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44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970496.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汞触媒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涉及废汞触媒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煅烧炉,煅烧炉的上方连通设置有回收炉,回收炉的内部设置有干馏筒;顶盖上设置有清除机构,清除机构包括吊装设置在顶盖上的配重推座,通过配重推座对干馏筒内壁进行清除;在干馏筒的底端设置有刮除卸料机构,刮除卸料机构包括滑动配合在干馏筒底端的配合锥形座,以及旋转安装在干馏筒底端内侧的刮除架,配合锥形座的内部设置有压紧机构;在煅烧炉内部滑动设置有煅烧筒,物料从干馏筒中掉落至煅烧筒中;本发明可对废汞触媒进行二次煅烧,指标远远优于原回收的汞触媒水平,且工艺紧凑,无繁琐的转移运输流程,便于卸料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20130.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上海与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53/28 , C07C255/53 , C07D213/85 , B01J27/198 , B01J27/186 , B01J27/28 , B01J23/887 , B01J23/94 , B01J35/02 , B01J35/08 , B01J37/00 , B01J38/22
Abstract: 一种制备羟基碳环或杂环腈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合成羟基碳环或杂环腈类化合物原料成本高、催化剂寿命短、产物收率低、三废排放大及环境污染重等的问题。本方法采用羟基碳环或杂环化合物为原料,在氨气、空气及催化剂存在下,通过流化床反应器和催化剂连续再生工艺,一步合成得到对应羟基碳环或杂环腈类的反应产物,再经众所周知的分离技术提纯得到羟基碳环或杂环腈类化合物。与传统生产方法比较,本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反应步骤少、无需添加任何溶剂,装置投资小,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以及三废排放少等明显优点,适用于各类羟基碳环或杂环腈类化合物的生产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92362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1821.4
申请日:2010-0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二甲醚连续芳构化与催化剂再生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甲醚芳构化制备芳烃的方法,催化剂及其再生的方法以及相关反应装置。利用特定的催化剂,在一定的反应器(固定床,移动床与流化床)组合装置中进行连续的芳构化反应与催化剂再生。利用该装置及催化剂及方法,可处理纯二甲醚或含有二甲醚的混合原料,具有调节芳构化反应器内的催化剂的活性,达到连续高效转化二甲醚并高选择性生成芳烃的目的。
-
-
公开(公告)号:CN11895010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33879.9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盘锦鑫安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循环式分区再生催化剂设备,涉及催化剂再生技术领域,包括催化剂再生床、废气循环增氧机构及废气排放机构;所述催化剂再生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碳化硅或石英隔板被分隔分成上下两层结构,其中,上层和下层分别为再生通道和加热通道;所述催化剂再生床还包括固定装配于再生通道内的第一金属传送带及第二金属传送带,并且所述第一金属传送带和第二金属传送带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再生通道的外部。本发明能够连续化的对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并且在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过程中,催化剂能依次进入若干个独立腔室,以在不同温度区内进行的单独控制排废和供氧,使催化剂的再生温度及氧气满足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80135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410030166.8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向移动床再生单元中催化剂上积炭烧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420 ℃-570 ℃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气体输送单元将氧体积浓度在0.01%-21.00%的含氧气体送入装填有来自反应单元的积炭催化剂的移动床烧焦器,含氧气体以周期性的流向变换的方式进入烧焦器。催化剂在烧焦器内的停留时间为0.5-20 h,是含氧气体流向变换的周期的1-20倍。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积炭烧除过程中催化剂床层由于燃烧热过大而飞温的问题,延长催化剂总寿命,实现了积炭催化剂的定点烧炭,大大提高目标产物收率,可用于甲醇制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70275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34321.2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阿克马法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24 , B01J8/0055 , B01J8/1818 , B01J8/1827 , B01J8/1836 , B01J8/226 , B01J8/386 , B01J23/92 , B01J27/285 , B01J38/30 , B01J2208/00141 , B01J2208/00203 , B01J2208/00557 , B01J2208/0084 , C07C45/38 , C07C45/52 , C07C51/215 , C07C51/235 , C07C51/265 , C07C51/313 , C07C51/377 , Y02P20/584 , C07C47/22 , C07C57/04 , C07C63/26 , C07C63/16 , C07C57/145 , C07C4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反应器,其包括室(1)和布置在室(1)内的分离装置(2),所述分离装置限定至少一个反应区(3)和至少一个再生区(4),所述反应区(3)通过反应物流进料装置(15,16)供应并且在其出口处与第一气体取出装置(13)连接,所述再生区(4)通过再生流(17)供应并且在其出口处与第二气体取出装置(10)连接,所述反应器适于包括在反应区(3)中的催化剂颗粒流化床(5),所述反应器使得催化剂颗粒能够从所述反应区(3)通至所述再生区(4),且所述反应器使得可将催化剂颗粒移动到所述再生区(4)的装置,从而使得能够将其返回到所述反应区(3)。反应区(3)中催化剂床的最大截面和再生区(4)的最大截面之间的比为1‑100。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在所述反应器中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使得催化剂的失活时间(定义为在其后催化剂的效率已经降低25%的反应时间)为再生时间(定义为在其后其最初效率已经下降25%的催化剂回到其最初效率的约100%的再生时间)的1‑2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56212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44883.2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炭待生催化剂连续再生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在于:再生器从上到下分为缓冲区、烧焦区和干燥区,烧焦区分为上部烧焦段和下部烧焦段,来自再生器的再生气体自再生器上部引出,经换热、冷却、干燥和压缩后分为三路,第一路补充空气和加热升温后进入再生器的上部烧焦段,第二路补充空气后和加热升温后进入再生器的下部烧焦段,第三路作为干燥气进入干燥区,烧焦区中再生气体与待生催化剂错流接触,经烧焦区烧焦后的催化剂向下进入干燥区完成整个烧焦再生过程,再生后的催化剂循环使用,烧焦区中完成烧焦的再生气体与从再生器干燥区来的干燥气一起从再生器上部引出循环使用。使用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控制再生器烧焦床层温度,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21835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010144771.X
申请日:2010-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烃转化催化剂再生烧焦方法及再生器烧焦区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烃转化催化剂烧焦区存在飞温风险等缺点。该方法是:待生催化剂靠重力进入径向催化剂移动床烧焦区,与含氧再生气体接触烧去催化剂上的积炭,然后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氯氧化区,其中催化剂移动床烧焦区由内筛网和外筛网构成,外筛网下部直径比上部直径大,外筛网的上、下两部分之间由锥形结构连接,直径不同的外筛网与内筛网从上到下形成烧焦区上部快烧段、中间过渡段和下部过热段,快烧段与过热段的催化剂床层厚度比为0.25~1,高度比为1~8。
-
公开(公告)号:CN118904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0496.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宁夏新龙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汞触媒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涉及废汞触媒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煅烧炉,煅烧炉的上方连通设置有回收炉,回收炉的内部设置有干馏筒;顶盖上设置有清除机构,清除机构包括吊装设置在顶盖上的配重推座,通过配重推座对干馏筒内壁进行清除;在干馏筒的底端设置有刮除卸料机构,刮除卸料机构包括滑动配合在干馏筒底端的配合锥形座,以及旋转安装在干馏筒底端内侧的刮除架,配合锥形座的内部设置有压紧机构;在煅烧炉内部滑动设置有煅烧筒,物料从干馏筒中掉落至煅烧筒中;本发明可对废汞触媒进行二次煅烧,指标远远优于原回收的汞触媒水平,且工艺紧凑,无繁琐的转移运输流程,便于卸料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