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8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51196.2
申请日:2023-08-19
Applicant: 浙江新唐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理不粘结构、烹饪器具及加工方法,应用于金属基材表面,所述金属基材表面设有多个凹部和凸部,所述凸部为环绕于所述凹部周围的丘陵状形貌,所述凹部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凸部表面的粗糙度,至少部分所述凹部和/或部分所述凸部表面设置有物理气相沉积层,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层表面的形貌与其覆盖的所述凹部和/或所述凸部表面的形貌相似。本申请物理不粘结构、烹饪器具及加工方法,具有不粘性能,且相比传统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9792.X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浙江青荷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关建安
IPC: C09D1/00 , B05D5/00 , B05D5/08 , B05D1/38 , B05D7/22 , B05D7/24 , C09D183/04 , C09D7/61 , C09D5/00 , C09D5/18 , C09D11/50 , C09D11/037 , A47J3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陶瓷红点涂料及其制备和涂覆方法,包括依次涂敷的底涂层、第一红点油墨层、第二红点油墨层以及面涂层;所述第一红点油墨层和第二红点油墨层为两种不同颜色深度的红色油墨;常温状态时,第一红点油墨层的颜色深于第二红点油墨层的颜色;当温度升高时,第二红点油墨层的颜色变深,到达设定烹饪温度时第二红点油墨层的颜色会与第一红点油墨层重叠。本发明具有高硬度、不崩瓷不开裂,具有持久不粘性而且具有红点图案可以指示烹饪温度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23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1802001.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锅胆和电磁烹饪器具,锅胆包括低导磁非金属基体和至少一个局部高导磁体,低导磁非金属基体构成具有收容腔的锅体;局部高导磁体设置于低导磁非金属基体,相邻的两个局部高导磁体或单个局部高导磁体自身相邻的部分在锅体的径向、周向和高度方向中的至少一者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局部高导磁体之间或单个局部高导磁体自身相邻的部分之间具有间距D,局部温差区域中具有最大温差ΔT,间距D与导热系数λ、最大温差ΔT、热流密度q和厚度d中的至少一者有关。当烹饪时在局部温差区域可产生明显的温度梯度,利用温度梯度促使锅内的热对流变快且变剧烈,使得锅内液体和食材沸腾翻滚更充分,食材受热更加均匀,烹饪好的食物口感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519183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008664.3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浙江柯蓝工贸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具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不沾锅具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依据通过在均热腔中装有适量的导热介质,并通过在锅体中布置有防粘球,同时,防粘球上设置有在均热腔中介质的推动杆,因而在炒菜的过程中,不仅通过使用者通过锅把晃动锅体,以使得均热腔中介质均匀混合,促使均热腔中各部温度均匀,还在均热腔中介质进行晃动时通过撞击摆叶,促使摆叶带动防粘球进行摆动,以使得置于防粘球上的菜品不会长时间的与防粘球接触,以此通过锅体底部均匀加热及避免菜品长时间接触防粘球而导致粘锅的现象,最终达到均匀加热和避免长时间局部加热菜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0445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1810618546.1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锅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锅具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陶瓷内胆(1)、含铝涂层(2)、铝焊层(3)和金属外壳(4)。制备复合锅具的方法包括:(1)在陶瓷内胆的外侧表面喷涂含铝涂层;(2)在含铝涂层以及金属外壳的内侧涂覆钎剂和焊料,以通过炉内钎焊的方式连接陶瓷内胆和金属外壳。本发明的锅具陶瓷内胆与金属外壳紧密结合,兼具陶瓷锅具健康环保、金属锅具不易破裂且适用于电磁加热和压力锅的特点,因此,本发明的复合锅具健康环保、在和食物长期接触过程中不存在金属元素溶出风险,而且不易破裂,可应用于电磁加热和压力锅。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8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64186.1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 C21D11/00 , A47J27/00 , A47J3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氮锅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成分:C:0.0015%~0.0035%,Mn:0.09%~0.20%,S:≤0.012%,P:≤0.015%,Si:≤0.030%,Al:0.020%~0.040%,N:≤0.0030%,Ti:0.035%~0.050%,其余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控制钢中碳、锰、钛等含量,能够保证钢在具有一定的强度,在制备渗氮锅时,消除渗氮锅脆裂的问题,同时还能在保证钢有一定强度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成型性。通过控制冷轧工艺的温度参数,配合热轧卷取温度,得到晶粒度8‑10级的金相组织,提高钢的冲压性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钢的抗锈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7392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80037404.1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厨福莱茵
Inventor: 孙载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热致变色复合涂层的炊具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炊具。在一具体例中,所述包含热致变色复合涂层的炊具的制造方法包括:底漆层形成步骤,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包含氟树脂的底漆层;调色层形成步骤,在所述底漆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涂敷包含基质树脂及调色颜料的调色涂敷剂来形成调色层;热致变色层形成步骤,在所述底漆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涂敷包含热致变色化合物及变色颜料的热致变色涂敷剂来形成热致变色层;以及顶涂层形成步骤,在形成所述热致变色层的底漆层表面涂敷顶涂敷剂并进行热处理来形成顶涂层,所述顶涂敷剂包含100重量份的氟基树脂、10重量份~50重量份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5重量份~50重量份的第一颜料、0.5重量份~15重量份的二硫化钼以及1重量份~15重量份的磷酸酯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4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87794.1
申请日:2024-10-07
Applicant: 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耐磨锅体的生产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其工艺如下:S1:将薄膜成型成锅具内腔状;S2:采用UV光照射薄膜表面,使薄膜表面赋带电荷;S3:对碳晶粉末赋电荷,并均匀喷涂至薄膜表面,碳晶粉末均匀吸附在薄膜表面;S4:将携带碳晶的薄膜放入锅坯内腔中;S5:将锅坯加热至350‑550℃进行螯合,锅坯内腔与薄膜上的碳晶螯合成一体,薄膜在高温下气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磨碳晶锅的生产装置及加工工艺,通过对该工艺的改良,即通过成型膜膜面吸附碳晶颗粒后再与锅坯螯合的工艺,提升了碳晶颗粒在锅具内的铺设均匀性,也提升了碳晶锅的生产质量。
-
-
公开(公告)号:CN11167300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0775768.1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辽宁新华阳伟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钛‑钢‑不锈钢三层复合厨锅的制法,取钛‑钢‑不锈钢三层坯板;选取拉伸量;把坯板在冲压拉伸机上先对坯板作第一步三个道次的冲压拉伸,每个道次拉伸出23.33%的变形量,再作第二步三个道次的冲压拉伸,每个道次拉伸出8.33%的变形量,得到拉伸造型锅体;把拉伸造型锅体加热到80~120℃后,在旋压机上旋压加工,得到钛‑钢‑不锈钢三层复合厨锅锅体,对厨锅锅体作打磨、抛光,安装锅把手。本发明采用先冲压拉伸造型再旋压定型的方法制作厨锅锅体,在冲压拉伸造型时,采用多道次、每道次小变形率的二步冲压拉伸,再加热旋压定型,保证钛‑钢‑不锈钢三层复合板中钛层不会产生缺陷,使制作钛‑钢‑不锈钢三层复合厨锅的成品率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