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4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75271.1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可调控的三维植入式柔性微探针阵列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在支撑衬底上从下往上依次制备牺牲层和第一柔性材料层;在第一柔性材料层上生长磁性材料中间层;在磁性材料中间层上制备第二柔性材料层;通过光刻刻蚀工艺对第一、第二柔性材料层进行蚀刻实现微探针区域的镂空和旋转铰链的减薄;去除牺牲层以释放整个微探针阵列衬底,通过磁场牵引微探针阵列发生旋转完成微探针阵列二维转三维的过程,通过树脂固化铰链获得三维微探针阵列。本发明显著提高了探针阵列在动态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本发明使得微探针阵列能够捕捉三维信号的变化,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监测能力,适用于实时神经活动监测等高精度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0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9199.7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神经信号装置,其包括作用组件和通信组件。作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设于第一壳体内的作用模块,至少部分第一壳体植入第一生物体内,作用模块包括刺激模块和/或采集模块,刺激模块用于对目标组织施加电刺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组织的电位信号。通信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通信模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接,作用模块与通信模块电连接,第二壳体植入第二生物体内,第二生物体位于第一生物体的外侧。本申请通过设置作用模块和通信模块分别置于不同的壳体内,可以实现仅至少部分第一壳体植入至第一生物体内,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植入式神经信号装置植入至第一生物体内的体积,减小对植入区域造成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6794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37700.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电极阵列的使用方法,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柔性电极阵列的多个柔性电极经液氮浸泡后使用。由于柔性电极阵列的柔性电极与被植入物接触的材料为柔性材料,在植入时植入压力不足,容易导致创口大,为了提高柔性电极的植入强度,植入前对柔性电极进行液氮处理,增加柔性电极在植入时的硬度,在植入后基于热效应柔性电极恢复到柔性状态,减少了刚性电极在植入被植入物时对被植入物产生的伤害。同时液氮植入方式具有更高植入效率,简化植入手术流程,减少对手术机器人等辅助设备的依赖,降低手术复杂性和成本。设计易于操作的植入工具和方法,使得医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将电极植入到目标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673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37702.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针组件,所述微针组件包括微针底座和微针机构,所述微针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微针导向孔;所述微针机构安装于所述微针底座上,所述微针机构包括微针安装板和微针阵列结构,所述微针安装板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微针阵列结构卡设于所述卡槽上,所述微针阵列结构具有间隔分布的一列微针,所述微针穿过所述微针导向孔。本申请提供的微针组件中,微针阵列结构上设置有一列多根微针,安装时各微针从微针底座的微针导向孔中穿出,以进入脑组织中,可见,本申请植入时,呈阵列式的一次性植入多根,相比一根一根的植入,本申请植入效率明显得到提升。本申请使用微针阵列,可以实现多通道数高通量的双向神经信号采集与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454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10747.0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微针电极及可穿戴设备,本申请提供的微针电极包括:微针本体,所述微针本体包括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材质为复合丝蛋白材料,所述复合丝蛋白材料由聚合物、金属纳米线与丝蛋白通过介观杂化作用复合形成;及柔性基底层,所述柔性基底层与所述微针本体电连接。本申请的微针电极具有接触阻抗低、灵敏度高、贴合紧密、柔性亲肤、稳定耐用、可长时间舒适穿戴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03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44822.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披露涉及神经刺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向性电极及神经刺激系统。该方向性电极,包括:电极主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电极主体上的电极触点,其中所述电极触点具有多个触点面,每个触点面可独立作为刺激源和/或信号采集点,并且所述多个触点面中的至少两个触点面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使得所述电极触点具有多个刺激方向和/或多个信号采集方向。根据本披露实施例的方向性电极,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刺激电场和/或信号采集的覆盖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79524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331810.X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脑机接口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机接口前端器件及脑电极系统。该脑机接口前端器件包括控制芯片、刺激模块和测试模块,其中该刺激模块用于生成刺激信号,该刺激信号用于通过该脑电极结构对脑皮层进行刺激,该控制芯片用于对该脑电极结构的通道进行通断控制,以及测试信号和该刺激信号的切换输入;该测试模块用于接收该控制芯片发送的测试结果信号,并对该测试结果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该测试结果信号是该控制芯片基于该测试信号生成的信号。使得将该器件与脑电极结构连接后,基于该器件可以实现对脑电极的刺激和采集,且基于上述测试模块,可以实现对该控制芯片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89313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910196170.4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电信号感测的电极和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吸收部件吸收电解液,提高电解液的蓄藏量,而且湿电极的信号稳定性较好;另外电极探针设置有覆盖有绝缘保护层的覆盖部,有效避免电极探针长期裸露造成电极使用时长缩短的缺陷,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干电极信号稳定较差,湿电极的使用时间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极使用时间长且信号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8868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431692.6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苏州博志金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生物电信号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单面导通微针电极及制备方法。该微针电极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阵列布置有若干微针,所述基底一侧设置有手柄,所述微针表面、基底和手柄临近微针的一面均镀附有导电层且相互导通,所述手柄端部连接有导联线,所述基底背面以及基底四周侧壁均绝缘。通过仅在微针表面、基底和手柄临近微针的一面镀附导电层且相互导通,在基底的背面和侧面不导通,在不影响微针生物电信号提取的前提下,防止由于基底背面、侧面与外界环境接触产生的信号干扰,从而大幅提升所提取生物电信号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56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16577.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面部肌电信号采集的柔性可拉伸微针电极。目前,标准的用于EMG信号检测的商用Ag/AgCl电极主要通过导电胶来维持电极和皮肤之间良好的导电性。然而,这种导电胶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得干燥,从而导致电极‑组织界面阻抗的变化以及信号质量的急剧降低。本发明拟采用具有柔性和高生物相容性的parylene C作为衬底,通过保形贴附和减小刺激来提高佩戴舒适度,同时,采用蛇形的结构,减小皮肤形变与肌肉运动产生的运动伪影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信号的稳定性,本项目拟采用的微针阵列来刺穿皮肤角质层,通过物理刺穿角质层的方式降低电极与组织之间的界面阻抗,从而提高EMG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