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4350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512168.5

    申请日:2022-05-11

    IPC分类号: H01M4/505 H01M4/5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分子式为:LiαNiβMn2‑βMγO4‑δ/N,其中0.95≤α≤1.1,0.4≤β≤0.6,0.0005≤γ≤0.02,0≤δ≤0.2;M为单晶分散元素,M为V、Nb、Ta、Mo或W的至少一种;N为包覆层,包覆层包括P化合物和/或Al化合物;N的包覆量为500~10000ppm。本发明首先通过少量单晶分散元素(V、Nb、Ta、Mo或W)的添加,制备了一种单晶分散性好的高电压镍锰材料,使其具有更小的比表面积;再者,本发明通过对高单晶分散性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均匀包覆P化合物和/或Al化合物,避免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直接接触导致氧化分解,提高了材料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电池循环性能。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78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246997.4

    申请日:2023-09-2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以及覆盖所述正极活性物质至少部分表面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小于50nm,所述纳米颗粒的材质包括磷酸锂。通过限定纳米颗粒的材质和粒径,不仅能够改善正极材料的锂离子传输能力,而且能够对正极活性物质形成良好的包覆,隔绝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减少界面副反应,降低锰溶出量,将该正极材料应用于电池中,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1717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390637.1

    申请日:2023-10-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aNibFecMndMeAfO2,其中,元素M和元素A为掺杂元素,元素M的M‑O的键能大于500kJ/mol,元素A的离子半径大于或等于0.06nm,且元素A的价态≥+3价,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XRD图谱在42.5°~43.5°无杂相衍射峰。元素M掺杂在间隙原子的位置,实现对氧的束缚,可在脱钠状态下限制氧的释放;元素A可优先在过渡金属位替代过渡金属,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改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在循环过程中出现的产气问题。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44484.4

    申请日:2023-07-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材料,包括包括镍基层状氧化物;所述镍基层状氧化物的一次颗粒的粒径满足式1,且,满足式2和式3中的至少一个;1.50≤DV3≤4.00式1;0.75≤Dv3‑(Dv90‑Dv10)/Dv50≤2.40式2;0.75≤(Dv90‑Dv10)/Dv50≤1.65式3。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微粉含量适宜,同时具有最优的粒度分布范围,能够改善常规镍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普遍存在的碱量高和产气多等问题,进而可以提高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1171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11650.6

    申请日:2023-09-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钠离子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壳层;内核包括Na、Ni、Zn、Fe、Mn、Q元素和R元素,内核的化学式为NaaNibZncFedMneQfRgO2;其中,a、b、c、d、e、f、g的取值范围分别如下:0.85≤a≤1.1,0.1≤b≤0.4,0.05≤c≤0.3,0.05≤d≤0.4,0.1≤e≤0.4,0.001≤f≤0.02,0.001≤g≤0.02;Q元素包括Be、Ta、B、Nb、W、Ti、Al、Cr、P中的至少一种,R元素包括Y、Ce、Sr、K、Na中的至少一种;壳层,壳层包覆在内核的至少部分表面,壳层为含F的化合物;在15%SOC下,正极材料的Na离子扩散系数D为4×10‑12cm2/S‑9×10‑12cm2/S。Q元素可以进入正极材料颗粒内部,诱导颗粒长大;R元素掺杂在正极材料表面,修饰表面,改善压实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