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6888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80074.6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B01J27/185 , C07C1/20 , C07C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1856 , C07C1/20 , C07C2527/185 , C07C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相催化糖醇原料制取C5、C6烷烃的催化剂,该催化剂的结构式为Ru-P/载体,其中Ru为金属组分,P为助剂,载体为活性炭,碳纳米管,氧化硅,氧化锆中的一种;Ru和P的摩尔比在0.5~5之间,金属Ru的负载量在1-5wt%之间,该催化剂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在低压和低温下连续式反应釜中水相催化糖醇原料制取C5、C6烷烃,糖醇原料能够完全转化,C5、C6烷烃选择性高达90%,能耗低、工艺过程简单易控,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解决了现有生物质基糖醇水相催化催化剂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62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032674.X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4/00 , B01J8/02 , C07C11/167 , C07C5/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48 , B01J8/0214 , B01J8/0278 , B01J8/04 , B01J8/0457 , B01J2208/00176 , B01J2208/00477 , B01J2208/00849 , B01J2208/00902 , B01J2208/0092 , B01J2208/00929 , B01J2208/00938 , B01J2219/00038 , B01J2219/0004 , C07C2523/02 , C07C2523/06 , C07C2523/26 , C07C2523/72 , C07C2523/745 , C07C2523/75 , C07C2523/755 , C07C2527/185 , C07C2527/188 , C07C11/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至少两种气体的预混合器,包括:筒状主体,包括封闭端和相对的敞开端;用于接受第一气体的第一流动通道,其沿轴向密封式穿过封闭端并延伸到主体中;设置在主体内的锥形管,其小端与第一流动通道连通而大端朝向敞开端延伸并在边缘处固定在主体的内壁上,从而在主体和锥形管之间形成了密封的分布腔;以及设于主体侧部的用于接受第二气体的第二流动通道,其与分布腔连通,使得第二气体能经分布腔而大致径向地引入到锥形管内。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预混合器的径向固定床反应器,以及包括这种径向固定床反应器的丁烯氧化脱氢反应系统以及相应的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82769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146867.8
申请日:2017-11-17
IPC: C07C5/05 , C07C11/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05 , C01B3/26 , C07C2/38 , C07C5/3332 , C07C2523/835 , C07C2523/89 , C07C2527/18 , C07C2527/185 , C10H11/00 , C10H21/00 , C07C11/167 , C07C11/30
Abstract: 一种制造丁二烯的方法,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本方法使用电石产乙炔法和液化石油气脱氢法结合来制备丁二烯,首先以电石为原料制备乙炔气体,然后以乙炔为原料制备出乙烯基乙炔,再以液化石油气为氢源经脱氢反应后生成氢气,再将生成的氢气分离出,通入至乙烯基乙炔中混合反应生成丁二烯,以将液化石油气生成的氢气消耗掉,同时将脱氢后的液化石油气通过二甲基甲酰胺萃取溶剂以将液化石油气中生成的丁二烯分离出,通过本方法制备丁二烯成本低,反应效率高,打破了当前依靠乙烯裂解副产C4抽提法和C4烷烃或烯烃脱氢法制取丁二烯的已有途径,为丁二烯工业化生产提供新途径为传统的乙炔化工(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提供了串通两者之间的关键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715927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08030.X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钦州学院
IPC: B01J27/185 , B01J27/18 , C07C2/16 , C07C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1853 , B01J27/1804 , B01J35/1019 , B01J35/1042 , B01J35/1047 , B01J35/1061 , B01J35/1066 , B01J37/0009 , B01J37/0207 , C07C2/16 , C07C2527/185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齐聚的方法,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所述催化剂为硫酸铁和硫酸镍负载型催化剂,载体为具有大孔结构的氧化铝,其齐聚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5‑215℃,反应压力1.2‑6.0MPa,体积空速2.2‑9.8h‑1。齐聚反应工艺条件温和,在烯烃转化率较高的条件下,二聚物选择性高,三聚物选择性低,且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5078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80027362.3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TPC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C5/333 , C07C11/167 , C07C11/08 , B01J23/7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24 , B01J23/8892 , B01J27/187 , B01J2219/00103 , B01J2219/24 , B01J2523/00 , C07C5/09 , C07C5/48 , C07C7/005 , C07C2523/745 , C07C2523/80 , C07C2527/185 , Y02P20/51 , C07C11/167 , B01J2523/23 , B01J2523/27 , B01J2523/51 , B01J2523/72 , B01J2523/842
Abstract: 由丁烯的脱氢制造丁二烯,该丁烯与蒸汽及氧混合后借由在铁氧化物催化剂(ferritic oxide catalyst)上氧化脱氢而转换为丁二烯;其中在氧化脱氢反应产物中的显热和热氧化所形成低值挥发性产物而产生的热一起被利用以减低能量需求及CO2排放。该显热于高温利用以过热进料,且于较低温度利用以在工艺中的顺序位置处汽化进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52124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31677.7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185 , C07C1/04 , C07C9/04 , C10G2/00 , C07C31/04 , C07C31/08 , C07C29/1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7/22 , B01J23/74 , B01J27/1853 , B01J35/023 , B01J35/1019 , B01J35/1023 , B01J35/1061 , B01J35/1066 , B01J37/0201 , B01J37/031 , B01J37/18 , C07C1/0425 , C07C1/0435 , C07C1/044 , C07C29/156 , C07C2521/04 , C07C2521/08 , C07C2523/745 , C07C2523/75 , C07C2523/755 , C07C2527/185 , C10G2/332 , C10G2/341 , C10G2/342 , Y02P20/52 , C07C31/04 , C07C31/08 , C07C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合成气转化的磷化物催化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地提供一种用于以合成气为原料合成含氧化合物的含有金属态Fe、Co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及其磷化物的催化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根据本发明,提供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反应条件下,将H2/CO转化为烃类和含氧化物的具有由SiO2或Al2O3负载的Fe、Co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及其磷化物的催化剂。催化剂由活性组分和载体两部分组成。活性组分为由金属态的Fe、Co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及其磷化物组成的混合物。载体选用SiO2或者Al2O3。在固定床或浆态床反应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以及在本发明催化剂的作用下,H2/CO可高活性、高选择性地转化为两个碳及其以上的含氧化物和烃类。
-
公开(公告)号:CN1894182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480033929.9
申请日:2004-11-17
Applicant: 萨索尔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Inventor: 佩特鲁斯·威廉默斯·尼古拉斯·玛丽亚·范莱文 , 埃迪塔·B·瓦尔楚克-古肖拉 , 尼尔·尤金·格里默尔 , 保卢斯·克莱门斯·约瑟夫·考迈尔
IPC: C07C29/141 , C07C45/50 , C07C47/02 , C07C3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50 , C07C29/16 , C07C2527/185 , C07C31/125 , C07C47/02
Abstract: 一种从源自费-托的烯烃原料生产氧化产物的方法,包括在升高的反应温度和超大气压的反应压力下,在加氢甲酰化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在加氢甲酰化反应段,原料和一氧化碳及氢气反应。该催化剂体系包括过渡金属T的混合物,组合或复合物,其中T选自无素周期表第VIII族的过渡金属;一氧化碳,CO;氢气,H2;作为主要配体的单齿磷配体;和作为第二配体的双齿磷配体,其能阻止由存在于源自费-托原料中不良组分引起的催化剂体系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0432129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380027030.5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TPC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C5/333 , C07C11/16 , B01J23/745 , B01J1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24 , B01J23/8892 , B01J27/187 , B01J2219/00103 , B01J2219/24 , B01J2523/00 , C07C5/09 , C07C5/48 , C07C7/005 , C07C2523/745 , C07C2523/80 , C07C2527/185 , Y02P20/51 , C07C11/167 , B01J2523/23 , B01J2523/27 , B01J2523/51 , B01J2523/72 , B01J2523/842
Abstract: 由富含丁烯的进料制造丁二烯,将包括过热的蒸汽和氧的过热的富含丁烯的烃系进料以至少约343°C(650°F)的温度通过一催化剂床,该催化剂床具有深度超过约69厘米(27英寸)的铁氧化脱氢催化剂(ferritic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catalyst)颗粒。控制输入口条件,以使得氧化脱氢反应最初发生在最低的催化剂层中。工艺控制包括监测该床整体的温度,且当氧化脱氢催化剂的活化层开始变得不活化时,因活化层中温度的下降而提高输入口温度,使得反应区域在氧化脱氢床中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6739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750175.9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5/05 , C07C13/12 , B01J27/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05 , B01J27/1853 , C07C2527/185 , C07C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由环戊二烯选择性加氢生产环戊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含环戊二烯原料与溶剂混合后作为加氢反应原料,再与氢气混合后连续通过填装有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所述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由活性组分无定形磷化镍、氧化铝载体和助剂铈组成,所述催化剂的XRD谱图中无Ni2P或Ni12P5的衍射峰;(2)将步骤(1)加氢产物分离出氢气后通入第一精馏塔,塔底采出重组分杂质,塔顶馏出物作为第二精馏塔的进料采出;(3)将步骤(2)第一精馏塔塔顶馏出物通入第二精馏塔,塔底采出环戊烯产品,塔顶采出轻组分作为循环溶剂,返回步骤(1)中循环使用。该方法能够提高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及环戊烯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045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80011024.5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Inventor: 詹姆斯·威廉·考夫曼 , 帕特里夏·安·胡克斯 , 巴拉穆拉利·克里希纳·奈尔
IPC: B01J27/14 , B01J27/185 , B01J3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1853 , B01J21/04 , B01J27/14 , B01J27/1856 , B01J35/026 , B01J37/0009 , B01J37/036 , B01J37/038 , B01J2523/00 , C07C5/48 , C07C2521/04 , C07C2523/02 , C07C2523/14 , C07C2527/10 , C07C2527/14 , C07C2527/185 , Y02P20/52 , B01J2523/23 , B01J2523/43 , B01J2523/51 , B01J2523/828 , B01J2523/847 , C07C11/06 , C07C11/02
Abstract: 一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包括:混合催化活性组分和表面活性剂以形成混合物,其中催化活性组分包括磷;形成凝胶;物理剪切凝胶以形成物理剪切的凝胶;使物理剪切的凝胶与载体结合;以及煅烧具有物理剪切的凝胶的载体以形成催化剂。另一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包括:混合催化活性组分和表面活性剂以形成混合物,其中催化活性组分包括磷;使混合物静置而不混合超过1小时以形成固化混合物;使固化混合物经受剪切以形成剪切的混合物;使剪切的混合物与载体结合;以及煅烧具有剪切的混合物的载体以形成催化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