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边界可控的冷冻消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09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64908.9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边界可控的冷冻消融装置及方法,该冷冻消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刺入靶区组织内的冷冻针,以及若干个适于刺入组织内的控温针;各所述控温针被配置为用于环绕所述冷冻针分布,以形成包围冷冻消融区的控温区。该发明通过在靶区组织周围设置控温针,利用控温针形成“温度围栏”,将冷冻针的有效消融区域限制到特定的区域内,从而使得冷冻消融装置可对靶区组织进行精确可控的消融,避免冷冻针外溢的低温对周边正常组织产生损伤;而且由于控温针形成的“温度围栏”的存在,有助于加速消融复温速率,缩短冷冻消融手术时间。

    一种用于神经接口的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44038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023147.7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神经接口的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采集电路芯片和数据处理芯片,所述采集电路芯片包括与微针体相连的焊点和读出电路,所述采集电路芯片上的焊点与所述读出电路连接,所述读出电路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连接。在本发明,将至少一个采集电路芯片和数据处理芯片形成电连接,通过采集电路芯片采集神经信号,通过数据处理芯片汇总和处理神经信号,能够通过多电极触点记录神经信号,提高空间分辨率和信号精确度;同时将采集电路芯片和数据处理芯片结合,可实现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侵入式微针只能实现单一的脑电波信号采集功能的问题。

    一种脑电信号闭环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51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880702.8

    申请日:2022-07-25

    Inventor: 黄立 黄晟 周宇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脑电信号闭环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对脑电信号进行检测时,先采集至少一个电刺激部位的第一脑电信号,接着根据该第一脑电信号得到脑空间阻抗参数,并基于脑空间阻抗参数计算出目标电刺激部位的第二脑电信号;接着可确定与目标电刺激部位的第二脑电信号对应的模拟电信号,并采集目标电刺激部位基于模拟电信号的反馈脑电信号,根据目标电刺激部位的反馈脑电信号控制目标电刺激部位进行输出。通过结合收集到的反馈脑电信号来控制该目标电刺激部位进行输出的方式,可实现收集信号与输出信号形成闭环,不仅可通过相互引证的方式达到精准控制脑电信号的目的,还可提高生物相容性,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检测体验。

    一种EEG信号中眼电伪迹消除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52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06066.1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一种EEG信号中眼电伪迹消除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对脑电图机各个通道采集的时域信号做时频转换得到对应的时频图;通过滑动窗口对时频图像进行片段截取,得到时频图像片段;对时频图像片段,通过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出含有眼电伪迹图像;取眼电伪迹图像出现片段前和后紧邻的非伪迹时频图帧作为起征位置和终结位置,得到伪迹消除片段,对伪迹消除片段通过稠密光流法对眼电伪迹进行消除,得到去除眼电伪迹后的时频图;将得到去除眼电伪迹后的时频图做时频逆转换,得到对应的时域信号。本发明过将时序信号转换成时频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有效提取图像中眼电伪迹成分,并计算伪迹光流,从而达到消除伪迹的效果。

    一种微针与排线倒焊连接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285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878799.9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针与排线倒焊连接结构及其制备工艺。该工艺通过制备微针的倒焊金属层、制备排线的倒焊金属层、将微针的倒焊金属层与排线的倒焊金属层对齐,按压形成倒焊接触的方式实现了微针与排线的倒焊连接,与传统的TSV工艺制备微针阵列相比,明显简化了工艺步骤,且能够实现信号的精准传输。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倒焊连接的微针和排线的焊接稳定性比传统TSV工艺制备得到的连接到一起的微针和排线的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故障率明显降低;触点的电学接触产生的欧姆电阻的阻值明显降低,明显提升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一种复合微针结构及神经微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5227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880708.5

    申请日:2022-07-25

    Inventor: 黄立 黄晟 童贝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脑机接口神经微电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针结构及神经微电极。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硬针与软针复合的复合微针结构,通过在软针的尾部图形化半封闭式孔洞结构和在硬针的相应位置生长插销结构来固定硬针与软针,避免了采用单一硬针或软针的缺陷;能够很好的固定硬针和软针,防止它们之间发生移动的同时,使得硬针能够更加方便地拔出。

    一种复合微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1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878796.5

    申请日:2022-07-25

    Inventor: 黄立 黄晟 童贝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脑机接口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硬针与软针复合的微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不需要对软针尾部做任何图形化处理,直接在硬针上生长抽屉式固定结构,将软针的三面包围,但与软针之间会留有一定间隙,从而起到固定硬针和软针的作用,并能够保证硬针和软针之间不会发生位移,当硬针带动软针一同植入组织后,直接向后拉动硬针,即可轻松将硬针拔出,同时保留软针在体内,实现微针的植入。

    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数据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27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05448.X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入式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包括通信连接的生物传感器和体内通信器;体外穿戴设备,包括体外通信器,所述体外通信器设置为与皮肤相接触,通过体组织作为传输介质,与所述体内通信器进行电连接。本发明中,通过传输介质在植入式医疗器械与体外穿戴设备之间建立数据通道,可使安装位置较深、传统射频通信技术无效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与外界交换数据,可无创地检测植入式医疗器械附近的生物信号并传输到体外,在不取出植入式医疗器械前提下对其进行参数更改和程序升级。

    一种神经刺激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498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31831.5

    申请日:2023-06-20

    Inventor: 黄立 黄晟 童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神经刺激器,其中,所述神经刺激器包括柔性电极、连接结构以及输出结构,柔性电极包括基体、多个给药微针、多个电极触点及多个热敷电极,其中,多个给药微针、多个电极触点及多个热敷电极均以阵列方式设置于所述基体上;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柔性电极连接,连接结构包括并列设置的微流道及引线;输出结构与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结构输出脉冲信号,输出结构内设置有缓释药包。本发明提供的神经刺激器除具备基本的电脉冲刺激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加热电极对脊柱局部病变部位进行热敷,以达到缓解病变导致的疼痛的目的;将营养神经药物或者治疗药物通过微流道输送到脊椎病变部位,以达到理疗和治疗病变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