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72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18772.6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曲线为双峰分布,所述正极材料由大粒径二次球颗粒和小粒径二次球颗粒组成,且所述大粒径二次球颗粒由小粒径一次球颗粒组成,所述小粒径二次球颗粒由大粒径一次球颗粒组成,且所述大粒径二次球颗粒的D50为8.0‑12.0μm,所述小粒径二次球颗粒的D50为2.0‑4.0μm,其中,所述小粒径二次球颗粒的最大直径不超过5μm,所述大粒径二次球颗粒的最小直径不低于5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搭配两种具有不同一次球颗粒的粒度的二次球颗粒的正极材料,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及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9717.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英德市科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C01G53/506 , C01G53/504 , C01G53/502 , C01F5/28 , C01B25/36 , C01B25/37 , C30B1/10 , C30B29/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晶正极材料,单晶正极材料包括核层、第一壳层;所述核层为掺杂有金属元素A的三元材料核层;所述第一壳层为氟化物包覆层;所述金属元素A选自锆、钛、镁、铝、铌、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氟化物包覆层由含金属元素A的氟盐掺杂至核层后经烧结并向三元材料核层的表面迁移得到;经过上述设计,本申请从提升正极材料内部结构稳定性以及消耗表面残锂两方面对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进行提升,同时由于金属元素A和含金属元素A的氟盐的掺杂,使得金属元素A在正极材料中分布更为均匀,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稳定性,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单晶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240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29403.3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四川顺应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锂铝矿制备磷酸二氢铝及锂盐综合回收的方法,涉及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球磨磷锂铝矿;步骤S2、硝酸加压浸出磷锂铝矿粉,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浸出液及浸出渣;步骤S3、调节浸出液的pH,得到磷酸二氢铝沉淀,以及滤液;步骤S4、滤液经深度除杂后加入Na2CO3进行沉淀得到Li2CO3,以及沉锂母液;步骤S5、将沉锂母液返回步骤S3用于调节浸出液pH。本发明通过磷锂铝矿球磨后省略了焙烧工段节约了生产成本,综合回收磷锂铝矿中的有价元素,且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浸出渣中仅为以硅为主的惰性物质,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矿物的综合经济价值,具有工艺路线短,有价元素的提取率高,磷酸二氢铝及碳酸锂纯度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2189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38270.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肥“多元素”综合利用新工艺,涉及磷化工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酸浸:使用酸性浸取剂对白肥进行浸取,固液分离,得到含磷、氟、铁、铝滤液和含钙滤渣;脱氟:将滤液与硫酸钠混合,进行脱氟反应,得到氟硅酸钠沉淀和滤液;萃取:向滤液中加入醇类萃取剂,得到萃取相和萃余相;磷酸铁、磷酸铝的制备:分别向萃取相和萃余相中滴加氨水,控制pH,过滤得到磷酸铁滤渣和磷酸铝滤渣与滤液;磷酸一铵的制备:收集上述滤液,并向滤液中滴加氨水,控制pH,过滤得到肥料级磷酸一铵滤渣。本发明实现了白肥中磷、钙、氟、铁、铝的资源化利用,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提升磷、钙、氟、铁、铝的利用率,减少氟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0799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5071.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25/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污泥回收磷酸铝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干燥后的污泥进行焚烧,得到污泥焚烧灰,再将污泥焚烧灰利用预设浓度的目标有机酸对所述污泥焚烧灰进行浸取,并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含磷浸出液,对所述含磷浸出液进行水热合成,以得到工业级磷酸铝。因此,上述技术方案是对预设浓度的目标有机酸浸出后的含磷浸出液,直接进行的水热合成处理,因此可以缩短制备工业级磷酸铝的工艺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434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80085715.4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安积理研
IPC: C22B26/12 , C01B25/30 , C01B25/36 , C01D15/02 , C01D15/08 , C01F7/148 , C22B3/22 , C22B3/44 , C25B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小型设备在短时间内从溶解有锂盐的水性液中回收锂的方法。从包含锂盐的水性液中回收锂的方法包括在包含该锂盐的水性液中生成氢氧化铝的氢氧化铝生成工序。在该锂回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再利用磷酸铝来回收锂。另外,在该锂回收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地,从由第一锂盐水溶液得到的包含磷酸锂与氢氧化铝的混合物的第一浆料中除去磷酸铝而得到第二锂盐水溶液,将向该第二锂盐水溶液中添加铝盐而得到的第二浆料调节为特定的条件,从该第二锂盐水溶液中过滤除去磷酸铝的沉淀,得到高纯度锂盐水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18419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8474.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1B25/26 , C01B25/30 , C01B25/34 , C01B25/36 , C01B25/32 , C01B25/37 , C01B25/237 , C01B25/238 , C01F7/765 , C01F5/40 , C01C1/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盐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所述磷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A.萃取1;B.脱氟1;C.脱氟2;D.萃取2;E.反萃1;F.pH调整;G.蒸发浓缩至比重1.45~1.75、降温结晶、固液分离得到磷酸盐。与传统的化学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能耗低、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本发明缩短了磷酸盐的生产流程,样品多样性好。本发明得到的磷酸盐纯度高。本发明的方法不产生萃余酸。此外,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将磷矿中的其他有价元素如镁、铝等同时提取出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249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678844.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钴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钴正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所述制备方法通过高温固相法来合成基体材料,并将合成得到的基体材料与乙醇混合分散得到混合相,在混合相中加入磷酸二氢铝溶液,由于磷酸二氢铝不溶于乙醇,磷酸二氢铝溶液加入后其中的磷酸二氢铝会析出并与混合相中的基体材料吸附混合,对基体材料表面的残余碱进行中和产生锂盐,从而控制基体材料表面的残余碱含量,在二次烧结过程中产生的锂盐可对基体材料表面形成包覆,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82743.7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生产甲基二氯化膦的副产物生产聚合氯化铝并回收氯化钠的方法,涉及水处理剂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四氯铝酸钠和氯化钠的块状混盐粉碎后溶解在水中,加入偏铝酸钠,搅拌反应,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固体和粗盐水溶液;将氢氧化铝固体投入水中,加热搅拌下滴加盐酸调节pH,熟化,加入吸附剂过滤得到聚合氯化铝溶液;粗盐水转入絮凝沉淀池中,加入氧化剂氧化含磷杂质,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加入聚合氯化铝;沉淀完毕后得到初步精制盐水,初步盐水精膜过滤得到精制盐水。本发明实现循环经济,具有工艺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安全环保、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36870.6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天津优化元素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吸附锂离子的富含离子空穴有序介孔磷酸铝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利用溶胶凝胶法先将有机模板剂溶解于酸性液体中,再逐步加入磷源待液体均一后加入铝源和锂源,且经过蒸发、煅烧、除锂处理后得到了富含离子空穴的有序介孔磷酸铝。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锂离子进入磷酸铝的骨架,在去除后骨架保持稳定且形成丰富的离子空穴,本发明中的富含离子空穴有序介孔磷酸铝吸附剂在锂离子浓度为100 ppm,Mg/Li=200,pH=5~6,的溶液中有良好的吸附表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