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6460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480064474.0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93 , B01F5/0641 , B01F13/0059 , B01F2215/0422 , B01F2215/0431 , B01J14/00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89 , B01J2219/008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通道反应器,所述微通道反应器通过将平板状的上板和平板状的下板设置成彼此面对来形成,所述平板状的上板和所述平板状的下板中分别具有通道,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入通道,不同流体分别被引入到所述引入通道中;混合通道,被引入到所述引入通道中的各流体通过所述混合通道会合并穿过所述混合通道;以及排出通道,通过所述混合通道会合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排出通道排出;所述混合通道包括主干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分支通道,所述主干通道从所述引入通道延伸至所述排出通道,所述分支通道从所述主干通道岔开并在中间终止,并且通过重复分支和会合的流体的混合,使得所述流体经历在向上/向下的方向上分支,然后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彼此会合的混合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82247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480003288.6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B22F9/24 , B82B3/00 , H01L31/0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26 , B22F1/0018 , B22F9/24 , C08K3/08 , C08K2003/085 , C08K2003/0893 , C09D11/00 , H01L21/02557 , H01L21/0256 , H01L21/02568 , H01L21/02601 , H01L21/02628 , H01L31/18 , H01L31/1868 ,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一种包含该金属纳米粒子的油墨组合物、以及一种使用该油墨组合物制备薄膜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层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一种包含该金属纳米粒子的油墨组合物、以及一种使用该油墨组合物制备薄膜的方法,所述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含还原剂的第一溶液;制备包含选自铜(Cu)盐、锌(Zn)盐以及锡(Sn)盐中的至少两种盐的第二溶液;通过混合所述第一溶液与所述第二溶液来制备混合物;以及通过所述混合物的反应来合成至少一种金属纳米粒子,然后对所合成的金属纳米粒子进行提纯。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83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0980136017.7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2433 ,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前电极所涉及到的技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前电极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包括多个栅极和一个以上集电极的图案印刷在半导体衬底上以作为前电极。所述栅极彼此平行,并且所述集电极横过所述栅极。流到栅极中的电流移动到集电极中并且被收集到集电极中。栅极的宽度朝向集电极的方向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60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80064474.0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93 , B01F5/0641 , B01F13/0059 , B01F2215/0422 , B01F2215/0431 , B01J14/00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89 , B01J2219/008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通道反应器,所述微通道反应器通过将平板状的上板和平板状的下板设置成彼此面对来形成,所述平板状的上板和所述平板状的下板中分别具有通道,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入通道,不同流体分别被引入到所述引入通道中;混合通道,被引入到所述引入通道中的各流体通过所述混合通道会合并穿过所述混合通道;以及排出通道,通过所述混合通道会合的所述流体通过所述排出通道排出;所述混合通道包括主干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分支通道,所述主干通道从所述引入通道延伸至所述排出通道,所述分支通道从所述主干通道岔开并在中间终止,并且通过重复分支和会合的流体的混合,使得所述流体经历在向上/向下的方向上分支,然后在向左/向右的方向上彼此会合的混合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66210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80001949.1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9D11/03 , H01L3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18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19/007 , C01G15/00 , C08K3/10 , C09D11/52 , C09D101/28 , C09D129/04 , C09D139/06 , C22C9/00 , C22C28/00 , H01B1/02 , H01B1/22 , H01L31/0322 , Y02E10/541 , Y02P70/521 , C09D11/03 , C08K2201/011 , H01L3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金属纳米颗粒的用于制造光吸收层的墨组合物以及使用其制造薄膜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光吸收层的墨组合物以及使用其制造薄膜的方法,其中含S或Se的第IIIA族金属颗粒和具有过量铜(Cu)的Cu-In双金属性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在溶剂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54077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80001981.X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08 , B82Y30/00 , H01B1/02 , H01L31/022466 , H01L31/022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核-壳纳米颗粒和使用其的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括包含铟或氧化铟的核和包含锡的壳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分散在溶剂中以制造涂覆液,(ii)将所述涂覆液涂覆在衬底上以形成涂覆层,(iii)干燥所述涂覆层,以及(iv)对所述涂覆层进行退火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848858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880110764.9
申请日:2008-10-14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1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9/007 , B82Y30/00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C01P2004/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含有6A族元素的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适合的溶剂中使用还原剂使选自含有1B族元素的化合物和含有3A族元素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与含有6A族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反应来制备含有1B-6A族元素的化合物、含有3A-6A族元素的化合物和/或含有1B-3A-6A族元素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180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780027763.3
申请日:2007-07-23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22 , Y02E10/541
Abstract: 一种制备CIS(Cu-In-Se)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制备多数个具有与硒化铜种子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物理结合的硒化铟外层的第一复合颗粒或者多数个具有与硒化铟种子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物理结合的硒化铜外层的第二复合颗粒;以及(S2)通过对选自第一复合颗粒、第二复合颗粒及其混合物中的复合颗粒进行热处理来制备CIS化合物。该方法可以防止硒的损失(其不可避免地需要硒的环境)并且还改善了CIS化合物形成的分散、结合和反应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90891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680026954.3
申请日:2006-08-21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尹锡炫
IPC: H01L3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22 , Y02E10/541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1B-3A-Se化合物组成的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作为前驱体材料的金属硒化物纳米粒子涂敷于基层材料上,并对所用的纳米粒子进行热处理,由此,与使用氧化物形式的金属作为前驱体材料的常规方法相比,增加了1B-3A-Se化合物的晶体大小,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并且通过省略氢还原与硒化过程简化了制备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180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80027763.3
申请日:2007-07-23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L3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22 , Y02E10/541
Abstract: 一种制备CIS(Cu-In-Se)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制备多数具有与硒化铜种子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物理结合的硒化铟外层的第一复合颗粒或者多数具有与硒化铟种子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物理结合的硒化铜外层的第二复合颗粒;以及(S2)通过对选自第一复合颗粒、第二复合颗粒及其混合物中的复合颗粒进行热处理来制备CIS化合物。该方法可以防止硒的损失(其不可避免地需要硒的环境)并且还改善了CIS化合物形成的分散、结合和反应的均匀性。
-
-
-
-
-
-
-
-
-