对应的活鱼重量;使用行程开关传感器,据触发顺序判断上鱼运输机构运动方向;结合视频监控模块识别是否有人为造假,保证每一批次活鱼重量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11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962007.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凌矽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电池蓝牙无线通信电子称重装置及称重方法,装置包括能量收集系统、蓝牙通信系统和称重显示系统,整流天线连接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Vin与能量收集电路的输入,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VOD1连接能量收集电路的使能端,第一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VOD1通过上拉电阻R1与能量收集电路的第一输出VC连接;第一输出VC连接电容C0的一端,能量收集电路的第二输出VS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V1和V2连接称重显示系统的电能输入端;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V3连接蓝牙通信系统的电能输入端;方法采用无线能量收集技术作为电源,采用零功耗持续电压检测技术系统的功耗,使得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摆脱电池和充电的束缚。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32533.0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北京数联智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83 , G06Q10/087 , G06V20/60 , G06V20/62 , G06V30/14 , G06V10/74 , G06V10/94 , G06T7/62 , G01G19/02 , G01G23/37 , G01B11/00 , H04L67/125 , G08G1/017 , G07C9/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站台地磅称重管理系统。其中,地磅称重后可以自动将称重结果发送至处理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处理,从而提高过磅效率和避免作弊;同时,基于红外光栅可以判断车辆是否移动到目标位置(完全上磅),从而保证地磅称量结果准确;此外,设置通过广域网与站台地磅系统相连接的处理服务器,可以实现对站台地磅系统的远程控制和信息实时查看;此外,通过设置第一识别摄像头和第二识别摄像头,对车牌号进行识别和验证,可以保证车牌识别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称重过程出现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87457.6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深圳万百万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瑞士
IPC: G02F1/13 , G02F1/1333 , G02F1/1335 , G09F9/33 , G01G23/37 , G01G19/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及体重秤。所述防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第一防窥膜和透光面板,所述防窥膜设置在显示屏的显示面与透光面板之间,所述第一防窥膜为左右侧防窥膜或360度防窥膜,所述显示屏通过第一防窥膜在透光面板处形成防窥角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防窥膜形成了一种防窥结构,增强显示屏的防窥性能,使得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只能在狭窄的观看角度范围内可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